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传位不传血亲,史上独此一例

公元954年正月,郭威病重。他自己知道难以康复,便嘱咐柴荣说:“我不行了,你赶快替我修建陵墓,不要让灵柩留在宫中太久。陵墓务必从简,别去惊动扰害百姓,不要用许多工匠,不要派宫人守陵,也用不着在陵墓前立上石人石兽,只要用纸衣装殓,用瓦棺作椁就可以了。安葬后,可以招募陵墓附近的百姓三十户,减免他们的徭役,让他们守护陵墓。陵墓前替我立一块石碑,上面刻几句话,就说我平生习惯于节俭,遗诏命令用纸衣瓦棺。”他又告诫柴荣说:“我从前西征时,见到唐朝帝王的十八座陵寝统统被人发掘、盗窃,这都是由于陵墓里藏着许多金银财宝的缘故,而汉文帝因为一贯节俭,简单地安葬在灞陵原上,陵墓到今天还完好无损。你到了每年的寒食节,可以派人来扫墓,如果不派人来,在京城里遥祭也可以。但是,你要叫人在河府(今河北省河间县)、魏府(今河北省大名市东南)各葬一副剑甲,在澶州(今河南省濮阳县)葬一件通天冠绛纱袍,在东京葬一件平天冠衮龙袍。这件事你切不可忘了。”接着,他大封群臣,命柴荣继位说:“我看当世的文才,莫过于范质、王溥,如今他俩并列为宰相,你有了好辅弼,我死也瞑目了。”当晚,郭威病死于汴京宫中的滋德殿。死后庙号为太祖,谥曰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其义子柴荣即位,就是周世宗。

华夏民族自“禹传子,家天下”以后,天子们的皇位一般都由自己的儿子、兄弟、至亲继承,即一直秉承着“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为辅”的皇位继承原则。在权力不正常更迭中也会产生一些特殊情况,如唐宣宗李忱曾以皇太叔的名义继承皇位。虽然无法保证皇位正常的顺序继承,但终究还保持皇位在皇室血统中的传承。郭威临终传位给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内侄柴荣,这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的特例。

后人通常认为,郭威的儿子都被汉隐帝给杀了,传给既是义子又是内侄的柴荣也很正常。不过按传承制度来说,就算儿子没了,皇位至少应该传给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吧。从血缘关系的远近来说,至少有两个人要比柴荣有优势。

一个是沧州人李重进。李重进的母亲是郭威的四姐福庆长公主,也就是说李重进是郭威的亲外甥。这个外甥年纪不大时就跟随舅舅四处征战,立下不少战功。舅舅即位后,他先后被封为大内都点检兼马步都军头、殿前都指挥使等职务,负责管理禁军,颇具军事才能。无论从血缘关系还是才能、资历上说,他都比柴荣更有优势,但皇位最终没能轮到他。戎马一生历经沧桑的郭威想必也明白外甥的心情,于是在临终前颁布遗命时,特意让李重进向柴荣下拜,行君臣之礼,以定君臣之分,让李重进彻底放弃幻想。

另一个是并州阳曲人张永德。张永德与郭威也没有实质上的血缘关系,但他媳妇是郭威唯一没被杀的女儿寿安公主。郭威驰骋天下,到头来就剩下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是格外疼爱。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郭威还未发迹时,与张永德的父亲关系很好,于是便将女儿嫁给了张永德。后来兵荒马乱,天各一方音讯全无。多年以后,春风得意的郭威率兵途经宋州,当地人前来围观,人群中有一女子说:“这是我爹!”旁人都以为她是疯子,要驱赶她。郭威闻讯招之相见,才知道真是自己的女儿,父女“相持而泣”,郭威便将夫妻两人带到军中。郭威当上皇帝后,二十几岁的张永德很受重用,先后在禁军中担任要职,但皇冠最终也没有落到他的头上。

那么,为何郭威独独传位给柴荣呢?——很可能是因为爱情。

郭威和柴氏在一起后,一直没有爱情的结晶,于是便将柴氏的哥哥柴守礼的儿子柴荣收过来当自己的孩子养。郭威当上皇帝的时候,柴氏已经不在了,但郭威并未忘情,下诏追封柴氏为圣穆皇后,从此再没立后。在去世的前一年,郭威封柴荣为晋王、开封尹,事实上已经指定了他为皇位继承人。

郭威临终前,召集文武众臣,宣布自己的遗命:“晋王荣可于柩前即位。”当日郭威离世,柴荣继承皇位。

可以这么说,郭威是个有情有义的汉子,他明白自己今天的一切多是拜夫人柴氏所赐,他不能忘恩也不能忘情,为此他一生不再立后,也许正是为此,他选择了柴荣,因为他是她的侄子。 mvzHIyx2TuK50zCvQyGfiQNVjip3Sj9J+6bYnFi2xvXjcOXLuYaVE6YhOQYUm73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