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信息是大脑运行的第一步,常见的有三种方式。
第一,获取外界信息。
我们每天都要向外界获取大量的信息,从睁开眼那一刻到睡觉前,看到、听到、感知到的信息扑面而来,所以除非进行专项学习,否则我们接收到的更多是相对零散的信息。
比如,我们走在马路上,看到A家店的招牌,听到B家店的广告词,接到C家的宣传单,这些信息都是零散、碎片化的。再如,我们搭乘电梯,听到其他部门的人说“X总要开动员大会”“Y总昨天拿下了一个千万级的订单”,这些信息也是零散的。
第二,大脑提取。
在特定的情境下,大脑会调取存储的信息。
比如,你重走大学校园,过往大学的美好生活就历历在目;和伴侣吵架,曾经因为类似原因吵架的事件就浮出脑海;无聊的时候,会想到和家人有趣的相处时光。
第三,大脑迸发出的灵感。
大脑可能随时产生灵感,不需要外界的刺激。灵感的产生具有随机性、偶然性,即典型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
你可能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脑里突然出现一句金句,也可能在理发的时候,大脑突然闪过一个推广活动的场景,这些都是大脑产生的新信息。
想要更好地处理信息,我们在接收到这些信息时,就要记录关键信息。
灵感稍纵即逝,说明我们的大脑存储功能并不强。想想曾经我们跟人聊天时,有个很贴切的故事却怎么也想不起;写文章写方案时,有一句金句怎么也搜不到。如果没有记录,好素材、好点子极有可能再也不会出现。
大脑存储功能不强,不仅体现在记忆上,在思考时也会受到影响。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控制不住思考过程的体验。我们思考一件事时,同样的信息反复在大脑里出现,而有些关键点却想不起来。大脑仅仅能同时存储几件事情,装下了芝麻,就会丢掉西瓜,我们必须把想到的东西及时处理,大脑才有空间让其他事情进来。
所以记录关键信息是处理信息的第一步。
记录关键信息要记录什么呢?
1. 事件类:用简单的语言记录事件的逻辑线。
逻辑线,就是根据事情的发展,记录每一个关键点,连起来就成了逻辑线。
关键点包含事件的六要素:人物、地点、时间、起因、发展、结果。
假设我要记录与同事沟通工作的过程:
5月5日下午,与×同事在微信上沟通培训物料的设计工作。
我要求简单大气,他提供了三套不同颜色的图案:黑、白、金,考虑到黑、白上次培训用过,这次我选用了金色。
我们通过这样简单记录信息,既节约时间,又能知道整个事件的关键点。
2. 素材类:记录感受深刻的完整金句、完整创意、故事等。
金句和创意往往是其中一个字不一样,情境就天差地别。
“暗香浮动月黄昏”比“暗香浮动近黄昏”就要更有意境,而我们往往就缺乏这一字之差的境界。所以, 记录金句和创意强调的是完整性。
我们听到和看到的故事,要重点记录反差。听一个专业歌唱家唱歌剧,唱得再好我们也会觉得正常,如果换成没有受过任何歌唱训练的普通人来唱呢?同样一首歌,因为唱的人身份上的反差,让我们有了新的体验,成为可以传播的故事。所以, 记录故事的重点是记录反差:阶层的反差、学习改进前后的反差、体验使用前后的反差、现实与预期的反差、特例与正常的反差等 。
3. 灵感类:记录画面。
有些灵感是一个图片,我们则需要记录画面的构成,从画面构成推导出支撑这个灵感的结构。灵感就像是一个活动推广的场景,记录下画面上的关键人、物、声音等,再逆推出实现这个灵感需要调动哪些资源,经过哪些流程。
我们要尽可能全面地记录关键信息,可以不讲究顺序地记录,这样后期可以组合排列出更多的可能。
在记录获取的信息后,我们往往就会进入处理环节,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 我们最容易获得的信息通常是别人希望我们看到的信息。
有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信息全面”对我们的影响。
假设有A、B两款手机,需要从中选择一款,参数如下:
很多人看了之后,会觉得B手机性价比更高。
那么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只多透漏一个“网络支持”的信息,一部分人就会愿意购买A手机。
再看一个:
你是不是打定主意要买A手机了?
其实A和B手机从来没变过,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判断?是信息的全面性。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做出了最佳的决策,其实是掉进了别人控制的陷阱里。 别人把有利的信息摆在最显眼的位置,甚至是刻意放大夸张, 把不利的信息隐藏起来,我们就会顺势选了对方要的答案。如果我们只是在别人的框架里思考,其实是被别人用信息控制了我们的感觉和认知。 我们总以为自己很睿智,但实际上一点信息量就能控制我们。
破局的做法是扩大对信息全面性的获取渠道,尽可能多地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也就是说, 获取信息不仅要被动接受,还要主动寻找,否则非常容易因为信息不全面而得出错误的认知,做出错误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