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朱升妙策安天下

1356年3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发起攻势,进攻江南元军。乘此机会,朱元璋亲自统率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集庆。在第三天,攻破城外的陈兆先军营,其部三万六千人归降朱元璋。但是,朱元璋看出降军心存疑虑,军心不定。于是朱元璋就从降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勇士当亲军,在夜里守卫,而自己身边,只留有亲兵统领冯国用一人。

第二天,降军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动,疑虑全消,甘愿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结果,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不到十天,朱元璋便攻下集庆。朱元璋进城后,下令安抚百姓,改集庆为应天府。小明王韩林儿获报后,升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不久又升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朱元璋在应天则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廖小安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

次年,耿炳文克长兴,徐达克常州,而朱元璋亲自率众攻取宁国。随后赵继祖克江阴、徐达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缪大亨克扬州。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滁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与陈友谅部相邻。

这时的朱元璋,四面环敌,东面和南面是元军,东南是张士诚,西面是徐寿辉,形势极其不利。下一步怎样发展,如何在群雄环伺的情况下问鼎江山,猎到“天下”这只最大的“鹿”,这就需要很高深的谋略。而要做到这一点,出身贫农、最初职业为“和尚”的朱元璋显然是力有不逮的。只有那些饱览史书、深通谋略、明了兴衰成败之规律的精英知识分子,才能为朱元璋做出这种通盘的战略谋划。

朱元璋很幸运,因为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手下大将给他推荐了一个叫朱升的隐士。

朱升(1299—1370),字允升,安徽休宁人。幼年师从新安学派著名学者陈栎,重“华夷之分”,“严华夷之辨”,反对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因而不乐仕进。46岁始登乡贡进士,50岁被授为池州路学正,但拖至52岁才赴任,3年后,其避弃官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1357年,朱元璋亲率大军出征浙东,道经徽州。由于邓愈的推荐,朱元璋亲顾请教夺天下之计。因朱元璋受小明王韩林儿节制,属北方红巾军系统。红巾军提出“复宋”为口号,又以批判当时经济“贫极江南,富称塞北”的不平等现象,深受朱升等“新安学派”学士的政治理想,所以两人是“一拍即合”。朱升出山,针对当时的“斗争形势”和朱元璋领导下“地狭粮少”的实际问题,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

朱升出山聘侍军门之后,朱元璋“令议礼乐征伐之事”。他“誓效智力以谋国,竭耿耿之丹衷”,成为朱元璋麾下一员辅佐重臣。

1360年,刘伯温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朱元璋的谋臣,刘伯温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采用各个击破,被采纳。

完成了高筑墙部署后,朱元璋便着手实行广积粮。在初期,军粮的解决主要是靠强征,即征收“寨粮”。但是长此以往,军队就会成为纯粹的破坏力量,失去民心。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朱元璋除了动员百姓进行生产外,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任命元帅康茂才为都水营用使,负责兴修水利,又分派诸将在各地开垦种田。几年工夫,到处兴屯,府库充盈,军粮充足。在1360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了积粮,朱元璋明令禁酒,但是其手下大将胡大海的儿子胡三舍与别人违法犯禁,私自酿酒获利,朱元璋知道后,下令杀了胡三舍,有人进谏说胡大海此时正在攻打绍兴,希望朱元璋可以看在胡大海的面子上放了胡三舍。朱元璋大怒,坚决严明军纪,于是自己动手将胡三舍杀掉。

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知识分子,朱元璋在应天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这些人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朱元璋十分尊重儒士,他曾在1358年召见儒生唐仲实,询问汉高帝、汉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平定天下之道,这也表明朱元璋决心要开创一个新的皇朝。 jN4I9GXRRP1TxnslZNI6+Xvunm0mhf9qdfewt1bCSkkGt0CvMquX9ZOm11cbkB0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