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众生百态。生活不乏这样的人:他们骄傲而自负,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常常表现出冷漠而盛气凌人的表情,行为上喜欢独来独往,不爱理睬别人。这样的人看起来似乎很“潇洒”。其实,他们根本不懂人情世故或完全轻视、忽略人情世故,他们常常遭到别人的反感和疏远,其结果往往是处处碰壁、寸步难行。
中国的传统文化素来鄙视傲慢,崇尚平等待人。一般来说,越是才学丰富见多识广的人就会越谦虚;文化越低,气量越小的人就会越傲慢。被奉为千古宗师的孔子说过这样意思的话: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莫忘三人行必有我师。谦逊的态度会使人感到亲切,傲慢则往往会使自己感到难堪。
庄子有个“小学同学”,名字叫作曹商,其人浮华之气颇重,很受庄子的鄙夷。
一次,宋康王派遣这个曹商出使秦国。他离去之时,从宋康王这里得到了几辆马车;到了秦国以后,因为乖巧善言,搏得了秦王的欢心,秦王又赏赐他一百辆马车。
曹商返回宋国以后,便迫不及待地来到庄子的住地,得意洋洋地向庄子炫耀说:“住在偏远狭窄的巷子里,依靠编织草鞋生活,脸色蜡黄,脖子枯槁如树枝,这些,我曹商可不擅长。我的本领是,一句话就能把万乘大国的君主说开心,使跟随的马车一下子就变成一百乘。”
庄子不屑地回答:“我听说有一次秦王生病了,出榜悬赏,凡能挤破脓疮、消除脓肿者,赏车一乘;肯用舌头舔痔疮让他舒服的,赏车五乘。治疗的方式越无耻下贱,赏赐的马车也就越多。你大概也为秦王舔痔疮了吧?要不然你怎么会得到这么多马车?”
故事中的曹商,活脱脱一副小人得志的丑陋嘴脸,而庄子对其的辛辣讽刺,则更是入木三分、发人深省。像曹商这种人,且不说其能力如何,首先他的人品就不值得人恭维,又怎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任呢?
傲慢是粗俗。它哗众取宠、盛气凌人,往往摆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俗态。
傲慢是无知。它庸俗浅薄,狭隘偏见,表现出夜郎自大的心态,是虚荣和一知半解结合的怪物。
傲慢是愚蠢。它故作高深,附庸风雅,其实是井底之蛙的仰望,是矫揉造作的不高明的表演。
傲慢是自负。它会使人觉得难于接近,只得敬而远之,或避而躲之。
傲慢是流沙。常常导致事业的失败。
傲慢之人必是无礼之人,无礼之人必将遭到别人的厌弃。如果你不愿遭到别人的反感、疏远,那你就切勿傲慢和过分强调自我。如果人人都注意加强品德修养,人人都谨防傲慢,那将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使我们生活得更加幸福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