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观政工部的日子当然不全是吟诗作赋,也有土木工程方面的正事要做。受朝廷委派,王守仁到河间出差,督造威宁伯王越的坟墓。这是王守仁仕途生涯的第一件公务,仿佛真带着几分神秘主义的预兆。因为这位威宁伯王越简直就是一个矮化版的王守仁。

王越是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的进士,博涉书史,力猛善射,很有雄才大略。王越真正发挥才干是在明宪宗成化年间,当时蒙古“套寇”犯边,王越是明朝最能建立军功的大臣,能够在野战中击败极盛期的蒙古骑兵。

清代史家赵翼对明代中叶的战争局势做过一番统计和总结,说大体上看,在南方用兵则易于扫荡,北方用兵则仅足支御。南方战场的斩俘数字动辄以万计,北方却仅以百、十计,甚至有斩首三级的战功。北强南弱,风土使然,并非南剿者皆良将,北拒者皆庸才。(《廿二史劄记》卷三十四)

相形之下,王越在北方的战功可谓出类拔萃:红盐池之捷,斩俘三百五十人;威宁海子之捷,斩首四百三十余。王越的名字之所以在今天听上去非常陌生,除了因为他只有立功而不曾立德、立言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儒家的评价系统里,他很有小人的嫌疑。

在君子看来,打仗是出于卫国卫民的必要,功名利禄是可有可无的副产品;而在小人看来,打仗只是博取功名利禄的阶梯而已,卫国卫民才是可有可无的副产品。对卫国卫民有必要的,对功名利禄未必必要,反之亦然。

王越的功名心太重,为前途计,不惜依附名声极差而权势熏天的宦官汪直,劝说汪直建立军功来巩固个人地位。幸而王越确实很能打仗,与汪直的合作更没有君子和小人之间常常出现的龃龉。两个小人通力合作,王越在威宁海子大破敌军,因功受封威宁伯,爵位世袭,岁禄一千二百石。翌年,王越又和汪直兵出大同,在黑石崖再破强敌,于是进封太子太傅,位列三公,增岁禄四百石。明朝制度,文臣不得受封公侯,所以王越专任武职,觊觎起爵位来了。

政坛永远云谲波诡,一帆风顺的人从来都是凤毛麟角的,尤其对那些风口浪尖上的人物而言。随着汪直失势,王越自然一损俱损,甚至落到险些自杀的地步。但云谲波诡也自有它的好处,那就是只要人还未被整死,总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明孝宗即位之后,屡屡上疏申冤的王越终于获得平反,那时候的他已是古稀之年,致仕在家,似乎不会再有什么作为了,但他毕竟不是常人。正所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王越积极巴结当时最受宠信的宦官李广,若不是因为言官谏阻,他就会出掌都察院,重新登上权力的舞台了。李广其人前文有述,就是王守仁的父亲王华在为孝宗皇帝开讲《大学衍义》时公然开罪的那个。

弘治十年(1497年),边情紧急。是年王守仁在京城研习兵书战策,朝廷则在紧锣密鼓地调兵遣将。兵马粮草齐备,就是选不出帅才。先后有七个候选人全被孝宗否决,最后只有“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将王越不但官复原职,而且加授太子太保,总制甘、凉、延、宁四镇。翌年,王越小胜于贺兰山,加授少保,兼太子太傅。但偏偏在这个时候,李广失势了。

李广很懂几分符箓、修仙之类的秘术,因此博得孝宗皇帝的宠信。在他畏罪自杀之后,孝宗派人到他家里搜检异书,找到的却只有各级官员行贿的账目。言官当然要上疏弹劾奸党,王越心中忧惧,就这样死掉了。也许王越算是死得其时,朝廷非但不追究他攀附李广的罪名,还将他大大地追封、表彰了一番。

王守仁以钦差身份督造王越的坟墓,这也属于朝廷表彰的一项。他对王越应该是素有钦崇的,未第时曾梦见王越将弓与剑赠予自己。这次修墓对王守仁而言真是一次难得的实习,不但可以为心中的英雄做一点事情,还有大批民工可供自己调遣。

