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赵匡胤死得很有争议

宋太祖死得非常蹊跷。因为正史中没有赵匡胤患病的记载,所以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的一宗悬案。《宋史·太祖本纪》的记载极为简单:“开宝九年冬,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宋史·太宗本纪》的记载也同样只有一句话:“开宝九年冬十月癸丑,太祖崩,帝遂即皇帝位。”关于这次权力交接的最详细和最权威的记载是《宋史纪事本末》:

10月19日夜里,开封城大雪飞扬。赵匡胤派人召晋王赵光义入宫。赵光义入宫后,宋太祖屏退左右,与弟弟酌酒对饮,托付自己的身后事。宫女和宦官们都被赶得远远的,不知道兄弟两人在谈些什么,只看到房间里烛影摇晃,赵光义多次离席,像是在躲避什么。又看到宋太祖手持拄斧戳地,大声对赵光义喊:“好为之,好为之。”不久,赵匡胤就死了。

然而即便是这个最详细的记录,也没有道明赵匡胤是怎么死的,赵光义是如何登基的。这些关键内容都没有交代清楚,实在令人费解。这就为野史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后来有个和尚,名叫文莹,北宋时代的人,他自己修了一部史书,叫《湘山野录》,里面说:宋太祖没有当皇帝的时候,曾经和一位道士在关河游玩,这位道士预言赵匡胤当于哪一年当皇帝,之后果然应验。在即位之后,赵匡胤四处寻访这位道士,十多年之后终于找到了,赵匡胤对道士说,我找你就想问一件事情,我的寿命还有多久。道士说,只要某某年的10月19日晚上,天晴,那么就可以延寿12年。如果不是天晴,就办理后事吧。到了那一天,晚上果然天晴,星斗灿烂,赵匡胤心中非常高兴。可是不一会儿阴云密布,天色陡变,冰雹骤然下降,于是急命传召开封尹赵光义,邀请进入内室。两人在一起喝酒聊天,但是把所有的宫女和宦官都屏退了,只远远地看见赵光义有时候离开,不知道做什么。酒喝完了,到了三更时分,大殿外积雪已经几寸了,太祖扶着柱子,用斧头敲雪,回头对太宗说:“好做,好做。”然后解衣而睡,鼾声如雷。在这个晚上,太宗留宿在宫中,将近五鼓时分,周围的人什么都没有听到,一看才发现太祖已然驾崩了。太宗接受遗诏,在灵柩前即位,宣布遗诏,大声恸哭。引导大臣围着棺木瞻仰,太祖的脸色很好,像刚洗完澡一样。

《涑水纪闻》则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宋皇后看到晋王赵光义在宫中,非常吃惊,对小叔子说:“现在我们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书中用的是“官家”二字,官家一般是政府和皇帝的代称。这个称谓出自皇后的口中,象征着宋皇后当时就以皇帝之礼对待赵光义了。赵光义则对嫂子说:“我们共保富贵,嫂子不要害怕。”这就为赵光义提供了不在场的证据。

关于赵光义弑兄的原因,史书上还有另一种说法。《烬余录》称,赵光义很喜爱已归降的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费氏。孟昶死后,花蕊夫人被宋太祖赵匡胤纳为自己的妃子,而且特别宠爱。赵匡胤因病卧床,深更半夜时赵光义胆大妄为,以为宋太祖已熟睡,便趁机调戏花蕊夫人,可没想到太祖惊醒,要用玉斧砍他,等到皇后赶到之时,赵匡胤已经只剩一口气了。赵光义趁机逃回自己的王府,第二天太祖赵匡胤就升天了。由此可知,赵光义趁夜黑无人,赵匡胤昏睡不醒的时候调戏他觊觎已久的花蕊夫人,谁知赵匡胤突然醒来发觉了,也许是他盛怒之下欲砍赵光义,可是因为病体虚弱,体力不足,未砍中赵光义。赵光义觉得自己只有死路一条,不管用何种方式都不能取得其兄的原谅与宽恕了,预料到自己将会死得很惨,于是一狠心便杀死了自己的同胞兄长,然后慌忙逃回府中。

赵匡胤这个事件由于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赵光义弑兄登基的传说,但是无法证实,也便成了千古疑案。即使是最厉害的史学大师,也无法给人一个最信服的解释。

如今,赵匡胤的死亡,俨然成为了一个千古之谜。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当天晚上,赵匡胤离奇逝世,他的弟弟继承了皇位,仅此而已。 z49OZsjrVG3ykXTzmMjkO36YUguxUZ3yQZHPbKjO7TF7BET/B/KDL17nbX0vw/z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