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当下,职业道德已经被更多的人重视和关注,语文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现状十分严重,已经发展到要以考试来强化的地步了。现阶段,学校中种种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屡见不鲜,职业道德的缺失不仅影响行业的长远发展,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更为严重的是它将严重影响国家的振兴战略,对“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的国家目标提出了挑战。造成语文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节 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进而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强烈地冲击了封闭保守、安于现状、等级特权的传统观念,有助于形成独立自主的主体精神、敢为人先的竞争意识、尊重知识人才的新观念,给我国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但市场经济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市场经济的重利性、竞争性、盲目性、交换性,存在着非道德和反道德的可能性。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商品意识的泛化使得某些人把人生的目标定位在对物质利益的无限追逐上,等价交换的原则渗透到许多行业部门,被奉为至上原则,“不给好处不办事”“无权无钱莫进门”成为某些职权部门的准则。重利轻义的思想在社会上滋生蔓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成为一些人的人生信条。不少人从金钱的主人变成了奴隶,冷酷无情、不择手段、坑蒙拐骗,凡事“一切向钱看”。这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在职业道德领域的消极反映。具体反映在教师职业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教学目的的影响

市场经济对高中语文教师产生的一个最重要的负面影响,就是教育的目的变得更具功利性。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一些高中语文教师的奉献精神淡薄了,过于重视物质价值,出现“身在讲台心在外”的现象,社会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不强,爱岗敬业精神不强,不钻研业务,知识贫乏、观念陈旧、教法呆板,对教育工作投入不够。上课照本宣科或海阔天空,学生作业不批改、不答疑,严重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

个别语文教师常常打着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旗号,将学生朝着高考应试的道路上引。这种方向是错误的,注定学生的语文水平不会因此而提高。而这样的高中语文教育也必然是失败的。众所周知,应试教育这条道路并不好走,表面上看似是通往成功的一条捷径,实则是一条幽暗曲折、景观单一的道途。当一支队伍刚刚上路的时候,可能会被眼前从未见过的风景所吸引,兴致勃勃、热情高涨。但很快就会发现,身边的风景虽处处不同却又处处相似。而脚下的路或狭仄逼人,或坑洼泥淖,或厉石狰狞;于是,他们不再留恋沿途的风景,开始纠结于步履的艰辛。渐渐地,有些人掉队了,他们或停滞不前,或远远落在背后,踉踉跄跄地跟随着。那些能够跟上队伍并抵达终点的,可算是队伍中的精英了,可即便就是这些所谓的精英,他们的脸上大多写满了疲惫,他们的足下也多半伤痕累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名言,又何尝不是对当下悲情的语文教育教学的一种无情讽刺?语文教学让多少学生在中途掉队。虽然没有确切的数字,但绝不会是少数。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人曾经本着一腔热望在理想的道路上奔赴,到最后却变成了一种挣扎式的坚持,回首来时的路,恐怕想起来都会肝胆俱寒,还有多少人愿意再走下一段征程?高中炼狱式的语文学习,让许多曾经热爱语文的孩子心存畏惧,让多少优秀的文学苗子就此夭折,泯然众人。或许,这也正是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培养不出大师的原因之一吧。

也许,每位语文教师的教学初衷都想坚持素质教育的理念,然而,走着走着却逐渐偏离了轨道,这其中最大的缘由便是应试教育的摧残。从学校的利益来讲,追求升学率本无可厚非,在此目的下,学校的每一项指标也往往直接与班级学科成绩的好坏相关联,在这种语境下,如果一个教师不研究考试,不为考试而研究教学,似乎就不是一位好教师。但是如果这位语文教师仅仅将眼光聚焦到那张升学考试卷上,再加上班级升学率与学校的奖励挂钩,便大大滋生了教师的应试理想,素质教育理想自然就开始萎缩。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变得更加直截了当,甚至完全认可了应试教育的合理性。也许有些教师心中会想,为了考试而进行的语文教学是违背语文教育的宗旨的,是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但无奈拗不过现实,大部分教师无法也没有勇气抛下应试。即便他知道,学生的语文素养上去了,完全有可能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甚至是取得更加理想的成绩。

