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些女士说话过于随便,不分场合地口若悬河说个不停,可对有些该说的话却惜语如金。就拿朋友交往来说吧,在一起时间长了,彼此之间常会互相帮忙,完事之后,一句人情话适时递上:“张姐,昨天那事麻烦你啦,咱姐俩儿这关系,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大李,孩子这么大了,你还给他买玩具干吗?他喜欢得不得了,可以后你这当叔叔的也别太惯着他。哪天来我家尝尝嫂子包的芹菜馅饺子。”这时候给你帮忙的人会感觉到自己的好意被你领受了,心里自也受用。
其实,朋友也好、亲戚也好,帮个忙、送点礼是常有的事,人们做这些事的时候跟求人办事不同,并不是想从你这里得到些什么好处,甚至于因为关系亲近会很乐意帮忙,他所要求的也并不是等额的回报。这时候,如果你总认为这是理所当然,没有一句表示的话,人家怎么知道自己的好意是不是已被你接受?要知道,再要好的关系,既然受了别人的施予,就要做出及时、明确的表示,当然,一句恰到好处的人情话也就足够了。
荷蕊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当公务员,丈夫是北京人,结婚的时候他们曾到丈夫的叔叔家做客,叔叔婶婶对这个端庄秀丽的侄媳妇印象很好。叔叔是一家国企的老总,很有见识,和年轻的小俩口很谈得来,一来二去,夫妻俩去父母家去得少,反倒去叔叔家去得勤。
可是最近荷蕊发现叔叔婶婶的态度有了很的大变化,对他们越来越冷淡,有时候他们说要去看二老甚至遭到拒绝,二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还是婆婆替他们解开了这个谜结,叔叔家经济条件较好,有别人送的好烟好酒以及单位里发的一些东西常让他们带回家。前段时间荷蕊曾提到想调到一个更有前途的部门,也是叔叔通过关系帮她办成了。但是,就丈夫这一边来说,可能觉得是自己的叔叔这么亲的关系,就荷蕊这边来说,可能觉得这些对他们不过是举手之劳,因此,事前事后始终没说什么人情话。婶婶有意无意地跟婆婆提起,叔叔为此很是生气,说他们是白眼狼,不值得别人帮忙。二人一听连忙上府谢罪,才算挽回了一点。
在这里,荷蕊夫妻就是犯了不重视人情话的错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心里的感激人家一定知道。所谓话不说不明,即使人家知道,天长日久,帮完了忙总也听不到你一句人情话,心里也会疙疙瘩瘩的。
鉴于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刻意培养自己多说人情话的好习惯。
早晨见面互问:“早晨好”,平时见面互问:“您好”。初次见面认识,我们若是主方,可说“您好”“很高兴和您认识”,我们若是被介绍的一方可用“请多帮助”“请多指教”。分别时说“再见”“请再来”“欢迎您下次再来”。特定情况的告别语可用“祝您晚安”“祝您健康”“祝您一路顺风”“实在过意不去”。有求于人说声“请”“麻烦您”“劳驾”“请问”“请帮助”。对方向您道谢或道歉时要说“别客气”“不用谢”“没什么”“请不要放在心上。”
一般称呼对方用“您”“同志”,对长者用“大爷”“大妈”“先生”,不要用“喂”“老家伙”“老太婆”“老头”等。对少年儿童用“小朋友”“小同志”“小同学”,不要用“小家伙”“小东西”等。称呼别人的量词用“位、各位、诸位”,不要用“个”。对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人可以用“个”。
如“您请坐”“希望您一定来”“请打开窗户好吗”。“请××同学回答”“请让开一些”。这样语词和气、文雅、谦逊,让人乐于接受。
即不同场合,不同情况,谈话人的不同身份,谈什么事情,需要用什么语词、语调和语气。因为同一个语词用不同的语调和语气在不同的场合、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对不起”这一个语词,因说话人的语调、语气不一样,可以是威胁、讽刺,也可以是表示歉意。又例如商业工作者出于工作和礼貌需要,见矮胖型的女顾客应说“长得丰满”,见瘦长体型的女顾客应说“长得苗条”。其实“丰满”和“苗条”是“肥胖”和“瘦长”的婉转说法,但前者易为别人接受。其次,要考虑不同的对象。在我国,人们相见习惯说“你吃饭了吗?”“你到哪里去?”有些国家不用这些话,甚至习惯上认为这样说不礼貌。因此见了外国人就不适宜问上述话语,可改变用“早安”“晚安”“你好”“身体好吗”“最近如何”等。
