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六

翌年开春,京师会试,王守仁竟然落榜了。

或者应该说,他落榜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毕竟天道酬勤,像他这样无心举业的人倘若能够乡试、会试一路过关斩将,让那些十年寒窗专攻八股的读书人怎么想得通呢?

官宦子弟科举落第,家里少不了前来慰问的客人。本届会试的主考官李东阳也在诸客之列,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向王守仁打趣说:“这一科你没有考中,来科一定能中状元,何不写一篇《来科状元赋》呢?”

这位李东阳并非平凡人物,他在四岁就被誉为神童,得到代宗皇帝的宠爱,十七岁便进士及第,当时人称“行过玉河三百骑,少年争说李东阳”。李东阳少年得志,仕途一路顺风顺水,后来成为宰辅重臣,死后谥号“文正”,这是文臣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

一般而言,一个人享受了太顺遂的人生旅途,便很容易失去对失败者的同情。我们虽然无法确知李东阳此时此地对王守仁说这番话、出这个题目,到底是宽慰还是讥讽,但普通人若处在王守仁的位置,一定会倍感压力吧?

就在这种时刻,王守仁显出了与众不同的心理素质,说写就写,悬笔立就。文章的水平究竟如何呢,据《年谱》记载,围观的老一辈们纷纷惊叹道:“天才!天才!”

如此一位众口交誉的天才为什么落了榜,这只能去问主考官李东阳了。老一辈官僚是真的情不自禁,还是存心给李东阳难堪,我们不得而知。这些在险恶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人竟然显得情商缺缺,这也真有点匪夷所思啊。而年轻的王守仁落榜了还这样高调,肯定会让一些人看不顺眼。有来宾在告辞之后心怀忌恨,议论道:“这小子如果真的中了状元,眼里哪还会有我辈?”

及至三年之后的下一届会试,王守仁果然遭到忌恨者的压制,再一次落了榜。

一般的处世箴言总会教育我们低调做人,而王守仁的风格从来都是高调的,而且随着学术体验的提升,这种高调还会一路走高。高调的人生总会带来许多貌似全无必要的麻烦,例如王守仁这一次落榜,但他之所以会将高调进行到底,是因为他对世俗意义上的成败利钝无甚所谓。同舍有考生以落第为耻,王守仁劝慰说:“世人以不得第为耻,而我以不得第动心为耻。”因为考试失败而垂头丧气,甚至觉得没脸见人,这才是真正可耻的事,考上或考不上又有多大关系呢?

如果今天拿这番话去劝慰高考失利的考生,对方很可能会当场翻脸吧。高考毕竟是奔着世俗的前途去的,古代的科举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也是奔着前途去的,只有王守仁这样对考试教材里的内容真心相信的人,才会真的以教材里的古圣先贤为楷模,忧道不忧贫,只在意是非对错,不介意得失荣辱,何况因着父亲的缘故,他的家境已经相当殷实了。 M488mdFGX2O5bApWWqkGdrXNKt03pMbHysMZtjrYoAJAvJ9VoARGSW57f9gJQsE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