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排毒首先要从识毒做起

人体毒素是什么

国外曾数次公开调查,对数千人的血液和尿液进行化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体内平均携带了700多种合成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大多由空气、水和食品中吸收,而身体内部肝脏携带的有毒物质最多,多达几百种,因为肝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解毒器官。

虽然有毒物质无色无形,肉眼无法看到,但是人的身体就像是海绵一样吸收着这些有毒物质。从人们一睁眼醒来到闭眼睡下,每天都在被人体毒素包围着。厨房中,准备一碗荞麦早餐,其中包含了十几种食品添加剂;汉堡中的牛肉来自巨型的养牛场,每天吃的是生成激素、抗生素和镇静剂;睡觉用的床垫,在进入市场之前已经涂抹了阻燃的化学物质,释放出微量的甲醛气体;干洗的衣服中含有三氯乙烯和正己烷的气体或残留物;药店里的处方药里也是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在生活中,人最容易接触到的化学物多达10万种。

20世纪,为了赋予人类更好更便捷的生活,成千上万的人造化合物被引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到了21世纪,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化学物质,甚至在某些食品中,天然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都消失匿迹,取而代之的则是形形色色的化学物质。

品类繁多的化学物质中,大多数都属于有毒的物质,也就是累积在人体内的毒素。毒素是一种干预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并且破坏身体器官功能的物质,只要与外界有接触,比如摄取食物之后,人体经过消化吸收,继而会产生废物,废物也就是所谓的毒素之一。

关于毒素,中医和西医的定义并不相同。西医的释义十分抽象,也就是前文提到的一种进入人体后发生化学反应,继而产生的干预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并且破坏身体器官功能的物质,而中医的“毒素”的范围相对来说更广泛,包括所有新陈代谢产生的、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包括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物,以及各种经过口、鼻和皮肤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

人体毒素,也就是体内的有害物质,根据产生方式、性质的不同,可分成不同的类别。

(1)根据产生方式,人体的毒素可以分为外毒和内毒。

外毒指的是由外在环境的污染而侵入人体的有害物质,比如空气污染中的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尘埃等,水污染中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等,食品污染中的农药成分、化肥以及食品的加工成分等,药品的毒副作用等,以及细菌和病毒,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成了内在的毒素,毒害人体的健康。

内毒是指葡萄糖、蛋白质和脂肪等在代谢的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不断在体内堆积而产生的毒素,代谢的废物主要有宿便、自由基、胆固醇、脂肪、尿酸、乳酸和废气等,还有体内多余的坏死细胞、癌细胞等。

宿便中所含的毒素是万病之源,粪便产生后,如果在12~24小时内没有离开人体,就会在肠道里腐烂变质,成为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地。宿便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过长,其中的毒素可能会被肠道重新吸收,危害人体的健康。

自由基是对人体造成最大危害的内毒。自由基是人体氧化反应的自然产物,会不断产生,并在人体的衰老过程和药理的毒理作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会损害人体内的蛋白质和DNA等,导致细胞死亡或发生癌变。

尿酸主要是由肾脏排出体外,如排尿不通畅,就会使沉积在人体的软组织或者关节中,引起关节的红肿和变形。

(2)根据毒素的性质,人体毒素可分为水毒、脂毒、瘀毒、痰毒、气毒、火毒等,同一种人群可能同时被好几种毒素同时侵扰。

水毒在老年人之中最为普遍也最为严重,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早起后发现眼皮和脚踝浮肿,表示水毒已入侵身体,常见的症状有小便减少、小便颜色深,排便不规律等。

脂毒在青少年时期和中年时期最为普遍,吃得过于油腻,肝细胞就会被脂肪包围,肝脏因此不能正常工作,主要症状有肥胖等。

瘀毒一般隐藏在人的血液里,尤其是40岁之后的人群,血管内开始有淤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产生与瘀毒在体内堆积有关。血管中的血液积滞,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都会形成瘀毒,一旦形成瘀毒,血液流通会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会对人体产生毒害。

