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英才自有容人量,五湖四海皆朋友

其实,不管是刘邦年少轻狂时交的“狐朋狗友”,还是他当了亭长之后交的那些同声共气的朋友,日后对他的成事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沛县这个小地盘上,有的算是有点头脸,有的不过是引车卖浆贩夫走卒之流,有的没什么正当职业,有的仅仅有点鸡鸣狗盗之技,有的一无是处……总之,大部分是不被旁人看好,甚至受家人闲气的人,包括刘邦自己。可就是这些人,聚在一处,揭竿而起,做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萧何

刘邦没做泗水亭长的时候,整日游手好闲,是混混群里的老大,喜欢打架,替“小弟”出头,难免犯下事端,都是同乡兼好友的萧何替他摆平的。刘邦当上泗水亭长后,刚开始还收敛一些,日子久了,自然嫌规矩烦琐,不时越轨;好在他的顶头上司是萧何,仍然不断给他在上头说情,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年轻时的刘邦是浪荡游侠,不被家人和邻里亲近,当上泗水亭长之后,也没有循规上进的趋向,仍然好酒好色、桀骜无礼、狂言妄为。萧何虽然不苟同他的这些行为,可并不妨碍他欣赏刘邦敢作敢为、做事有担当的个性,毕竟人无完人嘛。

不知怎么的,萧何总觉得刘邦身上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心胸豁达,不拘小节,对朋友两肋插刀,很多人都被刘邦豪放的性格所吸引,愿意亲近他。入仕为吏以来,虽然不循规矩,但影响力却很大,在沛县吏卒当中也是赫赫有名。

在偶尔的几次同席交谈中,萧何发现刘邦虽然表面上十分傲慢,可却是个大智若愚、颇有肚量的人,即使是在酩酊醉饮、狂言妄语中,对有理切中的话几乎立刻就可以醒悟,或者默然,或者陈谢请从,好像瞬间变成了另一个人。

在众多沛县吏民人物中,萧何向来是最欣赏刘邦的那一个。公元前212年,仍然在泗水亭长任上的刘邦到咸阳服徭役。当时有所交际往来的沛县属吏都来送行。按照惯例,大家都会用三百钱封个红包赠送,而萧何的红包却整整齐齐地装了五百钱。

当时官吏都是按月领俸禄的,亭长等基层小吏的月俸不过几百钱,常年都难得加薪,加十五钱就是皇帝亲自下诏书的大恩典。别人送的三百钱都已经是一个月的工资了,萧何能送五百钱其实已经是有特别表示了。这件事,刘邦一生都没忘掉,直到后来打下天下论功行赏时,他都为萧何增加二千户封邑,明言就是为了报答当初的二百钱恩情,颇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侠风。

樊哙

除了萧何,樊哙也是个家喻户晓、日后对刘邦忠心耿耿的狠角色。樊哙,杀狗卖肉出身。鸿门宴上,樊哙替刘邦出头;战斗中,樊哙杀敌不少,立下大功,封舞阳侯。

相传刘邦年轻时,住在河的西边,樊哙在这个地方有个卖狗肉的摊子,刘邦常常吃樊哙的狗肉不给钱,说是赊账,其实就是变相白吃。樊哙做的本就是小本生意,日子久了自然吃不消,又不好意思不赊,只好悄悄地从河西搬到河东去。一连三天,刘邦没吃到狗肉,一打听才得知樊哙把肉摊搬到了河对面。当时的泗水很宽,平时有个小木船渡来往的人,刘邦没钱上不了船,着急得直流口水,刚好来了只老鳖,刘邦就急忙跳到鳖背上渡到河对面。

当时樊哙正在集市上卖狗肉,刘邦问樊哙生意如何,樊哙说自己已经三天没发市了,狗肉存了一挑。刘邦看到按捺不住肚子里的馋虫,立刻吃了起来,说来也怪,刘邦一吃,旁人都围上来买,只一会儿的工夫,樊哙存了三天的狗肉就卖光了。从那之后,每次赶集,刘邦都会让老鳖驮自己过河,到樊哙的狗肉摊去白吃。

