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龙盘、鼍鼓和特磬

提及陶寺,最令人瞩目的是贵族随葬品中显现出的“礼”——三代礼乐制度的雏形。这些“老礼儿”,是中国之所以成为中国的文明精髓所在。

礼制的核心是等级制度。与体现平等观念的原始习俗迥异的是,礼乐制度体现的是特权和社会成员间的不平等。礼制即等级名分制度,用以确定上下、尊卑、亲疏、长幼之间的隶属服从关系。举行祭祀、朝聘、宴享等政治、宗教性活动的建筑物及使用的礼器,既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又是用以“明贵贱,辨等列”(《左传·成公二年》),区别贵族内部等级的标志物。

所以有学者提醒我们,很多人在自豪于“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时候都忘了,尊卑贵贱恰恰是中国古代“礼”的核心思想。

这里仅由陶寺文化早期社会上层专用的三种重器,一窥华夏礼制的传承脉络。

龙盘,即彩绘蟠龙纹陶盘。绘于黑色磨光陶衣上的朱红色龙纹,在陶盘的内壁和盘心作盘曲状。龙纹蛇躯麟身,方首圆目,巨口长舌,无角无爪。似蛇非蛇,似鳄非鳄,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动物的合体。陶盘本是盛食器或水器。但这类彩绘陶盘火候很低,烧成后涂饰的彩绘也极易剥落,所以应是用于祭祀的祭器而非实用器。

彩绘大龙盘为陶寺高级贵族所特有

在陶寺早期墓地中,龙盘只见于几座大型墓,且每座墓仅有一件。稍大的中型墓虽有绘朱彩的陶盘,但其上绝无蟠龙图像。这表明龙盘的规格很高,蟠龙图像也似乎有特殊的含义,而非一般纹饰。有学者推测它很可能是族团的标志,如同后来商周铜器上的族徽一样。

鼍为扬子鳄的古称,鼍鼓即上蒙鳄鱼皮的木鼓。特磬,指单枚使用的大型石质打击乐器。《诗经》中已有“鼍鼓逢逢”(《大雅》)、“既和且平,依我磬声”(《商颂》)的生动描述。《吕氏春秋·古乐篇》还记载了鼍鼓的制作过程。这两种仅见于古代文献的宫廷庙堂乐器,在1930年代安阳殷墟商王陵的发掘中首次出土 。陶寺的发现又把这组重要礼乐器的历史提早了千年以上。

鼍鼓与特磬 最早的宫廷庙堂乐器

作为古代王室、诸侯专用的重器,鼍鼓、特磬也只见于陶寺早期的几座大型墓。一般每墓放鼍鼓两件,其旁置石磬一件。鼍鼓的鼓腔呈竖立筒状,高1米,直径0.5~0.9米,系以树干挖制而成,外壁通体施彩绘。鼓腔内散落着鳄鱼骨板,可知使用的当时是用鳄鱼皮来蒙鼓的。特磬长达0.8~0.9米,只是未经琢磨雕刻,略显粗陋

上述情况表明,在陶寺都邑确实已存在某种约定俗成的、严格按照等级次序使用礼器的规制。华夏礼制在龙山时代应已形成 WKHfg46f/37KdKbugcU+MXA2taWf3Q9l99NyH6uerUurTGTqRODl09eT5Hl7DBl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