当下,在一些老教师的心中,应试教育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而且这些教师非常有“市场”:家长们非常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跟着这样的老师学习;市场上的各类教育机构也比较青睐他们,经常邀请他们做讲座,传授教学经验。因为他们将半辈子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经验就是他们最大的市场资本。也正是经验的原因,让这些教师不愿再去创新,更安于在现有熟悉的领域“一展身手”。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谈到语文学习时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并且还说:“专门为了考试而学习的人,考试成绩大都不好。少数考试成绩好了,以后也没出息。因为在只为了考试的千百次训练中,他已经把人格训练坏了,他专门投其所好,没有独立思考。他的一生都可能只是个投机取巧的一生,他对社会只有破坏、没有创造。”前一句话精辟地点明了语文学习的本质。语文就是思想,学语文就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思想;语文就是生活,学语文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语文最终就是为了塑造一个人独特的灵魂。后一句虽略显偏激,但却是一个有力的警醒——以应试为目标的语文教育将无法培养人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作为高级动物的人,最可贵的就在于他具备了独特鲜活的个性灵魂和独立思考与处事的能力,如果语文教育不能培养一个人的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能力,那么,它将必然丧失教育的核心功能,换一句话说,语文教育将变成了一种缺乏核心价值的教育。

在应试的捷径上攀爬,在应试的泥淖里挣扎已然成了语文教育的一曲悲歌。如果不改变。它还将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后人继续前进。教育本来是教人追求光明和希望的。虽不乏追求过程的艰辛,但绝不是一种悲壮。一种行为的背后是行为人的思想,教育教学的背后是教育者的理念。未来的语文教学要想从应试的怪圈中突围,首先应该是语文教育者的理念突围,只有教育者有正确的语文教学理念,才能够让自己跳出心中设定的应试牢笼,才能给自己那颗被高考绳索勒得紧紧的心灵松绑,才能使自己的语文教学走上康健之路。

(二)对晋升方面的负面影响

市场是人类活动重要的、主要的组成部分。活动规则,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对世界、对事物的看法。使人们逐渐形成与市场经济一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被人们应用到市场以外的场合。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教师职称评审条件随时代而动,增加了一些有竞争性的条款,如某省出台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水平评价标准》要求高级教师“每学年讲授校级示范课、观摩课、达标课、研讨课等公开课1次,或开展学科专题讲座1次。近6年来至少有5学年教学效果评估获优秀等次,学生评价满意度高;近6年来(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至少1年获优秀等次”。职称与教师的工资挂钩,名誉有关,教师都非常看重它。优质课、年度考核优秀是晋升高一级职称的必备条件。有些教师为了得到好的考试成绩,让成绩差的学生躲起来,不参加考试,从校外聘请学习好的学生、从高年级拉学生,顶替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考试。有的教师为了得到优质课奖,不惜牺牲学生的利益,应该教学新的内容,却停滞不前,几个星期一直教学同一内容。有些教师为了得到年度考核优秀,为了能够达到高一级职称所必备的条件,什么手段都可以使出来,丧失了教师的职业道德。

(三)对师生关系的负面影响

常言道:“师生如父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同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本应该这样,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不计回报。然而,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有些教师扭曲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市场经济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引导。所谓的价格机制,其实就是利益驱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些教师把师生关系看成了买卖关系,把学生看成自己赚钱的商品,千方百计从学生身上赚取经济利益。国家三令五申不允许教师办课外辅导班,有些教师或者直接出面组建辅导班,或者在幕后操纵辅导班。国家一直强调不允许请客送礼,有些教师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甚至敲学生的竹杠,给请客送礼行贿的学生给予特殊照顾,对其他学生则不管不问。有些教师已经由合格的人民教师沦落为不法奸商。

受市场经济自由性的影响,有些教师的思想变得活跃起来,行为冲出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市场经济以利益为驱动的特性,扭曲了部分教师的灵魂,他们逐渐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引入教育教学,引来部分教师之间的不正 当竞争,损坏了教师的正面形象。

二、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神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惫与耗竭的状态。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中学语文教师在体力、能力和精力上无法应对学校和教学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衰竭的状态。

(一)语文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特征

第一,精神疲惫,缺乏工作热情、创新力和忍耐力,爱发脾气。长期处于挫折、焦躁、无奈的状态,情绪波动非常大,在逆境中更容易焦躁,尤其是当学生的成绩下降,在全学年排名靠后或者是班级间、同学间的矛盾难以处理时。

