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传之一章

(一九三八年七月二十六日)

余家明末由诸暨迁至山阴,余祖先有营木材业者,因遭同行人妬忌,被斧砍伤,受伤后遂不复理木材业。此余闻祖先轶事之最早者。自此祖又两世,至我曾祖,行四。余曾祖之兄行三者,营绸缎业于广东,因偷关被捕,将处极刑,家中营救,罄其所有,免于一死。

余祖父营典当业,为当铺经理。遂在笔飞坊自置一房,坐北朝南,有大厅三楹。生我父兄弟七人。先三叔好武艺,外出,不知所往,亦不知所终。留在家同居者只六子耳。六叔、七叔年最幼,长子及二、四、五子均已结婚。先祖又在屋后加盖五楼五底,以备大家庭合住之用。余等为大房,住一楼一底之外,尚多一骑楼,骑楼虽多只一间,亦意存优待于长子也。

余生于清同治六年( 一八六八 )丁卯,十二月十七日亥时,初言十八日子时,后改正为十七日亥时。其时无钟表,计时亦难准确。

余同胞兄弟四人,四弟早殇,实为兄弟三人,即余有一兄一弟。

余有两姊,均未出阁,均在二十左右病故;有一幼妹,亦早殇。

先父面方,肤色颇黄,先母面椭圆,肤色白皙。余兄弟姊妹七人,凡居单数者均像母,居双数者均像父,余行二,故像父亲。

先父为钱庄经理,二叔为绸缎店经理,四叔亦经营钱庄,五叔、七叔为某庄副经理,全家经商,惟六叔读书。

余家至我六叔,始考试入学( 秀才 ),后并补廪( 廪生 )。自六叔以前,祖传无读书登科之人。

余幼时,先父延聘教师在家教读。年十一,先父见背,家中不克复延教师,即附学他处。先父之丧为夏六月,是年下半年起,余即寄居姨母家附近读一年。十二岁、十三岁,又在一李先生家附读两年。十四岁,始从王子庄先生学作八股文,王先生其时八股文名家也。余从王先生学至十七岁,余入学游泮矣( 秀才 )。

十八岁、十九岁余自设馆教书。

自二十岁起,不复授徒。余在徐家校书矣。绍兴有徐家,藏书甚富,又喜校书印书,喜以文会友,故亦延聘及我。余自此不复作八股,改作辞章考据之学。

二十一、二、三、四岁四年中,均校书徐家,多得读书之益。

二十四岁,己丑年,( 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年 )余入乡闱中式( 举人 )。

此后成进士及殿试,《言行录》等处已说及,不必赘述矣。述其未说及者一二如次:

余入同盟会在乙巳年( 光绪三十一年,一九〇五年 ),为同盟会成立之年,或其次年,介绍入会者,何海樵也。

次年,黄克强持孙先生手书来,派余为上海支部部长。是年余返绍兴故乡一行。

又次年丁未,余随孙宝琦赴德,彼任钦差,余往留学,由西比( )利亚行,同行者有齐寿山。

寿山告余,李石曾先生吃素,及其理由,余以为然,因亦吃素。直吃至民国十年腿病不能行走,医生感觉病时素食不易调理,为简便计,劝我恢复肉食,我从之,实仍偏重素食,惟不如以前之严格耳。

戊申年( 光绪三十四年,一九〇八年 ),我始游巴黎。

辛亥革命,余在德国,得陈英士电,促即回国,余乃取道西北利亚东归。归后,命我任教育总长。此后诸事,知者更多矣。 OdNXlurS/OlulUARUKxE/pJ7r4emiYPevzXMjvhQ+AXjCHuRARgXBUm5TdS6If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