常人接受这样的工作,至多只会想到如何尽职尽责,但王守仁不同,这么多活生生的民工排起兵、布起阵来岂不是比果核强上许多?于是,王守仁以“什伍法”安排民工分组轮班,闲暇之时便驱使民工排演八阵图,管理能力和军事技术都在这次修墓工作中得到了实践的打磨。坟墓竣工之后,王越的家人拿出金帛酬谢,见这位年轻的钦差大人真的廉洁自律,便转而以王越曾经佩戴的宝剑相赠。王守仁觉得奇异,这正与自己当年的梦境相符,便欣然接受了。

这件事颇可以见出王守仁的胸怀。换作常人,要么囿于君子、小人之见,要么也会出于畏惧清议的缘故,一定要与王越这等先攀附汪直、后攀附李广的奸诈小人划清界限。王守仁非但毫不介怀,甚至在这一年写给孝宗皇帝的《陈言边务疏》中讲过一番理由。 6JaDU+zEzfRZhgSEKLjTO6kyC19WBI0tAI+YrKmDUMhQnzAggqSc7IMR0yS7CDyn



是年彗星现,按照儒家的政治传统,这该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时间了。

早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所谓儒术,半数都是阴阳灾异、天人感应的内容,远不是孔孟所知晓的。凡有异常的天象或气候,皆意味着人间政治存在着某种缺失,于是皇帝需要检讨,大臣需要进言,宰相甚至会解职以向天下人谢罪。时间愈久,知识愈新,相信这种神秘主义的人自然愈来愈少,但路径依赖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在应对天象的新理论出现之前,古老的传统至少在形式上仍然被人们维系着。

彗星意味着杀伐,这确实应景。于是,二十八岁的王守仁以新科进士、工部实习生的身份向皇帝递交了一份《陈言边务疏》,借着彗星来临的机会,将自己的军事见解详详细细地陈说了一番。

奏疏的开篇说,皇帝很圣明,也很辛苦,所以小臣的心里话必须对您讲。小臣以为,当今的大患在于朝廷大臣表面上装出老成持重的样子,心里全在为私利盘算;皇帝身边的人只会阻塞贤路,招权纳贿。习以成俗之下,反而真正忧国忧民的人被当成傻子,真心献计献策的人被说成浮躁,朝廷的风气已经坏掉了。幸好上天仁爱,这个时候出现边患,这正是忧虑警醒、改弦易辙的机会啊!

这样的开篇很聪明,因为明明该讲边防对策,王守仁却说边防只是枝节问题,不足为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是不行的,只要将朝廷的不良风气扭转过来,根本问题解决了,枝节问题便会不解而自解。这样的开篇也很愚蠢,因为打击面太大,因为一下子就得罪了除少年新进之外的所有人。这时候的王守仁真是年轻气盛,没有半点世故啊。

奏疏接下来具体而微,列举出在军事问题上的八点意见:“一曰蓄材以备急;二曰舍短以用长;三曰简师以省费;四曰屯田以足食;五曰行法以振威;六曰敷恩以激怒;七曰捐小以全大;八曰严守以乘弊。”

从奏疏的开篇里,我们会以为此时的王守仁理想主义色彩过重,只晓得责备求全,但我们看八点具体意见里的第二点“舍短以用长”,王守仁竟然也深谙便宜与计算。王守仁的理论是,人无完人,关键看领导怎样知人善任。当初吴起为了做官不惜杀掉妻子,显然是个残忍的家伙,却成为一代名将;陈平纳贿,是个贪婪的人,却成为刘邦最重要的谋臣之一。还听说当今的边关将领,骁勇强悍的人大多因为过失被投闲置散。平居无事的时候,当然不宜擢升这样的人物,而在当今这样的多事之秋,用人就当不拘一格。勇悍正有可供施展的正途,而破格征用罪臣,也正符合“使功不如使过”的道理。