痰毒与饮食不当或者肺功能障碍有关,主要表现为痰多,一天到晚痰总是咳不完。

气毒主要产生在肺部,主要的表现是口臭和排出的大便有异味。

(3)根据来源的不同,人体毒素可分为食毒、寒毒、热毒、湿毒和药毒等。

食毒指的是食积之毒,也就是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输送都是由脾胃共同完成的,如果脾胃出现功能失调,食物不容易被人体组织消化吸收,则容易在体内产生毒素,进一步损伤脾胃,导致食欲不振、胸闷、大便不畅、痤疮等不良症状。

寒毒的来源比较广泛,各种因素导致身体内部阴盛阳虚,产生寒毒,人体的血液产生凝滞,严重的会引起瘀血阻滞和血管梗死等恶性疾病。

热毒与寒毒正好相反,各种因素导致身体内部阴虚阳盛,产生热毒,会引起肝火旺、胃灼热等症状,导致口臭、咽喉疼痛、面部油垢、痤疮、流鼻血、汗多、大便干燥、大便出血等疾病。

湿毒是由身体的水代谢发生障碍而形成的,从而对人体产生有害的湿毒,阻碍血液的流通。

药毒是由于食用药物不当或者服用药物过量而造成的,没有达到治疗效果,反而形成了具有危害性的毒素,给肝脏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人体毒素来自哪里

人难免会与外界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毒素就产生了;人也不可避免地要摄取食物,在摄取的过程中,毒素也产生了……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体内毒素都会产生。人体毒素从何而来?来源一般而言有三种渠道。

一、从父母遗传的体质

先天体质几乎是一个父母给予的无法更改的毒素来源。当一颗卵子和一粒精子相遇后,结合成为胚体,来自于精子和卵子的遗传基因形成了个人的先天体质,在中医学里有一个著名的阴阳五行学说,也就是人的体质自出生后可分为阴虚型、阳虚型、气滞血瘀型、痰湿型和气血两虚型等。阴虚型、阳虚型、气血两虚型体质容易产生湿毒。

二、从日常饮食中摄取的毒素

饮食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手段,从饮食中摄取的营养经过消化吸收会代谢成残渣,残渣大部分会通过小便、大便以及皮肤汗液排泄等方式排出体外,一小部分会残留在大肠内部,当这些残渣毒素积少成多,久而久之会形成硬体污垢,也就是所谓的“宿便”,宿便表现为粪便变硬结痂,降低了大肠和结肠的排便蠕动的功能,大肠就成了毒素收集站,毒素开始堆积在肠壁上,并且开始变硬、发臭,而且肠壁会重新吸收宿便中的毒素,吸收进血液中,输送到全身,从而导致口臭、便秘、胀气、腹痛、痔疮等症状。

部分人在进食后,很容易放屁,而且放的屁又响又臭,特别是一些爱肉的人群,当食用过多的肉,大便又不是特别通畅的时候,人容易放屁,而且又响又臭,因为肉类会被分解出对人体无益的二氧化硫等代谢物,当代谢物无法随着粪便排出体外的时候,就会随着屁离开人体。

人在进食后,食物被摄取进入体内,消化分解出来的有用物质会被身体吸收,没用的物质或者有毒的物质会形成大小便,排出体外,如果大小便无法及时地排出体外,则对身体都是有害的。

除了食物中的物质会转化出毒素,有些食物本身就具有毒素,例如:

①烧焦的食物,比如烧烤过的食物,或者产生焦味,局部发黑呈炭状的食物。

②高温烹调过的某些食物。

③变质食物或者未煮熟的食物。

④已发芽的食物,特别是已经发芽的马铃薯和花生等。

⑤加入食品添加剂、色素,如含有防腐剂、糖精等化学物质的食品。

⑥漂白过的食品,比如开心果、银耳等。

⑦不干净的发酵食物,比如臭豆腐。

⑧回锅油煎炸的食物,比如油条、炸鸡等。

三、在日常环境中摄入的毒素

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对一个人的健康影响也很大。人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由于现今环境污染日趋加重,人体内的污染也随之加重。自然环境中,空气和水的污染,细菌、病毒、化学农药的使用、重金属污染、洗洁用品的滥用等人为造成的环境污染,都会加速积聚人体的毒素。

