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美育实施的方法

我国初办新式教育的时候,止提出体育、智育、德育三条件,称为三育。十年来,渐渐的提到美育,现在教育界已经公认了。李石岑先生要求我说说“美育实施的方法”,我把我个人的意见写在下面。

照现在教育状况,可分为三个范围:

(1)家庭教育;

(2)学校教育;

(3)社会教育。

我们所说的美育,当然也有这三方面。

我们要作彻底的教育,就要着眼最早的一步。虽不能溢出范围,推到优生学;但至少也要从胎教起点。我从不信家庭有完美教育的可能性,照我的理想,要从公立的胎教院与育婴院着手。

公立胎教院是给孕妇住的,要设在风景佳胜的地方,不为都市中混浊的空气、纷扰的习惯所沾染。建筑的形式要匀称,要玲珑,用本地旧派,略参希腊或文艺中兴时代的气味。凡埃及的高压式,峨特的偏激派,都要避去。四面都是庭园,有广场,可以散步,可以作轻便的运动,可以赏月观星。园中杂莳花木,使四时均有雅丽之花叶,可以悦目。选毛羽秀丽、鸣声谐雅的动物,散布花木中间;须避去用索系猴、用笼装鸟的习惯。引水成泉,勿作激流。汇水成池,蓄美观活泼的鱼。室内糊壁的纸、铺地的毡,都要选恬静的颜色、疏秀的花纹。应用与陈列的器具,要轻便雅致,不取笨重或过于琐巧的。一室中要自成系统,不可混乱。陈列雕刻、图画,都取优美一派;应有健全体格的裸体像与裸体画。凡有粗犷、猥亵、悲惨、怪诞等品,即使描写个性,大有价值,这里都不好加入。过度激刺的色彩,也要避去。备阅览的文字,要乐观的,和平的;凡是描写社会黑暗方面,个人神经异常的,要避去。每日可有音乐,选取的标准,与图画一样,激刺太甚的,卑靡的,都不取。总之,各种要孕妇完全在平和活泼的空气里面,才没有不好的影响传到胎儿。这是胎儿的美育。

孕妇产儿以后,就迁到公共育婴院。第一年是母亲自己抚养的;第二、三年,如母亲要去担任他的专业,就可把婴儿交给保姆。育婴院的建筑,与胎教院大略相同,或可联合一处。其中陈列的雕刻图画,可多选裸体的康健儿童,备种种动静的姿势;隔几日,可更换一套。音乐,选简单静细的。院内成人的言语与动作,都要有适当的音调态度,可以作儿童的模范。就是衣饰,也要有一种优美的表示。

在这些公立机关未成立以前,若能在家庭里面,按照上列的条件小心布置,也可承认为家庭美育。儿童满了三岁,要进幼稚园了。幼稚园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过渡机关,那时候儿童的美感,不但被动的领受,并且自动的表示了。舞蹈、唱歌、手工,都是美育的专课。就是教他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他们的美感,不可用枯燥的算法与语法。

儿童满了六岁,就进小学校,此后十一二年,都是普通教育时期,专属美育的课程,是音乐、图画、运动、文学等。到中学时代,他们自主力渐强,表现个性的冲动渐渐发展,选取的文字、美术,可以复杂一点。悲壮、滑稽的著作,都可应用了。

但是美育的范围,并不限于这几个科目,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例如数学,仿佛是枯燥不过的了;但是美术上的比例、节奏,全是数的关系,截金术是最显的例。数学的游戏,可以引起滑稽的美感。几何的形式,是图案术所应用的。理化学似乎机械性了;但是声学与音乐,光学与色彩,密切得很。雄强的美,全是力的表示。美学中有“感情移入”论,把美术品形式都用力来说明他。文学、音乐、图画,都有冷热的异感,可以从热学上引起联想。磁电的吸拒,就是人的爱憎。有许多美术工艺,是用电力制成的。化学实验,常见美丽的光焰;元子、电子的排列法,可以助图案的变化。图画所用的颜料,有许多是化学品。星月的光辉,在天文学上不过映照距离的关系,在文学、图画上便有绝大的魔力。矿物的结晶、闪光与显色,在科学上不过自然的结果;在装饰品便作重要的材料。植物的花叶,在科学上不过生殖与呼吸机关,或供分类的便利;动物的毛羽与声音,在科学上作为保护生命的作用,或雌雄淘汰的结果;在美术、文学上都为美观的材料。地理学上云霞风雪的变态,山岳河海的名胜,文学家美学家的遗迹;历史上文学美术的进化,文学家美术家的轶事;也都是美育的资料。

由普通教育转到专门教育,从此关乎美育的学科,都成为单纯的进行了。爱音乐的进音乐学校,爱建筑、雕刻、图画的进美术学校,爱演剧的进戏剧学校,爱文学的进大学文科,爱别种科学的人就进了别的专科了。但是每一个学校的建筑式、陈列品,都要合乎美育的条件。可以时时举行辩论会、音乐会、成绩展览会、各种纪念会等,都可以利用他来行普及的美育。

学生不是常在学校的,又有许多已离学校的人,不能不给他们一种美育的机会;所以又要有社会的美育。

社会美育,从专设的机关起:

(1)美术馆,搜罗各种美术品,分类陈列。于一类中,又可依时代为次。以原本为主,但别处所藏的图画,最著名的,也用名手的摹本。别处所藏的雕刻,也可用摹造品。须有精印的目录,插入最重要品的摄影。每日定时开馆。能不收入门券费最善,必不得已,每星期日或节日必须免费。

