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学校团体辅导的目标

我们认为,为了防止大脑人际功能的退化,对今天生活在“数字时代”的儿童而言,高密度的团体人际体验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就像我们为了防止肌肉退化和骨骼生长迟滞而强制进行体育锻炼一样是必需的“规定动作”。团体辅导,需要像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一样,成为持续不断系统性的课程,创造连续而逐渐深入的体验。

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亲密合作的小型团体,在长期的合作共同成长过程中为儿童和青少年创造深度的人际联结和相互关爱的体验。 在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初期建立起“在信任、关爱和合作的团队中共同探索成长”的美好体验,以及“人与人之间应当建立信任、关爱和合作的相互关系”的信念,从而塑造儿童与青少年亲社会、对他人和集体负责、对与人合作和迎接挑战充满激情的人格和信念

因而,这本《手册》中的活动设计都聚焦于下面六个重点:

1.对于注意力控制、保持和深度专注能力的训练;

2.对于情绪觉察、掌控能力的训练;

3.对于人与人、面对面沟通合作的训练;

4.对于意志力、抗逆力和坚毅品格的训练;

5.对于同情心、同理心和利他行为的训练;

6.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训练

对于正念、注意力和深度专注能力的训练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成年人和儿童青少年都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太多各种对于注意力的干扰和打断、多任务并行和“跳跃浏览”式的“超文本阅读”。脑神经的高度可塑性让我们在不经意间把自己训练成了浅尝辄止、心不在焉、急于求成、焦虑易怒的“高度警觉的搜索机”。很多成年人都丧失了保持专注30分钟进行单一任务的能力。而对于正在发育中的儿童青少年而言,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 [12] 。因而,通过持续系统的训练帮助儿童青少年开发主动引导维持注意力和不分心的能力就成为一个必要的任务,而且越早越好,持续时间越长越好 [26]

对于情绪觉察掌控能力的训练

启蒙运动之后的西方主流文化一直抱持“理性至上”的观点,认为人最理想的状态是不受情绪影响的“客观理性决策”,而情绪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干扰,强烈的情绪被认为是“孩子气的”或者是“不礼貌的”。社会文化的教育也一直都强调对于情绪的约束和忽视,尽量用理性和“客观”来指导日常生活。然而,当代的各种研究和实践屡屡证明,情绪其实对于我们的影响远比之前所认为的要大。我们的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大多数时候我们是“直觉导向”和“感情用事”的。情绪本身,其实是一个对我们造成巨大影响的“客观存在”,必须予以重视。而情绪相关的各种能力:觉察自己、觉察他人,引导控制和共情,实际上对于生活质量、人际关系,乃至事业成就都具有巨大的力量。

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一书在美国成为畅销书开始,整个西方社会开始对于情绪和情绪相关能力的训练给予重新重视。20世纪90年代也是电子产品充分消费化,和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的时代。人们,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开始更少的人际接触,更多使用电子设备,用即刻通讯和网络发布代替了大多数的面对面沟通和人际联结。于是,“数字一代”在成长过程中人际互动和情绪相关的能力得到训练的机会就比之前的数代人要少很多。情绪相关问题在校园和家庭的比例明显上升。戈尔曼在他跟“学习型组织”之父彼得·圣吉的最新著作《三重专注力》 [1] 中,介绍了最新的情绪相关干预手段:

社交情绪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的五种核心内容 [1]

·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了解自己的感觉、状态和原因的能力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处理上述这些感觉的能力

·同理心(empathy):了解并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以及不同立场的能力

·社交能力(social skills):整合上述不同技能来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

·决策能力(decision making):用多种情绪智能来做出明智人生选择的能力

本《手册》也把社交情绪学习当作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的重要训练目标之一。让儿童和青少年就像上语文、数学、美术课、音乐课和体育课一样每周有规定的时间来上“社交情绪体验”课程。