人体毒素的藏身之处

从医学看,人体内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并对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以被称为“人体毒素”,这些毒素可以分为外毒和内毒,外毒是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而造成的,最后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进入人体,转化为聚集在体内的毒素,而内毒就在人体内产生,当人体毒素无法排出体外,就会在体内堆积,毒害人的健康。

虽然毒素无形无色,潜藏很深,但是依旧会在身体的各个部位留下蛛丝马迹,我们要找出人体毒素的藏身之处,尽快把毒素赶出身体,保证身体的健康。

1.肝脏

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最大的器官,是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同时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在身体里起着氧化、储藏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脏的功能会衰退,致使毒素在肝脏内堆积,当肝脏内堆积了一定量毒素,身体就会出现不适的症状。比如,指甲的表面会有凸起的棱线,或是向下凹陷的棱线;女性的乳腺会出现增生的情况,尤其是在经血即将排出体外时,腹部会因为气血的充盛而变得胀痛;脸部长出痘痘;出现偏头疼的症状;情绪抑郁,波动较大。

肝脏最佳排毒时间是凌晨时段,此时肝脏因为排毒而活动旺盛,所以人应该进入睡眠的状态,从而促使肝脏完成排毒。因此,为了确保肝脏的排毒作用,尽量不要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为了确保肝脏的排毒功能,可使用以下方法保护肝脏。①按揉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有轻微酸胀的感觉,这样有助于排出肝脏内的毒素;②吃绿色的食物,能够通达肝气,起到疏肝、解郁、缓解情绪的作用;③食用枸杞,枸杞除了有排毒的作用之外,还有提升肝脏抵抗毒素的能力,提高肝脏的耐受性,保护肝脏。

2.心脏

心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动力器官,主要作用是推动血液的流动,向身体内的器官和组织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比如水、无机盐、葡萄糖、蛋白质和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等,并且带走体内代谢的终产物,比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

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的机能也随之减弱,因此毒素会在心脏堆积,心脏内一旦堆积了毒素,身体就会相应地出现一些症状。比如,舌头出现溃疡,通常是心脏有内火,火毒;额头长痘,额头属于心脏的管辖,当心火旺盛产生火毒时,额头就会出现痘痘;出现胸闷或心脏刺痛;出现失眠、心悸等。

心脏最佳排毒时间是中午11~13时,此时心脏是活动最强的时间,可吃一些保心、助排毒的食物,例如茯苓、坚果、黄豆、黑芝麻、小枣、莲子等。

为了确保心脏的排毒功能,可使用以下方法保护心脏。按揉少府穴,少府穴位于手掌心的第4根和第5根掌骨之间,握拳,左右手交替按揉,小指与无名指的指端之间;食物排毒,首推莲子芯,莲子芯味苦,有寒性,能够发散心火,但不会损害人体的阳气,是最好的化解心脏热毒的食物,其次绿豆汤有助于化解并且排出心脏的毒素。

3.脾脏

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身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具有滤血的功能,清除衰老的红细胞、抗原和异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疾病的困扰,脾脏的作用会衰退,致使毒素会在脾脏堆积。当脾脏内堆积了毒素,身体就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面部长色斑;女性白带过多;口气明显,嘴唇周围长痘痘或者有溃疡;由于脾的功能不佳,不能及时把毒素排出体外,会导致脂肪在体内的堆积。

饭后是最容易产生毒素的时间,如果食物不能及时地被消化吸收,毒素就会累积。此时,脾脏需要发挥良好的作用。

为了确保脾脏的排毒功效,可使用以下方法保护脾脏:①按压商丘穴(商丘穴位于内踝前商丘穴下方的凹陷中),用手指按揉商丘穴,保持酸痛感,按揉3分钟左右;②食用乌梅、醋等酸性食物,酸性食物是用来化解食物中毒素的最佳食品,能够增强肠胃的消化功能,使食物中的毒素在最短的时间内排出体外,同时酸味食物具有健脾的功效,起到“抗毒食品”的功效;③运动能够帮助脾胃消化,加快毒素排出体外的速度。

