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孑民自叙

千八百六十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生于浙江省之绍兴。

一八七二年 五岁始入家塾。

一八八五年 始研究中华古代哲学、字学及文学。

一八九二年 入翰林院。

一八九八年 弃官归,立志委身于教育界。

一八 )九九年 在绍兴为中学校校长。

一九〇一年 在南洋公学,为特班学生教习。

一九 )〇二年 为苏报社作论说及演说,皆鼓吹革命主义。

因南洋公学散,学生建设爱国学社,去公学,为学社教习,为爱国女学校校长。

一九 )〇三年 为《警钟日报》主笔。赞成共财产、废婚姻之主义。作《新年梦》小说,揭于《警钟》以寓意。惟常谓此等主义,非一社会中已得大多数之赞同,必不能实行。故现在为纯粹鼓吹时期,鼓吹者尤当戒贪、戒淫。庶闻者不至疑其借学说以自便而易于信从。

一九 )〇六年 为北京译学馆教习。

一九 )〇七年 赴德意志,寓柏林习德语。

一九 )〇八年 赴来比锡,入大学,研究实验心理学、哲学、美学。

一九 )〇九年 始戒肉食。友人有贻书诘之者,对以兼有卫生、戒杀、节费。

十一年 十月归国。南京政府成立,任教育部总长,宣布新教育宗旨。谓现在中国言教育者多提倡尚武主义及实利主义( 科学教育 ),在今日之中国此两者诚不可废,而要当以道德教育为中坚。道德之大纲不外乎自由、平等、博爱。三者于华人历代相传之道德论适相符合。惟欲完成道德教育,不可不以一种哲学思想为前提。而哲学思想之涵养,恃有美学之教育,故美学教育为最当注意之点云。

“三义”而尤以戒杀为主。友人驳之谓植物亦有生命,不肉食而蔬食,于戒杀之义未完。答之曰:蔬食主义乃情感上之问题,而非知识上之问题。即兼知识言之,亦进化论之范围,而非目的论之范围。盖人类文化愈浅,则其所牺他以自益者愈与己近似。而文化渐进,则所牺者以渐疏远。最显之例,其始以人舁人,如肩舆及人力车;稍进,则用马车;更进,则用油,用电。其理由有二:一以知识进步,利用之术渐精;二则情感进步,恻隐之心渐广也。野蛮人能食人,而开化之民俗则不能。以野蛮人尚无人类同等之观念,其视异种之人,犹开化人之视禽兽也。自达尔文进化论发行后,人兽同祖之说积渐为人类所公认,而动物心理及动物教育之成绩日渐进步,于是人兽同情之观念日渐萌芽于普通人之脑中,而蔬食主义渐行矣。若以论理绳之,不特植物亦有生命,与戒杀之名不合,即姑加戒杀以不杀动物之界说,而一叶之蔬、一勺之水,固亦难保无多数之小动物生活其间,亦决不能谓达其戒杀之目的也。惟其为情感问题,而近日之进化尚仅能发起人兽同情之观念,则止能为肉食主义与蔬食主义交换之时代,而其他则不能不让之后人云。

一九一二年 辞教育部职,九月赴来比锡,仍研究哲学、美学。

一九 )一三年 五月归国,九月来法,俟法文稍通,愿留法继续研究美学。

所著已成者有《中国伦理学史》、《哲学大纲》。 QXP5uOE2FBizVqZuXX6O0QeukJUXD5GqTetlwqcZ/eroujV61qq+dJf8zQVA0jN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