谈话人的身份各异,如果是长者、上级、师辈,谈话的距离太近和太远都是失礼的。与男同志谈话,距离则不宜太近。说话的时间过长(使人疲倦厌烦)、过多(对方不明了意思)、中途停顿(意思表达一半就不说了),都是不礼貌的。
总之,我们要根据时间、地点、对方的身份(年龄、性别、职业等)以及和自己的关系,多说并恰当地选择人情话和礼貌用语。
毫无疑问,在女人的各种能力当中,说话能力最能表现一个女人的才干、见识、智慧和水平。在现实生活中,女人们的说话能力有高有低。如果一个女人说话水平不高,那她就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更不能很好地驾驭各种事情和人际关系。而说话水平不高的女人也常常会惹人厌恶。
插嘴插舌者,是一种不让你完结你话锋的人。你的话正说到一半,他已插进来说,有时竟把你的结论也代为说出。你当然会不喜欢他这种做法,然而他却似毫无察觉,还得意扬扬地炫耀着自己。
插嘴插舌者最可恶的地方,就是从不预先告知于你,说他要插嘴了,也不说“我知道你这故事的结尾”或“让我替你把它结束了吧”。他只是突然地自半腰杀出来,使你不得不偃旗息鼓。这种人,真的很令人厌恶,我们绝对不能做。
心不在焉者,实则是一个极可怜的女人。这类女人在开始谈话时似乎有着完善的计划,可是她的心神却浮荡不停。若你告诉她一个你觉得很有趣味的故事时,她却把她的注意力分散到了其他地方。这时你一定会因觉得他没有礼貌而感到扫兴。
心不在焉的女人,常如此说:“对不起,你刚才讲些什么?”“我方才没有注意听。”或“呃,我想我已想到另一件事上去了。”你想,如果我们这样做,会不会让人很是排斥?
那些轻视他人的女人,只会看到别人的不足,从不称赞他人的长处。这种女人常扫人家的兴致,打断人家的话锋。当人们在称赞一个为社会工作的优秀人才时,她便说那人只为自己的利益工作而已。这种女人是个冷笑专家,在她们的脑子里,别人的一切东西都是恶劣不堪的。
轻视他人的女人常想打击别人的说话。常常对别人抱着一种嫉妒的心理,而她们并不能将这些想法深藏在脑中。有时你可从下面这些话里识别出轻视他人的女人:“是的,可是在他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那毫无价值,你等着再听听这一件事吧!”我们遇到这类女人,想必也很烦,所以我们该不该步她们的后尘呢?
在我们的周围,有些女人喜欢抬杠,搭上话就针锋相对,无论别人说什么,她总要加以反驳,其实她自己一点主见也没有。不过,当你说“是”时,她一定要说“否”,到你说“否”的时候,她又说“是”了。事事都要占上风,这是一种极坏的说话习惯。
即使真的比别人见识多,也不应该以这种态度去和别人说话。自以为是者好像要把别人逼得无路可走才心满意足。相信这么说话的女人并没有想到这一层,但实际上却是这样做的。
这种不良习惯使她们自绝于朋友和同事,没有人愿意给这种女人提意见或建议,更不敢提一点忠告。如果你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女人,但不幸染上了这种习惯,朋友、同事们都将离你而去,唯一改善的方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首先你要明白,在日常交谈当中,你的意见未必是正确的,而别人的意见也未必就是错的。把双方的意见综合起来,你至多有一半是对的。那么,你为什么每次都要反驳别人呢?
有这种坏习惯的女人,多是些自作聪明的人。也许是她们“太热心”,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也许这类女人会以为这样可以使人敬佩自己,但事实上完全错了。一些平凡的事情,是没有必要费心做高深的研究的,至少我们平常谈话的目的,是消遣多于研究的。既然不是在研究讨论问题,又何必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固执己见呢?