(2)美术展览会,须有一定的建筑,每年举行几次,如春季展览、秋季展览等。专征集现代美术家作品,或限于本国,或兼征他国的。所征不胜陈列,组织审查委员选定。陈列品可开明价值,在会中出售。余时亦可开特别展览会,或专陈一家作品,或专陈一派作品。也有借他国美术馆或私人所藏展览的。

(3)音乐会,可设一定的会场,定期演奏。在夏季也可在公园、广场中演奏。

(4)剧院,可将歌舞剧、科白剧分设两院,亦可于一院中更番演剧。剧本必须出文学家手笔,演员必须受过专门教育。剧院营业,如不敷开支,应用公款补助。

(5)影戏馆,演片须经审查,凡无聊的滑稽剧,凶险的侦探案,卑猥的恋爱剧都去掉。单演风景片与文学家作品。

(6)历史博物馆,所收藏大半是美术品,可以看出美术进化的痕迹。

(7)古物学陈列所,所收藏的大半是古代的美术品,可以考见美术的起源。

(8)人类学博物馆,所收藏的不全是美术品,或者有很丑恶的,但可以比较各民族的美术,或是性质不同,或是程度不同。无论如何幼稚的民族,总有几种惊人的美术品。又往往不相交通的民族,有同性质的作品。很可以促进美术的进步。

(9)博物学陈列所与植物园、动物园,这固然不专为美育而设,但矿物的标本与动植物的化石,或色彩绚烂,或结构精致,或形状奇伟,很可以引起美感。若种种生活的动植物,值得赏鉴,更不待言了。

在这种特别设备以外,又要有一种普遍的设备,就是地方的美化。若止有特别的设备,平常接触耳目的,还是些卑丑的形状,美育就不完全;所以不可不谋地方的美化。

地方的美化:第一是道路。欧洲都市最广的道路,两旁为人行道,其次公车来往道,又间以种树,艺花,及游人列坐的地方二三列,这自然不能常有的。但每条道路,都要宽平。一地方内各条道路,要有一点匀称的分配。道路交叉的点,必须留一空场,置喷泉、花畦、雕刻品等。

第二是建筑。三间东倒西歪屋,固然起脆薄、贫乏的感想;三四层匣子重叠式的洋房,也可起板滞、粗俗的感想。若把这两者并合在一处,真异常难受了。欧美海滨或山坳的别墅团体,大半是一层楼,适合小家庭居住,二层的已经很少,再高是没有的。四面都是花园,疏疏落落,分开看各有各的意匠,合起来看,合成一个系统。现在各国都有“花园城”的运动,他们的建筑也大概如此。我们的城市改革很难,组织新村的人,不可不注意呵!

第三是公园。公园有两种:一种是有围墙,有门,如北京中央公园,上海黄浦滩外国公园的样子。里面人工的设备多一点,进去有一点制限。还有一种,是并无严格的范围,以自然美为主,最要的是一大片林木,中开无数通路可以散步。有几大片草地可以运动。有一道河流,或汇成小湖,可以行小舟。建筑品不很多,游人可自由出入。在巴黎、柏林等,地价非常昂贵,但是这一类大公园,都有好几所永远留着。

第四是名胜的布置。瑞士有世界花园的称号,固然是风景很好,也是他们的保护点缀很适宜,交通很便利,所以能吸引游人。美国有好几所国家公园,地面很大,完全由国家保护,不能由私人随意占领,所以能保留他的优点,不受损坏。我们国内,名胜很多,但如黄山等,交通不便,颇难游赏。交通较便的如西湖等,又漫无限制,听无知的人造了许多拙劣的洋房,把自然美缀了许多污点,真是可惜。

第五是古迹的保存。新近的建筑,破坏了很不美观。若是破坏的古迹,转可以引起许多历史上的联想,于不完全中认出美的分子来。所以保存古迹,以不改动他为原则。但有些非加修理不可的,也要不显痕迹,且按着原状的派式。并且留得原状的摄影,记述修理情形同时日,备后人鉴别。

第六是公坟。我们中国人的做坟,可算是混乱极了。贫的是随地权厝,或随地做一个土堆子。富的是为了一个死人,占许多土地。石工墓木,也是千篇一律,一点没有美意。照理智方面观察,人既死了,应交医生解剖,若是于后来生理上病理上可备参考的,不妨保存起来。否则血肉可作肥料,骨骼可供雕刻品,也算得是废物利用了。但是人类行为,还有感情方面的吸力,生人对于死人,决不肯把他哀感所托的尸体,简单的处置了。若是照我们南方各省,满山是坟,不但太不经济,也是破坏自然美的一端。现在不如先仿西洋的办法,他们的公坟有两种:一是土葬的,如上海三马路,北京崇文门,都有西洋的公坟。他是画一块地,用墙围着,布置一点林木。要葬的可以指区购定。墓旁有花草,墓上的石碑有花纹,有铭词,各具意匠,也可窥见一时美术的风尚。还有一种是火葬,他们用很庄严的建筑,安置电力焚尸炉。既焚以后,把骨灰聚起来,装在古雅的瓶里,安置在精美石坊的方孔中。所占的地位,比土葬减少,坟园的布置,也很华美。这些办法都比我们的随地乱葬好,我们不妨先采用。

我说美育,一直从未生以前,说到既死以后,可以休了。中间有错误的、脱漏的,我再修补,尤希望读的人替我纠正。 Rq5ivMhI4GwYAOma85+XthYdEcwukfKSnKIOOVTnaJlq13e2WkQ/a1Cw/AGxdUb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