樊哙气得要命,悄悄将那老鳖杀了,放到锅里和狗肉煮成了一锅。刘邦一吃觉得比以前好吃,一问才知道樊哙将老鳖杀了,心中不悦,可也不好明说。刘邦当上泗水亭长之后,想起当初樊哙杀老鳖不让他吃狗肉的事,于是借口樊哙脾气暴躁没收了他的刀。樊哙没了刀只好将狗肉煮得更烂,用手撕着卖。谁知这手撕狗肉比刀切狗肉味道更佳,生意反而越来越红火。后来刘邦当上皇帝,樊哙被封为舞阳侯,沛县的狗肉自此闻名全国。

夏侯婴

夏侯婴和刘邦是同乡,刘邦担任泗水亭长时,夏侯婴是沛县的厩司御,即沛县政府马车队车夫,常常驾驶马车接送使者客人,传递文书邮件经过泗水亭。往来多了,夏侯婴觉得和刘邦意气相投,每次送完客人经过泗水亭都会停车下马,和刘邦相谈甚欢。

夏侯婴是个非常上进的人,通过了县吏的任用选拔做了县政府小吏,和刘邦的关系也更为亲密。一次,刘邦和夏侯婴玩比剑游戏,不小心伤了夏侯婴,被人告发了。按照当时秦王朝的法律,身为官吏伤人必须追究刑事责任,加重定罪。为了避免重罪,刘邦否认自己伤害夏侯婴,夏侯婴也作伪证说不是刘邦所伤。这件事涉嫌官吏相互包庇。可能是为了树立办案典型,上头非常重视这件事,深究严查。夏侯婴因此入狱近一年,被拷问鞭笞达数百次,但始终都没有供认。因为没有证据口供,夏侯婴最终被释放,刘邦也因此脱罪。自那之后,二人成为生死之交。后来刘邦起兵,夏侯婴以沛县令史随同起兵,跟随刘邦左右,为刘邦驾驭马车。

曹参

刘邦还有一个朋友,叫曹参,沛县人,曾担任过狱掾,是管理刑狱的下级官吏,和萧何、刘邦的关系都很好,共同在县里当官吏,关系又铁,仗着手中的权力在当地也算一霸。史书上说他们“居县为豪吏矣”。

举事以后,曹参得到刘邦重用,他攻城略地,斩将搴旗,很多人都觉得他功劳最大,是当之无愧的首功之臣,但最后由刘邦出面,才屈居萧何之后。萧曹的关系原本很好,但却因为此事生了点心结。萧何死的时候,曹参还在外地,担任齐相,听到噩耗,便催促家人立即准备行装,说“我得过去当相国了”。果然,萧何临死前推荐曹参为接班人。曹参当相国后,一切仍然按照萧何在世时的制度办。

班固曾感叹,萧何和曹参都不过是秦朝的小小刀笔吏,谁承想跟了刘邦之后却建下如此不朽功勋。谁承想,两个小小的地方干部竟然有这样的见识和本事!在旁人眼中,刘邦虽然被人看成“不务正业”“贪酒好色”之辈,却在众生中识得萧何、曹参,而且大胆使用,着实不简单。

周勃

周勃的祖先原是河羑县人,后迁至于县,从业经历广泛:编织养蚕的器具、给办丧事的人家做吹鼓手、参过军、做拉强弓武士。刘邦起兵反秦时,他跟随刘邦征战南北,建汉后,又参与平定诸王叛乱,被封为绛侯。他先后俘虏相国一人,丞相两人,将军、郡守各三人,独自击破敌军两支,攻下城池三座,平定五个郡,七十九个县,可谓战功赫赫。

据《汉书》记载,周勃还是百姓时,为人朴实,甚至可以说是木讷,谁都没看出他身上有什么才能,可刘邦却看中了他的朴实忠厚、刚直无私,对他十分信任,觉得国事可以放心地委托给他,而且预言“安刘氏者必勃也”,后来这个预言果然得到了证实。

任敖

刘邦在泗水亭长任上有个深交的兄弟叫任敖,沛县人,年轻时是沛县监狱的小吏。任敖为人十分讲义气。二世初年,刘邦因为意外逃跑,被官府追究,夫人吕雉被牵连逮捕,在狱中不被善待,任敖大怒,出手击伤主持吕雉狱事的官吏,保护大哥的夫人。