这样的理论,仿佛正是为威宁伯王越而发的。王守仁很明智地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骁勇强悍若生在平居无事的时候很容易好勇斗狠、违规犯禁,但同样的特质在战争年景里就会成为优势。那么让我们深问一层:骁勇强悍本身究竟是优势还是劣势,究竟属善还是属恶?显然,骁勇强悍本身既不属善,也不属恶,只有放在具体的情境里,它才会呈现出具体的或善或恶的属性。王守仁晚年讲学,有“无善无恶心之体”一句引来无穷的争议和不解,其实它的含义只是在“骁勇强悍”这个道理上稍有深入而已。儒家传统太在意善恶、正邪的二分法,脑筋很难向这个方向略转一下,现代人理解“无善无恶”的道理就要容易很多了。 6JaDU+zEzfRZhgSEKLjTO6kyC19WBI0tAI+YrKmDUMhQnzAggqSc7IMR0yS7CDyn



弘治十三年(1500年),时年二十九岁的王守仁结束实习生涯,接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正式任命: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行政级别正六品。

所谓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刑部是中央六部之一,负责司法事务;云南即云南布政使司,大约相当于今天的云南省;清吏司是六部的下属机构,下设郎中(主管)一人、员外郎(副主管)一人、主事(最低一级的干部)一至二人。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负责的是云南地区的司法审核,并不是真的要去云南就职。

弘治年间,这样的工作内容其实也仅仅在理论上存在,因为孝宗皇帝觉得清吏司的官署太小,便只要郎中一人做事,员外郎和主事往往只在授职那天才在官署里做一下样子。幸好仅仅熬到第二年,王守仁便等来了出差独立办事的机会。

那是弘治十四年(1501年),王守仁已是三十而立,受命到江淮一带审核刑案,给很多冤假错案做了平反。史料在这里并不曾给出细节,但王守仁的这一次公干很可能是费力不讨好的,因为在官场的通则里,平反就意味着让初审官员难堪,意味着挑剔同僚的过失来博取个人的前程,这样做很容易使自己成为官场公敌。至于那些蒙冤受屈的人,就随他们自生自灭好了。

这当然不是王守仁的风格,他只是就事论事、放手而为罢了。正义得到伸张总会使人欢欣鼓舞,于是在事毕之后,王守仁带着极高的兴致顺道游览九华山,还写下一篇汪洋纵恣的《九华山赋》。如此文辞瑰丽的文章,王守仁后来再没有写过:

循长江而南下,指青阳以幽讨。启鸿蒙之神秀,发九华之天巧。非效灵于坤轴,孰构奇于玄造!涉五溪而径入,宿无相之窈窕。访王生于邃谷,掏金沙之清潦。凌风雨乎半霄,登望江而远眺。步千仞之苍壁,俯龙池于深窅。吊谪仙之遗迹,跻化城之缥缈。钦钵盂之朝露,见莲花之孤标。扣云门而望天柱,列仙舞于晴昊。俨双椒之辟门,真人驾阳云而独蹻。翠盖平临乎石照,绮霞掩映乎天姥。二神升于翠微,九子邻于积稻。炎熇起于玉甑,烂石碑之文藻。回澄秋于枕月,建少微之星旐。覆瓯承滴翠之余沥,展旗立云外之旌纛。下安禅而步逍遥,览双泉于松杪。逾西洪而憩黄石,悬百丈之灏灏。

