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成功来得突然,失败来得也很快,序幕在他倾四州之兵马南下攻伐曹操时就拉开了。
官渡之战伊始,即建安五年元月,刘备杀了徐州刺史车胄,决定和袁绍联合起来,对抗曹操。曹操知道刘备绝非等闲之辈,如果不趁他羽翼未丰之时除掉他,任由他坐大会对自己构成极大的威胁,于是决定先领兵攻打刘备。此时,袁绍手下的谋士田丰对他说:“曹操东击刘备,一时半会儿不会罢兵,明公如能举兵偷袭他的后方,令其首尾不能相顾,定可以大破曹军。”但袁绍却推说孩子有病,不能离开。田丰气冲冲地退了出来,边走边说:“庸主啊!千载难逢的时机,就这样浪费了,可惜啊,可惜啊。”袁绍听说以后,恼羞成怒,从此疏远了田丰。
待曹操打败刘备还军官渡后,袁绍才仓促决定出兵,田丰认为战机已失,不可贸然出兵,再次进谏说:“曹操既然打败了刘备,现在许都必有重兵把守,已不再是空虚的了。而且曹操善于用兵,变化无常,常能以少胜多,不能等闲视之,需要从长计议。”袁绍不仅不听田丰的劝告,反而以扰乱军心的罪名,将田丰拘押起来。
九月,两军会战,曹军失利,于是深沟高垒,坚守不战。袁绍修筑壁楼,堆起土山,从高处向曹营发箭,一时箭如雨下,曹营招架不住,将士们只得举着盾牌走路,但壁楼、土山不久就被曹军的“霹雳车”轰毁了。一计不成,又施一计,袁绍又暗凿地道通往曹营,不料,曹军早有准备,在营中挖掘长沟进行防御。曹军虽然处于守势,但还是派兵袭扰了袁军的运粮车。
两军就这样处于胶着状态,持续了一百多天,河南老百姓苦不堪言,很多人背叛曹军,投靠了袁军。然而,这种有利于袁绍的态势出人意料地急转直下。这时,袁绍派淳于琼带领万余人北迎运粮车,粮草关系全军安危,谋士沮授特别提醒说:“可派蒋奇领一支人马伏于淳于琼之侧,以防止曹操偷袭。”而谋士许攸则提出偷袭许都的建议,因为此时许攸意识到曹军倾巢而出,许都定然守备不足,此时若能派轻骑奔袭许都,能既快又省地结束战斗,而且许攸还料到此时的曹军粮草已然不足,若能攻下许都,则断了曹军粮草的来源,到时曹军自会不战而降。
然而,刚愎自用的袁绍没有听进去分毫,无所动作。事有凑巧,此时有人告发许攸的儿子犯法,袁绍决定要严加惩罚,许攸感到事情不妙,一则自己的儿子犯法自己必然难逃罪责;二来袁绍刚愎自用,败绩必然,不如趁早开溜的好,于是决定投奔曹操。
在许攸的谋划下,曹操亲自领兵赴乌巢袭击袁绍的粮草囤积地,此时,袁军部将张郃主张救乌巢,于是对袁绍说:“曹操亲自出马,一旦得手,事情就无可挽回了。”郭图却“别出心裁”地说:“不如现在发兵去进攻曹军大营,只要攻拔曹营,曹操就无家可归了。”袁绍认为郭图说得对,于是派高览、张郃率领重兵攻击曹营,而只派一支轻骑救援乌巢。可袁绍哪里知道,曹操既然亲自出马,那曹军大营必定是重兵把守。果然,高览、张郃攻营不下,而乌巢大败的消息却先传来了,二将无心恋战,竟自向曹军投降。
袁绍全军一下子全垮了。慌忙之中,袁绍及长子袁谭各单骑逃遁,直奔黄河渡口。
逃回冀州后,袁绍感到窝囊至极,郁郁而终。袁绍之子袁谭、袁尚在袁绍死后争权相攻,被曹操各个击破。袁谭被杀,袁尚与二兄袁熙逃亡辽西乌丸。曹操北定乌丸后,袁尚、袁熙败走辽东,被公孙康所杀。
在这场战役中,袁绍错过了多次成功击败曹操和挽救战局的机会。比如说,田丰和许攸偷袭许都的建议,都是天赐良机,尤其是许攸提出袭击许都的想法和条件更为成熟,又如张郃建议先救乌巢的想法也是可以扭转战局的意见,但是袁绍都没有采纳,结果一败涂地。
回顾三国那段铁马金戈的历史,官渡之战的刀光剑影犹在眼前。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评价这场战争时说道:“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在这里,诸葛亮指出了袁绍的名气比曹操大,资本也比曹操雄厚,但曹操最后却得胜了,得胜的原因是“人谋”,诚然这场战争的胜利和曹操善于谋划分不开,但是袁绍在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糊涂无知也是重要的原因。
有了四世三公的名望,有了庞大的军队,对于成就一番事业来说,是多么好的机遇啊,但是袁绍没有把握住,于是历史的天平倾向了曹操,历史的轨迹也不再是以袁绍为主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