有不少女人对事物一知半解却惯于装腔作势。因为她们在一些事物上的无知,心理便容易产生落于人后的压迫感,这也是人们常见的心态。在绝不服输或“输人不输阵”的好胜心作祟下,她们牛气冲天,故作傲慢姿态。
有位没名气的小杂志社社长吴女士,不管在什么场合总喜欢装腔作势,故意降低自己的声调来显示庄重的样子。不但如此,还总是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这种姿态让人觉得她好像一直在做自我宣传。
其实,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事并不丢人,为了要自抬身价而不懂装懂,一旦被对方看穿,反而令对方产生不信任感而不愿与你交往。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信息时代,每个人的知识都不可能包含万事万物。若不以虚心的态度与人交往,又怎能受到大家的欢迎?与自以为是的女人一样,不懂装懂的女人必然得不到大家的尊敬。
在与人的交谈过程中,对方有时最想要听的是你个人的看法,而不只是要你附和地回答:“是的。”要让自己成为更独特的女人就必须与一般人有所区别,尽量地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因此,不妨多应用些特殊或极端的例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总是附和别人的想法。
毫无疑问,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能说会道、妙语连珠,每个女人都希望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说话者,而不希望成为一个惹人厌恶的说话者,这就要求大家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不要触犯一些常规的谈吐禁忌。
我们在与人交谈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言语得体,这样才能成为别人眼中讨人喜欢的女人,才能博得对方的好感,激发对方与你进一步交往的愿望。
交谈中最忌讳的就是触犯别人的隐私。我们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一天,刚参加工作的于莹莹被派到外地去出差。在车厢内,她碰到了一位来华旅游的英国姑娘。由于对方首先向于小姐打了个招呼,于小姐觉得不与人家寒暄几句实在显得不够友善,便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大大方方地随口与对方聊了起来。
在交谈之中,于小姐有点没话找话地询问对方:“你今年多大岁数呢?”不料人家答非所问地予以搪塞:“你猜猜看。”刘小姐觉得没趣,转而又问:“到了你这个岁数,你一定结婚了吧?”这一回,那位英国小姐的反应更令刘小姐出乎意料:对方居然转过头去,再也不搭理她了。一直到下车,她们两个人再也没有说上一句话。
于小姐与那位英国姑娘话不投机,不欢而散,主要是因为她在交谈中向对方所提出的问题,是国外纯属不宜向人打探的个人隐私。按照常规,对方是有权利拒绝回答的。
那么,究竟在初次交谈中我们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说话本身是用来向人传递思想感情的,所以,说话时的神态、表情都很重要。例如,当你向别人表示祝贺时,如果嘴上说得十分动听,而表情却是冷冰冰的,那对方一定认为你只是在敷衍而已。所以,说话必须做到态度诚恳和亲切,才能使对方对你的说话产生表里一致的印象。
如称呼对方为“您”“先生”“小姐”等;用“贵姓”代替“你姓什么”,用“不新鲜”“有异味”代替“发霉”“发臭”。如你在一位陌生人家里做客需要用厕所时,则应说:“我可以使用这里的洗手间吗?”或者说:“请问,哪里可以方便?”多用敬语、谦语和雅语,能体现出一个女人的文化素养以及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
无论是普通话、外语、方言,咬字要清晰,音量要适度,以对方能听清楚为准,切忌大声说话;语调要平稳,尽量不用或少用语气词,使听者感到亲切自然。
使听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用信息,切忌空话连篇,空洞无物。
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切忌卖弄文采、说艰涩难懂的语言。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避免下列几种情况的发生。
谈话一上来,不管别人感不感兴趣,爱不爱听,自顾自在那里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使对方一句话都插不上,听话的人会索然无味。
有些女性朋友也许是太无聊,她最关心的就是张家短、王家长,一到某些场合不是打听对方就是编排对方,加上自己非凡的想象力,使事情经过其嘴就变得有情有节,类似电视剧本。
有些女士不管别人说啥总是在一边不吭气,也许是内向、自卑,也许是话不投机,但是过于沉默的人会使与其交往的人感到压抑,致使正常的社交气氛被破坏,自己也找不到朋友。
女人需要自信、自强,但在谈话中老是夸耀自己能干、自己的成功、自己的感觉,会使别人感到自卑、难受。太爱表现自己的人,往往使人讨厌。
人们在讲话时都希望别人能认真听,在讲到兴致颇高时,被人抢白、打断肯定很不乐意。老是喜欢打断、抢白别人的女人一定是社交圈中不受欢迎的人,因为她不识时务。
说话中老是“我”字不离口的女人,一定是个表现欲很强而且挺自负的人。她不关心别人的事,不爱倾听别人的话,只关心自己内心的想法。这种人会给人自负、难以接触的感觉。
总而言之,我们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措辞一定要谨慎,否则就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导致交际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