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孤儿寡母可欺,点检黄袍加身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即位的恭帝年少,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局不稳,主政的苻太后乃一介女流,毫无主见。

五代期间,武将夺取皇位的事情时常发生。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匡义、幕僚赵普等人看到周世宗壮年夭折,他的儿子周恭帝年幼无知,就秘密策划夺取皇位。

赵匡胤,涿州(今河北省涿县)人,父赵弘殷时迁居洛阳。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父亲先后为后唐、后晋、后汉的军官。

在中国历朝皇帝中,赵匡胤大概算得上是功夫最厉害的人。现在武术里面有一套叫“太祖长拳”,据说便是他所创的。还有传闻说赵匡胤曾经在少林寺学过功夫,是真是假,现在也说不清了。正史对他的武艺也有所记载,“学骑射,辄出人上”,有一次骑一匹烈马时,他的脑袋撞在门楣上,大家以为他必死无疑,岂知一点事也没有,足见他的功夫确实不错。

高超的武艺对赵匡胤的军事生涯起到了很大作用。二十一岁那年,赵匡胤投奔郭威麾下,开始在军界崛起。他原本出身军人世家,自小对兵法韬略烂熟于胸,加上精湛的武艺,很快得到郭威的器重。郭威发动政变,推翻后汉政权,建立后周政权以后,赵匡胤先后担任滑州副指挥、开封府马直军使等职。

高平之战,赵匡胤脱颖而出,升任殿前都点检(皇帝亲军的最高将领),掌握了后周的兵权,兼任宋州(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归德军节度使,负责防守汴京。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的文武官员正在向周恭帝祝贺新年,在赵匡胤等人的指使下,河北镇、定二州(今河北正定、定州)忽然派人前来谎报军情,说辽国和北汉联合,出兵南侵,情况危急。

苻太后和小皇帝听闻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皇室威严荡然无存。范质暗思,朝中文武百官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

不料,赵匡胤却推托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几天后,赵匡胤统率大军出了东京城(今河南开封),行军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就不走了。当时,大军刚离开不久,东京城内起了一阵谣传,说赵匡胤将为天子,这个谣言不知是何人所传,但多数人不信,朝中文武百官也略闻一二,谁也不敢相信,但却已慌作一团。赵匡胤此时虽不在朝中,但东京城内所发生的一切他都了如指掌,而且这也是他的杰作。周世宗在位时,他正是用此计使驸马张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点检的职务而由他接任。赵匡胤知道皇帝的心思,就怕自己的江山被人夺走,所以他们的疑心很重。这次故伎重施,是为了造成朝廷的慌乱,并使他的军队除了绝对听命于他外别无他路。

这天晚上,赵匡胤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点检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这时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后改名光义即宋太宗赵炅)和亲信赵普见时机成熟,便授意将士将一件事先准备好的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假装醉酒刚刚醒来的赵匡胤身上,并皆拜于庭下,呼喊万岁的声音几里外都能听到,遂拥立他为皇帝。赵匡胤却装出一副被迫的样子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拥立者们一齐表示“唯命是听”。赵匡胤当众宣布,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诸将士听令。于是赵匡胤率兵变的队伍回师开封。守卫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得悉兵变成功后便打开城门接应。当时在开封的后周禁军将领中,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促间想率兵抵抗,但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军校王彦升杀死。

有些将士把范质、王溥拥到赵匡胤那里,赵匡胤假意流着眼泪,哭着说:“我受周世宗的厚恩,想不到受将士们的逼迫,做出这样的事来,真叫人惭愧,我该怎么办呢?”

范质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一个叫罗彦环的将军,拔剑上前,声色俱厉道:“我们没有主子,今天一定要立点检做天子!”

赵匡胤假意喝道:“还不退下!”

王溥吓得脸色都变了,他退到台阶下,先向赵匡胤低头拜了下去。范质没有办法,也只好跟着下拜。

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正月初五日,赵匡胤在崇元殿召集百官,举行称帝仪式。一位官员拿出了事先以周恭帝名义写的诏书,宣布把皇位禅让给赵匡胤,赵匡胤拜受了诏书,然后升殿,正式登上了皇位。

赵匡胤改封恭帝柴宗训为郑王,由于他在后周任归德军节度使的藩镇所在地是宋州(今河南商丘),遂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建立了赵宋王朝。

从二十一岁从军,到三十三岁坐上龙椅,赵匡胤只用了十二年的时间。

赵匡胤虽然夺了柴氏江山,但总算还是有些人性的。

最初刚入主皇宫,赵匡胤看到宫嫔抱着一个小孩,就问这是谁的,回答说是周世宗的小儿子,赵匡胤问赵普怎么办,赵普面不改色地说:“去之!”意思就是干掉,斩草除根。

身边跟着的潘美却默默不语,赵匡胤问起来,潘美才说:“如果我说杀掉,是有负世宗;如果说不杀,陛下又会怀疑我。”

赵匡胤点头说:“继人之位,杀人之子,这种事我干不出来啊。”当即又立下誓约,“柴氏子孙即便犯了罪,也不许加刑处理,哪怕他们谋反,也只能在监狱里赐死自尽,绝不可在闹市斩杀,也不许株连亲属。”

后来这个誓约更加具体化,被刻成碑文,放置在太庙寝殿的夹室内,每当新天子即位,就由一个不识字的内侍陪同,跪下来默默念诵。

这个誓约是国家级的机密,除了历任皇帝再也无人知晓,直到后来靖康之变,金人打开宫殿,方才发现这一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秘密。 IqJYX5x+TEXfqvmNAIcjYA9BKpXmXKZ4n+50oOi27azw6sICKS5UZBilp8+Vyz0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