4.肺脏

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疾病的困扰,肺的功能会衰退,使毒素在肺内堆积。当肺内堆积了毒素,身体的某些部位就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肺中的毒素过多,会沉积到皮肤上,皮肤呈现锈色、晦暗;肺有毒素会导致肠道内有不正常的淤积,出现便秘;毒素在肺,容易干扰肺内的气血运行,导致肺脏无法正常舒畅胸中的闷气,情绪变得多愁善感。

肺脏作用最强的时间是在早上7~10点,此时最好能够通过运动排出肺内的毒素,比如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能够强健肺,达到排出毒素的作用。

为了确保肺的排毒功效,可使用以下方法保护肺脏:①按揉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上第1根和第2根掌骨之间),用力按压有助于肺排毒;②食用萝卜等有助于排便的食物,可以达到肺排毒的目的。大肠一旦通畅,肺也能随之排出毒素,蘑菇和百合也有很好的养肺滋阴的功效,帮助肺抗击毒素;③运动,让肺部清爽,或者深呼吸使肺内残余的废气有力排出,或者泡一个热水澡,加快汗液的分泌,排出肺内积累的毒素。

5.肾脏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其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以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过重吸收保留身体内的水分以及其他有用的物质,比如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等,从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肾脏的功能,既保证了身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又促进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疾病的困扰,肾脏的功能会衰退,致使毒素在肾脏内堆积,当肾脏内堆积了毒素,身体的某些部位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女性月经量减少,经期变短,经血颜色变暗;身体出现水肿的现象;下颌长痘痘;容易疲倦,四肢无力。

肾脏最适合排毒的时间是早晨5~7时,身体经过一夜的排毒,早晨的时候,身体内的毒素都聚集在肾脏,因此早晨起床喝一杯白开水,冲刷一下肾脏,将肾脏的毒素排出体外。

为了确保肾脏的排毒功效,可使用以下方法保护肾脏:①按压涌泉穴(涌泉穴是人体最低的穴位,位于足底的前三分之一处),边按边揉涌泉穴5分钟左右,有助于肾脏排毒;②食用肾脏排毒食品,比如冬瓜,冬瓜富含汁液,能够刺激肾脏增加尿量,排出肾脏的毒素,或者山药,能够增强肾脏的排毒功能。

人体毒素积蓄的信号

人体许多疾病产生的根源是由于毒素在体内的大量堆积,如果人体出现以下的症状,表示身体内的毒素积累过多,需要及时排出,不给毒素任何可乘之机,从而达到维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一、口疮

口疮,是指复发性口腔溃疡或者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在口腔各个部位的黏膜处都能出现,频发于唇、颊、舌缘等部位,但是在角化完全的附着龈和硬腭中很少见。口疮的发病年龄在10~30岁之间,以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一般10天左右能够自行痊愈。口疮具有自限性、周期性和复发性等特点。

现代医学认为,口疮的产生与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多种毒素的活跃、交替作用,从而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口疮反复发作。患有口疮的患者,一般表现为免疫缺陷,即自身的免疫反应减弱;其次是与遗传有着很大的关系,父母一方或者多方患有口疮,其子女也比一般人更容易患口疮;再者口疮的发作也与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功能的紊乱有关,比如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或迁延性肝炎、结肠炎或者便秘等都会引起口疮;体内缺乏元素或某些营养成分,比如锌、铁、叶酸、维生素B等,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增加口疮发病的可能性;最后,生活习惯,比如偏食、消化不良、精神紧张、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工作压力过大、普通感冒等,都会引起口疮的发生。

口疮的临床表现分为轻型、疱疹型和重型三种。轻型口疮的症状在于出现充血区,之后短期内形成直径在2~4毫米,圆形或者椭圆形的小溃疡,表面会覆着一层淡黄色的假膜,溃疡周围的黏膜出现充血,呈现红晕状,形成后有较剧烈的烧灼痛,一般7~10天能够自行愈合,不留疤痕,但是经过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复发。