同时,对于自己情绪和身体的觉察能力的训练很多都以正念练习为基础。有许多科学研究已经提供证据,持续的正念练习可以让人对情绪和注意力的控制能力增强,并且能够对抑郁情绪有显著的舒缓作用 [27-29] 。因此,本《手册》也引入一部分适合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正念相关练习,来增加对自己的身体和情绪的觉察和控制能力。

对于人与人、面对面沟通合作的训练

当今儿童青少年成长面临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就是:他们生活在两个相互竞争的世界里面——“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两个世界各自给他们带来不同体验,让他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从两种体验中进行选择。而对于他们其中很多人而言,跟现实社会相比,“虚拟世界”似乎更具有吸引力。这也是很多青少年网络成瘾和游戏成瘾的根本原因:真实生活中的体验有更多约束、挫折、失望,而游戏或者网络世界里面有更多自由、回报、梦想。成瘾行为可能只是局部现象,但是这种数字虚拟世界跟现实世界的竞争却是人人都在面对的。但是对于正处在身心发育和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而言,这两个世界的竞争结果对于三观的影响很可能是决定性的。

团体心理辅导的根本目标之一,就是给儿童和青少年在成长阶段创造更多更连续更深入的“现实世界体验”,以平衡他们生活中的虚拟环境。很多人可能意识不到让儿童青少年花时间在电子设备上的机会成本:虚拟世界的体验有可能让他们对现实生活越来越失望,或者对他们而言网络反而比现实生活更加“真实” [9] 。因此,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有更多现实生活中积极的人际体验就显得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竞争导致了孩子们在学校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而父母的繁忙或者外出谋生导致他们在家庭环境中也缺乏人际互动。“留守儿童”缺乏的不仅仅是父母的直接关爱和交流,更是人与人之间体验的质量。而平板电脑和手机似乎成为最好的玩伴,尤其是家长并未意识到这种行为对于大脑发育和神经网络塑造的长期后果 [12] 。此外,过去的独生子女政策、今天的育儿高成本和“学校-补习班-回家”的养育方式导致同伴之间互动时间的减少,所以用课程固定时间的团体辅导为儿童青少年创造更多积极人际体验和学习人际交往沟通方式在这个时代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同情心、同理心和关爱自己与他人的训练

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曾经指出“道德不是单纯的认知而是情感。”中国传统文化也认为,“匹夫有责”“浩然正气”也不只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情感。因而,如果想要培养品德高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就必须也要提供相应的情感体验。“数字时代”最容易做到的也是很多人都在做的,就是戴上耳机看着手机活在自己“私人订制”的虚拟世界里面,偶尔通过网络发布以自媒体的形式跟外界沟通。而这种环境中,所有的体验都是关于自己的,一切他人和环境都成为“自我的背景”,目标就是达成自我的满足和享乐。想要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对他人的同情心、同理心,乃至对社会的责任感几乎不可能。于是,通过对他人处境的真实体验、对环境的认真观察,和各种讨论争鸣过程,来学习和体验各种不同的视角,看到不同的文化环境和价值,看到行为的不同后果,就显得至关重要。

之前提及,现代社会流行的高自尊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和维护自尊。而自尊实际上是基于对于自我的价值判断,也就是一种评判而得来的结果。因而,现代社会的人很可能表面上看起来自信满满甚至自恋,但是始终处于不稳定的自尊状态 [4, 16] 。而很多传统智慧的导师和当代的科学研究都告诉我们,无论是对自己而言,还是对他人而言,我们更需要的是“不带评判地无条件关爱”。推己及人,我们需要从对自己的“自我关爱(self-compassion)”开始练习,一路走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爱 [30] 。而在老师引导下的团体之中,形成这种关爱比其他环境要容易很多,可以作为培养同情心和关爱乃至亲社会行为的起点。

