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战国四公子信陵君,刘邦心目中的偶像

战国四公子中,属信陵君最爱惜人才,喜欢招纳贤才。公元前258年,信陵君率诸侯联军救援孤城邯郸,2年后,刘邦出生。公元前247年,信陵君又率领联军击退秦军,保住魏国大梁,那年刘邦9岁。

可以说,刘邦的童年时代,信陵君就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偶像,当时,其实崇拜信陵君的人很多。而且在那个时代,虽然未曾谋面,但却能从社会氛围中感觉到英雄,那种崇拜就会更明显。而且,刘邦和信陵君都是六国之人,在抗秦这件事上是一致的。

信陵君是魏国公子无忌的封号,他是魏昭王的小儿子,也是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虽然出身贵族,但他是个爱惜人才,懂得礼贤下士的人。只要是有才华的人,哪怕身份卑微,他都会以礼相待。所以,投入信陵君门下的宾客有三千人之多。刘邦常在人前说,自己最敬重信陵君。

信陵君结交门客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最让刘邦感动的就是信陵君结交侯赢和朱亥的故事。

魏国的京都大梁有个叫侯赢的隐士,家境贫寒,靠看守夷门为生。信陵君手下有个宾客深知侯赢是个难得的人才,就向他举荐此人。信陵君得知侯赢的情况后,立即前去拜访。

侯赢看到信陵君亲自登门拜访,而且带着厚物,非常感动。可他也有自己的原则,所以并没有立刻接受信陵君的邀请。

虽然信陵君第一次拜访被拒绝了,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恼怒,一段时间之后,信陵君在自己的府邸专门为侯赢举行了盛大的酒宴,宴请很多达官贵人。酒宴即将开始时,信陵君坐上马车,空出左边最尊贵的位置,亲去侯赢家邀请他。侯赢终于被信陵君的真诚所感动,前去赴宴。行至半路,侯赢突然要求信陵君将他送到一位住在市场里的朋友家。信陵君立即应允,调头向市场驶去。

侯赢的这个朋友就是朱亥。朱亥是个卖肉的屠夫,虽然出身卑贱,可剑术高明、智勇双全。到市场之后,侯赢将信陵君丢在车上,自己却和朱亥畅谈起来,视信陵君为空气,也未曾谈及赴宴的事。其实侯赢并未忘记赴宴之事,他不过是在考验信陵君。对于侯赢的无礼,信陵君没有丝毫的不满,而是耐心等待。良久,侯赢才将朱亥介绍给信陵君认识。信陵君恭敬地向朱亥施礼,而且邀他共同赴宴。

宴会结束后,侯赢向信陵君表示谢意,而且对刚刚在市场上发生的事作了解释。其实侯赢的做法为的就是成就信陵君的盛名,希望人们可以更加赞扬他礼贤下士,侯赢这个欲扬先抑的策略让信陵君的盛名流传得更加广泛。后来,信陵君率大军救赵国,正值生死危急之时,侯赢、朱亥舍命相报,才使危机得以化解。

刘邦欣赏的就是信陵君的侠义精神和爱惜人才、广纳人才的领袖魅力。在刘邦的潜意识中,自己一定要成为信陵君那样的人,而自己身边的朋友就该是像侯赢和朱亥那样的护主忠臣。

后来刘邦成了大汉王朝的皇帝,每次到大梁时,都不忘去祭拜信陵君,而且派了三位守坟人世代奉祀,以表达自己对信陵君的尊敬和追思。

一直努力效仿信陵君的作为、思想与风范,对刘邦日后取得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刘邦当亭长时结识了一个叫王陵的人。

当时刘邦身份卑微,而王陵已经名声在外,称得上一方豪杰,所以刘邦拜其为大哥。刘邦没有王陵的名声大,也没有王陵家境优渥,却能和王陵称兄道弟。

在沛县这块并不富庶的土地上,刘邦的这些性格因素为他获得那么多日后成为他助力的朋友创造了极好条件,甚至连王陵的母亲都对儿子结交的这个兄弟有着非常不错的印象。而更让人敬佩的是,刘邦虽然喜欢说大话,也从未为自己和家人置办过产业,但是他那种敢于冒险的精神和勇气却远超于王陵。

平日里,刘邦不但将王陵当成自己的靠山,更是将其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题和挫折,刘邦都会告诉王陵,让他帮自己分析、出主意,最后再做决定。刘邦在与王陵的常年交往中,不但学到了王陵的豪爽和直率,更是将王陵视为自己的谋士。

偶像的作用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能树立一个成功的形象,让人去效仿、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刘邦不仅崇拜信陵君,而且在吸取他优点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崇拜偶像的意义就是取其成功之精华,并把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上。 L1ndiQT0yy08S8my+LU6zorfTI+6UxOrCo8x5ZxbhW+11ssGUb4y+lxJN2fV9Uj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