疱疹型口疮,也称为口炎型口疮,这种口疮疮面数目多、溃疡小,分布广泛,黏膜充血明显,与轻型口疮的症状大部分相似,同时产生剧痛,并且伴有头痛、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重型口疮是口疮中最为严重的,发生于唇内侧及口角区黏膜,初期的症状与轻型口疮的症状相同,但后期溃疡呈现紫红色或者暗红色,周围出现红晕,局部有剧烈的疼痛,并且伴随着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一般会延续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而且痊愈后会留下疤痕,严重的可能导致组织缺损。

口疮产生的同时还会并发引起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以及恶心、乏力、烦躁、发热等全身的症状。

治疗口疮,主要的方法在于消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治疗方法较多,需要根据病情的轻重而慎重选用,但为了避免口疮产生的疼痛,重点在于预防口疮。口疮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身体的素质有关系,应避免诱发因素,降低口疮的发生率,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口腔的卫生,避免损伤口腔内的黏膜,如不要食用辛辣性食物以免局部刺激黏膜,遵循良好的生活规律,饮食要均衡,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防止便秘,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心情舒畅。

二、口臭

口臭指的是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器官中,比如鼻、鼻窦、咽等,所散发出的臭气。严格意义上说,口臭已经算是一种疾病,也是一些严重的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现,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社会交际和心理健康,发病率大约为30%。

导致口臭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口源性口臭、非口源性口臭和生理性口臭三种,其中,口源性口臭是最主要的原因。

口源性口臭指的是,口腔局部患有疾病,据统计,80%~90%的口臭都是来源于口腔,口腔中有未经过治疗的龋齿,未拔除的牙齿残根、牙齿残冠,不正常的口腔解剖结构、牙龈炎、牙周炎以及口腔黏膜破损等,都会引发口臭,其中龋齿和牙周疾病又是常见的相关疾病,牙周病患者经常性伴有牙石、菌斑,牙周袋内细菌发酵产生硫化氢、吲哚和氨类等物质,因而产生臭味;唾液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唾液的减少,蛋白质等有机成分增多会降低唾液的冲刷和缓冲作用,从而使细菌大量繁殖,分解唾液、龈沟液以及食物残渣中的有机成分,会产生大量的挥发性的硫化物、吲哚等物质,从而引起口臭。

非口源性口臭指的是邻近口腔的组织疾病,比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慢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等,产生了脓性的分泌物而导致口腔出现臭味;一些内科的疾病,比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导致口腔出现酸臭味;胃癌晚期患者经常会出现臭鸭蛋味的口臭;尿毒症患者出现烂苹果气味的口臭;另外,白血病、缺乏维生素、重金属中毒等疾病,都会引起口臭。

生理性口臭指的是食用了某些药物或者洋葱、大蒜等刺激性的食物,或者抽烟、睡眠时,唾液分泌量减少,从而导致细菌大量分解食物残渣,因而引起短暂的口臭;不良的口腔习惯和口腔卫生容易导致舌背的菌斑增多、增厚,使细菌、口腔黏膜脱落上皮,滞留许多食物残渣,因而出现口臭。

由此可知,口臭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肠道废物堆积过多,产生了毒素。

口臭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查明口臭的原因,对症治疗。首先要考虑口臭是口源性口臭,非口源性的口臭还是生理性口臭,查明原因后,如果是身体的疾病导致的口臭,比如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或者器官的损害以及糖尿病、尿毒症、白血病、缺乏维生素等导致的,则应先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进行系统治疗,去除口臭的根源。

