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衰亡的谜团与意义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教授在《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一书中,把一个社会崩溃的原因归结为五点因素,即生态破坏、气候变更、强邻在侧、友邦援助的减少以及社会自身应对之道,并认为最后一点是至为关键的

到目前为止,就陶寺社会的衰亡原因,考古学家还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数以万计的人口聚集一处,要衣食住行,并供养着一个奢侈享乐的统治阶层,社会繁荣达三百年之久。其间,上述每一个因素都可能发挥影响力,相互作用,使陶寺社会在最后一个诱因的作用下,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革命”虽然削去了陶寺社会金字塔的塔尖,但这个社会仍延续了百年左右才最后消失。在这百年里,陶寺失去了作为权力中心的都邑地位吗?抑或从控制整个临汾盆地到仅保有塔儿山以北的“半壁江山” ?它的社会上层在“革命”中仓皇出逃、另择新都,因而导致陶寺的衰落?还是这处都邑接近无政府状态,在高度的阶层分化后,社会归于“平等”,陶寺人在“共同贫困”中走完了他们最后一百年的历程?陶寺人的最终下落又如何?真如有的学者推测的那样,陶寺人是被逼北上到了内蒙古朱开沟一带?不过,与二里头关系密切的东下冯势力在晋西南的出现,应该是陶寺衰亡之后一百余年的事了。那么,又是什么人逼走了他们呢?种种谜团,都有待进一步廓清。

无论如何,随着陶寺文明退出历史舞台,其所在的大中原区域内的晋南地区数千年来自主发展的历程也宣告终结。从随后的二里头时代起,它开始接受来自大河之南中原腹地的一轮轮文明输出的冲击波,最终被纳入王朝体系。这样的命运,也是东亚大陆众多区域文明化或“被文明化”的一个缩影。

在此前的一千余年间,中原周边地区各支文化异彩纷呈的发展曾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内蒙古东部和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黄河上游仰韶文化大地湾类型、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以及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海岱龙山文化等。但在陶寺文明消亡数百年前直至与陶寺大体同时,这些区域文化相继盛极而衰。此后的二里头—二里岗时代,中原周边地区还存在有夏家店下层文化、岳石文化、湖熟文化、马桥文化、肖家屋脊文化等考古学文化。这些后续文化与此前高度发展的当地文化之间缺少密切的承继关系,甚至显现出文化和社会发展上的停滞、低落甚至倒退的迹象。东亚大陆王朝兴起前后这种大范围的文化起伏现象,或可称为“连续中的‘断裂’”

就这样,公元前二千纪之初,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时代”——龙山时代过去了。陶寺,则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个时代的顶峰和绝响,同时也昭示了一个新纪元的到来。 WAkxQqkd85XSeGl69ebM7+9TS/CyCA2/yrlmJyP6vJW+hddZMp+9XeaxJFY+UNj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