第二,对工作没有成就感,感觉工作付出多,收获少,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成绩进步不大并且缓慢,尤其是普通班有的老师对生源不满意,对差生感到反感,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失去信心。

第三,从心里对工作任务的厌倦,对自己要完成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动力,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疲倦感,觉得备课上课很疲惫,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对新出现的教育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接受得慢。

(二)高中语文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归因
1.体制原因

国家设定公立学校教师职业制度的同时,把职业与住房公积金、退休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捆绑在一起。使教师的社会福利目标、社会保障目标通过职业这一途径去实现。教师的这种职业制度使得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使教师获得了以往不曾有的安全感和稳定感,教师这个职业被百姓称为“铁饭碗”,一旦成为有编制的教师,就意味着有稳定的工资,有休闲的假期,还有退休以后的保障等。由于这种稳定感和安全感的存在,学校和教师,教师和家长间建立了坚固的信任关系。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极大丰富,经济极大繁荣,但教师的工资没有及时得到提高,即使提高了也涨幅不大,教师自然而然产生了职业倦怠。

2.学校原因

各种量化的表格和分数是大部分学校考核教师的标准,这种注重形式的标准更是增加了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倦怠。学校内各种条条框框的量化表格的管理制度使学校内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条有理,这方便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也加强了学生的自律性,这种做法无论对学校还是对学生都大有裨益。但是语文课程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是交际、交流的工具,也是学会其他科目的工具,语文课程和数理化等课程不同,它具有思想感情色彩,包含伦理道德内容。语文的形式是语言文字、是表达技巧,而内容则是生活、是事物、是思想、是精神,和数学仅仅是数字、符号等抽象的概念不同,所以对于语文这种主观性强、见效慢的学科,这种一切量化的评价机制就尤其不适合。在这种压抑的工作环境下,语文教师的职业倦怠会油然而生。

3.个人原因

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一是深厚的语文专业知识,二是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三是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从教师自身来看,疏于学习,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难以驾驭语文教学是使语文教师陷入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这是一个新鲜事物快速出现、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中学生的思想也更加成熟和复杂,知识面更广,要求更高。教师由于平时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不注重自身学习,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当教师低知识能力与时代对语文教师高要求相冲突时,更增加了教师的压力,使教师失去教学乐趣,产生职业倦怠。另外语文老师有很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及管理能力,有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素质,所以大多数语文教师会担任班主任的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语文老师不仅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组织复习,还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每天到得最早的是班主任,走得最晚的是班主任,长时间的工作超负荷,影响教师的身体健康,教师离职意向增加,引发职业倦怠感。

4.学生原因

大多数的学生觉得语文是母语,不用太费力地学也能取得好成绩,就把学习语文的时间用在学习数理化等难以理解的科目上。学生上语文课思想开小差或者在语文课堂上做别的作业的现象非常常见。曾有一位教师,上语文课时,在讲台上讲得很动情,甚至没看见讲台下发生了什么,这节课是上午第四节课,还有半个小时下课的时候,一位男同学向窗外比比画画,后来才知道那个男生在用手势订凉皮。后来得知,如果赶上上午第四节课上语文课学生都会提前订窗外的凉皮。可见,有的学生对语文课不重视,在语文课上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学生的这种行为导致教师的反感,从而使语文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感。许多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堂上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课后不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扎实地记住当天学的知识,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文章、故事当作笑话来听,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认真听讲,可是却没有记笔记,下课了,回忆课上学过的知识已经忘了一大半,每到考试时,学生错的题总是让语文老师很无奈,有的学生甚至连古诗文填空都填不上,学生不重视语文课的学习,加之不好的学习习惯,使语文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感。还有许多同学课上不认真听讲但考试能得到满意的分数,中学看重的是升学率,面对这些同学在 课上的表现,语文老师苦不堪言,其职业倦怠感渐渐地越来越强。

三、“一刀切”要求的影响

师德应该是分层次的,其层次根据教师能够达到的不同水平确定。师德最低层次的要求是“师德底线”。具体是指教师不能逾越触犯的师德规则,它是教师职业伦理行为的最低要求,直指教师的外显行为特征,通常用否定式的语言表述,属于“禁行性”的道德规范,如要求教师“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等。不碰师德底线,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做到,极少数违背规则的教师要受种种处分。