对于意志力、抗逆力和坚毅品格的训练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兴起的“高自尊”教育有几个基本假设:儿童的自尊心不仅对其成长和幸福非常重要,而且儿童的自尊心本身是非常脆弱的,遇到挫折就会被伤害甚至形成创伤,于是要人为地予以呵护。从这种观点衍生而来的教育教养方式强调用各种方式给儿童青少年促成积极感受,尤其是要回避指出不足或者造成失败。譬如,很多学校(有的是在家长要求下)取消对于考试分数的公开,更甚至有家长建议学校取消体育比赛的计分,让所有的参赛者都成为“赢家”。这种教养方式导致了很多儿童青少年对自己的能力抱持盲目乐观的态度,自我膨胀,而且面对挫折挑战会出现逃避放弃或者自我设限行为。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很多有识之士开始大声疾呼要增加儿童的意志力、抗逆力和坚持不懈等优秀品格的培养,为他们面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和挫折的成年人生做好准备。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安全信任的集体中一起面对挫折和挑战,对自己应对失败的能力建立信心,并且通过体验认识到失败并非如此可怕,树立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够带来改善的信念。 [21-23] 本手册并没有单独的章节来进行意志力、抗逆力的训练,而是试图把这种“坚持不懈”的理念融入所有的其他联系中。

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训练

从人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所谓“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我们每个人脑海中“世界是怎样运行的?人性是怎样的?什么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这类问题其实都是源自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的人生体验。之前已经提及,网络和游戏造成的“虚拟现实体验”已经对于儿童青少年的世界观有了很强的竞争力,但是从社会发展和正常运行的角度而言,我们仍然需要正直善良、富于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我们不希望培养出有天分、认真努力、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善于达成自我目标,但是同时迷茫而没有方向、即刻享乐、自扫门前雪的下一代。也不希望培养出虚无主义或者完全相对主义,认为“什么都可以”,没有任何价值观来指导人生的下一代。 [5, 31]

然而,三观的培育并非仅靠灌输和认知学习。养吾浩然之正气,“急他人所急”的“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都是真实的情感。所以需要提供切身的体会,让相应的道德情感“油然而生”。在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而言,引入道德两难困境的讨论、情景扮演和对社会生活实践的观察与参与,会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生活”,从而更多参与现实社会生活而非自己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之中。

对于希望、乐观和提升心理资本的训练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面对很多挫折,而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除了需要一定的资源、相应的技能之外,积极的态度也非常重要:乐观和希望。不同的人生态度,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可能起到很不一样的作用:我们看到有的人在资源稀缺、能力不足的时候,依然能够凭着坚强和勇气行动下去,逆流而上,得其所愿;我们也看到有的人能力优异,但是在面对风险的关键时刻一溃千里、功败垂成。态度并不能完全替代资源和能力,但是能起到“杠杆”的作用。因而,让儿童和青少年理解用希望和乐观的态度对自己的资源善加利用,逐渐训练增强自己的能力,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不同。

与此同时,这种希望和乐观也需要以现实为基础,是“切合实际的乐观和希望”,而非“一步登天的幻想”。并且乐观和希望的信念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立足于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对抗当今社会流行文化中好高骛远和投机取巧的肤浅信念,逐渐建立起脚踏实地的乐观和信念:“假以时日,我持续的投入和努力会让自己的能力逐渐增加”“善于利用已有的资源,我能够让事情有所改善”。这种乐观和希望是基于自己通过持续努力收获成就的真实体验,而不是被凭空灌输的信念。也就是通过自己对已有资源的利用和持续努力之后能力的提升所带来的掌控感和自我效能感。这也是我们在本书中把希望和乐观的训练放在“勤奋”“努力”“责任”等优秀品质之后的原因:没有勤奋和努力,乐观和希望很容易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了勤奋和努力,希望和乐观才会是走向成功的巨大动力。 712eACy2t5QNeV9NL9eI4C+jkuu/YRVCZI6zWgPkvnWn81FRoOdeuU4JO4m2mx/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