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咸阳街头遇天子,从此开启跌宕人生

刘邦当上亭长之后,经常负责押送囚徒、民夫到咸阳,想着趁机多逗留几天,去闹市上闲逛一会儿,感受一下咸阳大都市的繁华。刘邦本就是个闲不住的人,喜欢放眼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不甘心一辈子窝在小乡镇。

一次,刘邦带民夫去咸阳服徭役,从沛县到咸阳,一路西行,大概要走一个月才到。刘邦和他带领的民夫告别了家人之后踏上去往咸阳的征程。徭役是十分辛苦的,民夫们一个个哭丧着脸,心情十分沉重,刘邦心里也不是滋味。旅途中的刘邦非常警觉,连酒都不敢多喝,带着本县几百名民夫赶往咸阳,他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之重。

刘邦出身普通人家,而且在农村长大,自然深知服徭役之苦,所以一路上非常关心这些民夫,还把同事们送给自己的路费和大家一同享用,所以这些人对刘邦也是非常敬佩的。

旅途的艰辛加上凄凉的心情,让刘邦和平时判若两人。可走过函谷关进入关中秦国故地的时候,他的心情又慢慢变得好了起来,他被眼前的奇景所吸引,关中果然是块宝地。他边欣赏沿途的风景边在心底里寻思,为了在规定期限内到达咸阳,刘邦马不停蹄地赶路,走着走着,看到了远处露出了离宫别馆的影像。走完山路,刘邦等人终于到达咸阳城的大门之外。

咸阳城中的建筑各式各样,街道平整干净,比沛县不知强上多少倍。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一派繁华和谐的景象。刘邦在沛县哪里见过这等场面,也正是因此,这景象才烙印在他的脑海之中,他情不自禁陷入沉思:咸阳城这么富有,自己的家乡沛县却那么贫困;咸阳城繁华似锦,热闹非凡,沛县却是冷清得很。

办完公事,刘邦并未立刻动身回家,而是来到咸阳城里,突然,人群一片骚动,人们一窝蜂朝着市中心处跑去,这是怎么了?刘邦不禁暗自疑惑。

原来,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踌躇满志,带领一行长长的队伍结束了东方巡行之后,浩浩荡荡地返回咸阳城。旌旗飘飘,百官、兵士左右护驾,如长龙一般的队伍不见首尾,阵仗十分盛达,可谓八面威风。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公元前239年,嬴政年满二十一岁,开始亲政,平定宫中内乱,重新任用贤才,积极推行统一战略。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为止,前后共十年,陆续兼并六国。嬴政在占领的区域设置郡县,直属秦王朝,从此,贵族王侯专政的时代结束,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被开启。嬴政是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他建立了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所以,他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组合成了“皇帝”的称号,他是古今中外首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因此被人们称为“秦始皇”。

秦始皇出生在烽烟四起的战国时代,论舞刀弄枪自然是一把好手,他算得上一位猛士;但论运筹帷幄,他最多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斗士,虽然这位斗士嗜血成性、手腕狠辣。也正因此,原仅为七国之一的秦国才异军突起,吞并六国,消灭群雄,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始终相信秦王朝具有强大的威力。尤其是他建立的那些赫赫战功,更让他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自己能够弥补秦王朝潜伏的裂痕。所以,从扫灭六国那一天起,他就开始修补、巩固自己的基业。

就这样,秦始皇开始出巡,他想借此显示自己的强大威仪和征服天下的雄心,让全天下的人臣服自己。虽然这种修补和巩固事业和秦灭六国同样辉煌,但他采取的巩固与加强中央集权的某些措施已经超出了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可是,秦始皇似乎根本没有看到这些,这些措施施行的结果肯定会走向他初衷的反面——加速秦帝国的崩溃。

与此同时,随着皇权威严的扩大,秦始皇的享乐欲望骤增,这就是“家天下”的必然逻辑!帝王追求享乐的结果就是百姓的贫困和枯骨的堆积,自古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时推翻秦王朝的强大力量已在民心深种。