任敖后来随刘邦起兵,爵封广阿侯,官拜上党郡守。吕后当政后,念及过往,任命任敖为御史大夫。

王陵

在同乡的朋友中,王陵算得上有点身份的。王陵和刘邦是同乡,不过王陵的家庭背景却比刘邦深厚得多。王陵是当地富豪,但缺乏文化素养,喜欢意气用事、直言直往,再加上家财万贯,比刘邦势力大得多。所以,尽管刘邦当年从未惧怕过谁,但却对王陵则避让三分。虽然王陵的年纪比刘邦小很多,刘邦却一直以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他。

正是因为这样一层关系,王陵一直很藐视刘邦,从未真正佩服过刘邦,甚至常常有意和刘邦一争高下。特别是当他看到原来根本不如自己的刘邦竟然成为一代枭雄时,内心就更不是滋味了。后来因为意外,王陵的母亲自杀,死后被项羽烹煮,王陵从此铁了心跟随刘邦打天下。

刘邦不计前嫌,非常重用他,让他建功立业,建汉后,封他为安国侯,而且成为刘邦去世后重要的托命大臣,惠帝时接任曹参做右丞相。

周昌

汾阴侯周昌,从刘邦沛县起兵开始就跟随于他,为人强势,敢直言。刘邦想废太子立宠姬戚夫人之子如意为太子,不顾群臣反对和天下安危。周昌却是据理力争。其实,周昌起初不过是沛地的泗水卒吏,一个下级吏员。当初不被人看好,却跟着刘邦打下了天下。

韩信

韩信,一个钻别人裤裆的男人,又能高贵到哪儿去?可内心之中却鄙视那些曾经杀狗、卖席子、管牲口的人。一天,韩信去看樊哙,樊哙受宠若惊,连忙说道:“大王居然有时间来看我!”韩信却漠然置之,出门没走多远,韩信便叹气道:“唉,瞧我混成什么样了,居然和这些人为伍!”以韩信的军事才能,得天下都是可能的,可却被刘邦所擒,为什么?其实韩信自己也知道其中缘由:刘邦“不能将兵,而善将将”。也就是说,刘邦打心眼里看得起这些人,会用这些人。

纪信

纪信是个穷苦的孤儿,丰邑人,刘邦在沛县时视他如兄弟。刘邦成为亭长之前就经常接济纪信,当了亭长之后,刘邦的应酬很多,但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带上纪信。刘邦对纪信的好让纪信视其为再生父母。

纪信在荥阳突围的时候替代刘邦而死。刘邦称帝后追封他,但是纪信既没有妻子儿女也没有兄弟姊妹和父母长辈。直到刘邦去世,才封他为“纪信侯”了却心愿。用某人的姓名作为侯爵封号,在刘邦的封爵名单中仅此一例,可见其缅怀情谊之深。实际受封纪信侯的人叫陈仓,沛县人,生前是纪信的至交,和纪信稍微有点亲戚关系,于是让他担负起祭奠纪信的责任。

奚涓

奚涓,沛县人,刘邦手下一员猛将,自幼和老母亲相依为命,出身穷苦。刘邦青年时代就非常赞赏奚涓孝敬母亲的行为,因此格外看重他。不管奚涓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刘邦都会竭尽所能地去帮助他。后来,两人成为出生入死的兄弟。

刘邦年近四旬起义,奚涓随他奔赴疆场,打进咸阳的时候已经官至郎中,再杀出汉中时已成为将军,但却一直无暇娶妻生子,死心塌地效忠刘邦,最终在追随刘邦夺取天下时战死疆场。代替奚涓受爵的是他的老母亲,老太太受封五年后去世。

单父圣

单父圣,和刘邦是至交,曾在刘邦最危急的时候帮过他。在刘邦犯事被通缉准备逃走的时候,急需一匹马,但是刘邦当时穷困潦倒,单父圣就给了他一匹马。一匹马在当时来说非常值钱。单父圣后来也随刘邦起义,最初没立下什么大功,但后来跟随刘邦讨伐英布的时候立了功。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单父圣当年的鼎力相助,刘邦牢记于心,封他为中牟侯。

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同乡朋友肯定还有很多,刘邦识人的眼光、用人的胆识也是值得钦佩的。一个人,无论他多普通,普通得像刘邦起事前的萧何、曹参、周勃、王陵、樊哙、周昌,只要任用得当,仍然能立功至伟。刘邦早年的这种人际交往关系对他的一生影响颇深。 YrH21ZvMPebXEms1/ExQnb6Y3uy1bpbuAf9rMgtd5k532D+Xmgf/8X8lXGsJtqJ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