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

在我们东方人的传统观念里,重量,就其字面意义而言,和灵魂绝对扯不上半点关系。所以我们在看到大天使米迦勒的画像时,总会不以为然地认为这只是画家的一种寓言式的表现手法。在意大利画家瓜里恩托·达尔珀(Guariento di Arpo,约1310—约1370)的《大天使米迦勒称量灵魂并抵御魔鬼》(The Archangel Michael Weighs a Soul,约1350)中,米迦勒左手提着一架天平,天平两端的秤盘上各坐着一个赤裸的灵魂;两个灵魂显然有轻有重,轻者上升,重者不但下沉,还被一只狰狞的魔鬼攫住咽喉向下拖拽;米迦勒右手持长矛刺向那只魔鬼,试图挽救那个不甚轻盈的灵魂。

这幅画暗示我们:第一,人的灵魂仍然具备原先的外形,只是以裸体姿态示人,显然画家审慎地考虑到衣服是没有灵魂的;第二,灵魂不仅有形体,而且有重量,轻者显然比重者要好,因为轻者似乎可以直接升入天国,重者却有被魔鬼拖下地狱的风险,必须经由外力—也就是天使的拯救—才可以脱离魔爪(这真是货真价实的魔爪)。

西方人比我们更容易接受“灵魂是裸体的”这个事实,中国古代的智者当中虽然也有人产生过“即便人死变鬼,难道他生前穿的衣服也会变鬼不成”这样的怀疑,但出于体统,无论故事还是绘画,总还是要给鬼或者魂魄穿一件哪怕并不得体的衣服。久而久之,也就相习成俗了。

[意]瓜里恩托·达尔珀《大天使米迦勒称量灵魂并抵御魔鬼》

Guariento di Arpo,The Archangel Michael Weighs a Soul,约1350

[尼德兰]韦登《最后的审判》(局部)

Rogiervan der Weyden,The Last Judgement,detail,1446—1452

让我们再来看看尼德兰画家韦登(Rogier van der Weyden,1399或1400—1464)的巨制《最后的审判》(局部)(The Last Judgement,detail,1446—1452),我们看到的是末日审判的场面:七位天使吹响号角(这是依据《启示录》的记载),死人纷纷复活,从坟墓里爬了出来;米迦勒还是以天平称量灵魂,对于地球上所有生活过的人类来说,这是上天堂或下地狱的决定性时刻。但是,画家对一个神学细节并未处理妥当:依据《圣经》,爬出坟墓的应当是复活之后灵肉合一的死者,而不仅仅是摆脱肉身的“灵魂复活”。神学家们为了究竟是“灵魂得永生”还是“肉身复活得永生”费过不少唇舌,画家的这幅作品似乎模糊了两者的界限。

汉斯·梅姆林(Hans Memling,约1430—1494),15世纪的佛兰德斯画家,《最后的审判》(三联画)(Last Judgment,triptych,1467—1471)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画面上方是庄严复临的耶稣基督,中间骑士装束的米迦勒称量着世人的灵魂;称量之后就是划分归属,天堂在左,地狱在右;有一只全身乌黑的魔鬼试图冲进天堂的阵营抢夺义人的灵魂,蓝衣天使手持长矛正在与他争夺;地狱里的灵魂都想逃到对面,却躲不过魔鬼们的钢叉和皮鞭。只消一瞥就能留意到:地狱那边比天堂这边明显要拥挤一些。

米迦勒那杆称量灵魂的天平会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假若灵魂真有重量的话,那么在出生的时候,每个人的灵魂一定是同样重的,并且灵魂的轻重只随着人生中的义与罪而变化,也就是说,倘若没有义与罪对灵魂施加的影响,那么,胖子的灵魂并不比瘦子的重些,成年人的灵魂也不比孩子的重些;并且灵魂将保持着我们在世时的样貌。另外,据中世纪的神学权威奥古斯丁论证,未及成年便夭折的人将以成年人的身体复活。

至此,我们遇到的问题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起来:灵魂不但有重量,还有形体。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哲学家和神学家都这么看,假如把他们之间的争辩汇集起来,一个人一辈子恐怕也消化不完。

[佛兰德斯]汉斯·梅姆林《最后的审判》

Hans Memling,Last Judgment,triptych,1467—1471

[意]克里维利《大天使米迦勒》

Carlo Crivelli,Saint Michael,约1476
这是祭坛四联画其中的一幅。在以米迦勒称量灵魂为主题的绘画里,天平上常常一边是义人,一边是罪人,而这幅画上是以砝码来称量人的灵魂的。

[意]齐米格奈尼《天使与魔鬼争夺一个孩子的灵魂》

Giacinto Gimignani,An Angel and a Devil Fighting for the Soul of a Child,约1668

而奥古斯丁那个关于夭折的未成年人之复活的理论,又会引出一个常人在情感上很难接受的结论—假如我们怀着无益的好奇心向奥古斯丁追问一句:“那个夭折的未成年人,好比说就是一个小婴孩的话,他的灵魂在米迦勒的天平上一定比谁都轻吧?”然而事实未必如此,奥古斯丁有一段极著名的论证,是说人生来就带原罪,未受洗便夭折的婴儿将受到永劫的惩罚。那么,当我们看到意大利画家齐米格奈尼(Giacinto Gimignani,1606—1681)的名作《天使与魔鬼争夺一个孩子的灵魂》(An Angel and a Devil Fighting for the Soul of a Child,约1668)时,我们便不会觉得画家表现的是一个多么怪异的主题。 yO6ZX27UgvXmguo8cah1+OO/SXOt/VGRU0vqVfxZEAKh/mlDYVnVkDAE8JWk/5z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