秦始皇微服私行在都城咸阳之时,竟然遇到了盗贼惊驾,所以,他不得不下令闭城二十天搜捕盗贼。他外出巡行再次遇到刺客,让他深感不安。

在统一战争中,最难攻取的就是楚地,民风剽悍,人们偏又自认为“秦灭六国,楚最无罪”,所以民间广泛流传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尤其是秦帝国的东南地区,原本就是楚国故地。楚国在战国七雄中,疆域最辽阔,物产最丰富,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颇为雄厚。当时有“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的说法。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兼并战争中,楚国是第五个战略目标。当秦将李信统率的二十万秦军被楚将项燕统率的楚军打败之后,秦始皇只得亲自请老将王翦出山,而且答应他先前提出的“非六十万人不可”的条件,才打赢了这场硬仗。

攻打楚国时,秦始皇常说“东南有天子气”。按照当时的迷信说法,认为皇帝所在之处,天空会有特殊的云气,这种“五色具而不雨”的特殊云气即“天子气”。其实,秦始皇常说这句话是因为他担心帝国东南方的天子云气下面隐伏着未来可能要称帝的人物,这是他绝对无法容忍的事。他巡行东南的目的之一就是压住这股天子气。《史记·高祖本纪》上记载:秦始皇帝尝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压之。

秦汉时期,很多人都相信“望气者”关于五彩云、天子气之类的说法。而一心想寻仙求药、幻想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对此更是深信不疑,而且想通过巡游东南来镇伏可能危害秦帝国的天子气。秦始皇也曾采取过强硬手段来巩固政权。他开直道,筑长城,挑选良将重兵戍守北方边境,以抵御匈奴的威胁;他修驰道,迁徙六国贵族人物和富商大贾入关中和巴蜀,防止来自山东六国故地的复仇。

秦始皇大修驰道,几次到六国故地巡行,这其中虽有追求长生不死的意念,也有向六国遗民显示皇帝威严与炫耀军事优势的用心。因此,始皇帝的随行队伍一路行来,自是旌旗飘摇,金戈之声传闻数里,气势逼人。

尤其是皇帝的銮驾,在金戈铁马的簇拥之下更显得威严不可侵犯。此时,胆怯者远避而不敢窥视,稍有胆识者迎尘跪拜,感叹天威难测。始皇帝安居车驾之上,傲视跪拜在自己车辇之下的臣民,自然“龙心大悦”。

这一次,刘邦刚好赶上秦始皇巡行。士兵们着金盔铁甲,手持兵器,个个精神振奋,目光炯炯有神。兵车之后是副车,即“安车”,车上有椭圆形的盖,车厢前后两室,装饰十分华丽。前面坐着的驾车御司官谦恭谨慎,每车驾清一色的四匹高头大马。副车之后就是秦始皇的銮驾,秦始皇坐在龙辇之上,双手按膝,昂首挺胸,龙威自然流露。只见他大目隆鼻,凝视前方,威武刚毅,让人望而生畏。豪华壮丽,驾六匹清一色高头大马,金根车过后又有副车。

兵车驶过,整个车队浩浩荡荡从刘邦眼前驶过,那股威严气势让刘邦颇为震撼,刺痛了他的心灵。此时,他突然感觉胸口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不禁脱口而出:“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刘邦在沛县当了三十多年的农家子弟,没怎么见过世面,这次的咸阳之行,让他彻底明白,穷乡僻壤是没法和繁华都市相比的。从那之后,刘邦的内心再也平静不下来。这些年他的生活圈子太窄了,认识的稍微有头有脸的无非是沛县的一些小官小吏,他从未想过外面的世界竟然这么精彩。帝王家的奢华生活激起了他心底的豪气,他决定,自己是时候大干一场了。 O4a3PRVRB3oS5seqGppBP1+N93FxfxnOOlgkHhtL9+aFeQVEhUbhA8/D+3MiSPs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