濑流觞而萦纡,遗石船于涧道;呼白鹤于云峰,钓嘉鱼于龙沼;倚透碧之峗岏,谢尘寰之纷扰。攀齐云之巉削,鉴琉璃之浩溔。沿东阳而西历,餐九节之蒲草。樵人导余以冥探,排碧云之瑶岛。群峦翳其缪蔼,失阴阳之昏晓。垂七布之沉沉,灵龟隐而复佻。履高僧而屧招贤,开白日之杲杲。试明茗于春阳,汲垂云之渊湫;凌绣壁而据石屋,何文殊螺髻之蟠纠?梯拱辰而盻,隳遗光于拾宝。缁裳迓于黄匏,休圆寂之幽俏。鸟呼春于丛篁,和云韶之鷕鷕,唤起促余之晨兴,落星河于檐橑;护山嘎其惊飞,怪游人之太早。揽卉木之如濯,被晨辉而争姣。静镵声之剥啄,幽人剧参蕨于冥杳。碧鸡哕于青林,鹇翻云而失皓。隐捣药以校萝,挟提壶饼焦而翔绕。凤凰承孟冠以相遗,饮沆瀣之仙醥;羞竹实以嬉翱,集梧枝之袅袅。岚欲雨而霏霏,鸣湿湿于姜葆;躐三游而转青峭,拂天香于茫渺。席泓潭以濯缨,浮桃泻而扬缟。淙澌澌而落荫,饮猿猱之捷狡。睨斧柯而升大还,望会仙于云表。悯子京之故宅,款知微之碧桃。倏金光之闪映,睫累景于穹坳。弄玄珠于赤水,舞千尺之潜蛟。并花塘而峻极,散香林之回飙。抚浮屠之突兀,泛五钗之翠涛。袭珍芳于绝巘,袅金步之摇摇。莎罗踯躅芬敷而灿耀,幢玉女之妖娇。搴龙须于灵宝,堕钵囊之飘摇。开仙掌于嵚嵌,散青馨之迢迢。披白云而踸崇寿,见参错之僧寮。日既夕而山冥,挂星辰于窿嶅。宿南台之明月,虎夜啸而罴嗥。鹿麋群游于左右,若将侣幽人之岑寥。迥高寒其无寐,闻冰壑之洞箫。

溪女厉晴泷而曝术,杂精芩之春苗。邀予觞以玉液,饭玉粒之琼瑶;溘辞予而远去,飒霞裾之飘飘。复中峰而怅望,或仙踪之可招。乃下见阳陵之蜿蜒,忽有感于子明之宿要。逝予将遗世而独立,采石芝于层霄。虽长处于穷僻,乃永离乎豗嚣。彼苍黎之缉缉,固吾生之同胞;苟颠连之能济,吾岂靳于一毛!矧狂胡之越獗,王师局而奔劳。吾宁不欲请长缨于阙下,快平生之郁陶?顾力微而任重,惧覆败于或遭;又出位以图远,将无诮于鹪鹩。嗟有生之迫隘,等灭没于风泡;亦富贵其奚为?犹荣蕣之一朝。旷百世而兴感,蔽雄杰于蓬蒿。吾诚不能同草木而腐朽,又何避乎群喙之呶呶!

已矣乎!吾其鞭风霆而骑日月,被九霞之翠袍。抟鹏翼于北溟,钓三山之巨鳌。道昆仑而息驾,听王母之云璈。呼浮丘于子晋,招句曲之三茅。长遨游于碧落,共太虚而逍遥。

乱曰:蓬壶之藐藐兮,列仙之所逃兮;九华之矫矫兮,吾将于此巢兮。匪尘心之足搅兮,念鞠育之劬劳兮。苟初心之可绍兮,永矢弗挠兮!

文章如此精雕细刻,也不知花了多少功夫,显然全是一副文学青年的做派。后人因着推崇阳明心学的缘故,对《九华山赋》这样卖弄文采的作品全不重视。其实若撇去文采浮华的话,这篇文章透出了这样一些信息:

1. 此时的王守仁对仙佛之道非常着迷。

2. 是儒家兼济天下之心使他有意识地摆脱仙佛之道的诱惑。

3. 虽然做官才一年,但他特立独行的做派已经招致太多非议了。 6JaDU+zEzfRZhgSEKLjTO6kyC19WBI0tAI+YrKmDUMhQnzAggqSc7IMR0yS7CDy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