第二层次是“师德基准”。它是教师必须遵循的师德原则,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的关系、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与其他教师集体的关系、与家长等人的关系以及与自身发展的关系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等均属于“师德基准”的范畴,它处于高标准和底线之间,是普适性、广泛性的师德规范。

第三层次是“师德高标准”。它是教师职业伦理的最高要求和最理想的境界,是师德教育的总方向。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献给孩子”;四川震灾中用自己的身躯和生命换来学生生命的老师们……他们所体现的就是这种无私奉献、献身教育的师德境界。这样的师德要求,不是处于其他师德层次的教师都能理解的,更不是每个教师都能践行的,它是“倡导性”“先进性”的高标准师德。如果说“师德底线”的践行是靠他律(外强制)来制约的,基准师德的践行是靠自律(内强制)来规范的,那践行高标准师德则是一种自动化的(无强制)行为,是“第二本能”的体现。正如那些在地震中出生入死救护学生的老师答记者问时所说的,“当时什么也没想,是出于教师的本能”。这正好印证了高标准师德的境界。同样,当“小家”与“大家”的冲突无法协调或共处的严峻时刻,他们选择舍小家顾大家,这在他人看来是辛酸,在他们自己却拥有着实现内心崇高价值追求的一种满足感。

对于高标准师德的不理解与师德建设不分层次的“一刀切”,是影响师德建设有效 性的原因。

四、“蜡烛”隐喻的影响

师德标兵不能够成为楷模,不仅仅是“不被理解”,还有一个“不被接受”的问题。过去人们习惯把教师比作“蜡烛”“人梯”或“春蚕”,其积极意义在于它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形象解读,表达着人们对于该职业神圣性的理解和对于从事该职业的教师的高期望。但是它同时传递着消极的信息:蜡烛照亮别人同时自己却丧失光彩。蜡烛的燃尽、春蚕的吐丝,尽管体现出了奉献,但也是悲壮的,因为看不到自身的不断成长和发展。当今教师接受的师德是一种有着尊严感、幸福感、成就感的优美师德,教师们所向往的是成为智慧、专业的阳光教师,有些蜡烛式的教师缺乏阳光和魅力,因此难于被接受,不能让人向往。如何使得师德充满魅力,如何使教师自觉地养成优美师德,做阳光教师 ,是师德教育面临的一个挑战。

五、“社会工具”的价值取向

我们从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知觉这个微观层面和宏观视角探讨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在社会分工中,教师承担的是传承文化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专业职责,也就是从事培养人的专业活动。自从人类社会进步到有了学校作为培养人的专门场所,教育活动就从“妈妈的膝盖下”“大人的唠叨下”成为“专家设计下”的专业活动。教师就是这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教育人、培养人的专家,教师也因此具备了本体功能之外的间接功能——工具性。对教师功能理解上的偏颇,会直接影响师德的价值取向。

我国古人对教师作为服务社会工具价值的理解十分深刻。古人甚至把“师”与“天、地、君、亲”并列,赋予无上的地位,就是出于对教师工具价值的深刻认识。为什么这样高抬教师?荀子这段话是最明确不过的回答:“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他把教师与国家的盛衰、法度的建立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教师要通过教书育人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然而由于教育的工具功能与工具价值的强调,育人的落脚点并不在人,而在社会。一直以来,“教师”这一角色凸现工具功能,忽略本体功能,成为教育的基本特征,影响了教师以人为本的师德观的形成。

在古代社会,教育从属于某一阶层或阶级,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政治人”“卫道士”,教师是通过培养“政治人”为古代社会服务的。近代工业文明以来,科技的发展和理性的高扬把人类全面推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路上,各国强调教育的国家功利主义价值,整个教育成为庞大的人才加工厂。知识、技术、潜能的开发是现代教育的主题,这其实是教育工具化、人工具化的表现,这一表现的结果就是现代教育与人精神的疏离,教师通过培养“经济人”为现代社会服务。

而当今“以人为本”价值观念观照下的师德所倡导的是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创造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师德观,是师德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feGHnef9saNRunf3RsbgpBMGuX5Fiv7gLqn9c6A57qmYo3eGs9RHd08xsDU/i+C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