对于一些引起口臭的口腔疾病,应先对龋齿进行及时的内科治疗,拔除没用的残根残冠、除去不正确的解剖结构、治疗口腔黏膜疾病等基础治疗,再对口臭进行系统的控制。

保持口腔卫生是杜绝口臭的有效方法,日常生活中选择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至少刷2次牙,养成进食后及时漱口的习惯,现在常用的漱口水包括过氧化氢、钠盐、锌盐等,好的漱口水能够维持口腔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防止菌群失调;舌面的清洁也非常重要,80%~90%的口臭都来源于舌背,正确清洁舌面有助于有效抑制舌面的微生物,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咀嚼富含纤维的食物或者嚼口香糖等都有利于预防、减轻口臭。

三、色斑

色斑指的是皮肤周围与皮肤颜色不一样的斑点,主要包括雀斑、黑斑、黄褐斑、妊娠斑和老年斑等,色斑属于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由于皮肤黑色素的增加而引发褐色或者黑色素,形成沉着性、损容性的皮肤疾病,多发于面颊和前额的部位,日晒后病情加重,常见于女性。

脾脏主管体内排湿,当脾脏中的毒素无法排出体外,体内积累的毒素就需要找机会从其余的爆发口排出去,这是色斑形成的主要原因,当然,不同的色斑类型,有不同的形成原因,也有不同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

1.雀斑

雀斑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多为淡褐色或者深褐色的斑点,常见于青少年的面、颈、手背等暴露部位。雀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因素,并不一定遗传于父母,也有可能隔代遗传,大多出现在皮肤较白的脸上;皮肤暴晒于阳光下也是雀斑形成的原因,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但会刺激皮下的色素细胞活动频繁,制造出大量的黑色素,而且会损伤皮肤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导致黑色素残留在表皮上,甚至沉积在真皮中,无法顺利排出体外。因此雀斑在春夏季节会加重加深,到了秋冬季节又变淡。

治疗雀斑可采用化学剥脱法、冷冻疗法、激光手术等,经过手术的方法处理,短期内皮肤会出现皮肤变黑,时间久了后会慢慢消失,手术后口服维生素C能够促进色斑的消退,但是目前手术的疗效都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有些人即使治疗成功,也会有复发的可能性。

2.黑斑

黑斑形成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阳光的照射是黑斑形成的最大原因。太阳会引起身体内的黑色素堆积,从而形成黑斑;黑斑是因为职业性黑变病而被命名,长期接触沥青、煤焦油、石油类产品的人,由于长期吸入这类物质的挥发物而导致皮肤的慢性炎症,最终导致黑色素在皮肤内沉积;使用过期或者劣质的化妆品会导致皮肤中毒;当皮肤受到外伤时,粉尘或者墨水等异物进入伤口,或者使用碘酒和紫药水,或者食用含色素的食物,包括酱油和黑木耳等,都会造成色素在皮肤中的沉淀,形成黑斑;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压力大、偏食、睡眠不足等也会让黑色素增加。

治疗黑斑的方法主要有:减少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机会;加强个人皮肤的保护工作,避免阳光对皮肤的直射作用;维生素C对于抑制黑色素生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或者静脉滴注维生素C。

3.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后天性局限性色素增多的疾病,是女性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皮肤病。人脸部的表皮层最薄,毛细血管最为丰富,也是最容易堆积色素的地方,色素主要堆积在表皮的底层,黑色素的颗粒明显增多,由于组织细胞间的微细循环受到阻碍,导致细胞遭到溶解死亡,从而使黑色素增加而形成黄褐斑。

人体内阴阳的失调是形成黄褐斑的主要原因,肝气堆积、脾胃虚弱、肾阳不足,都会导致面部形成黄褐斑;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有高达20%的可能性易发黄褐斑,此外服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以及感光性较强的食物,比如芹菜、香菜、胡萝卜等也非常容易引起黄褐斑;一些慢性疾病,比如慢性肝炎、结核病等也会导致体内黑色素的产生,因为身体排除黑色素的能力减弱,一旦黑色素没能及时被排出体外,久而久之就会在面部产生黄褐斑;女性使用化妆品不当会加重、加快黄褐斑的形成。

4.妊娠斑

其实,妊娠斑和妊娠纹出现的原理一样,都是因为孕期的特殊生理状况,雌性激素的变化会促使体内黑色素暂时增加,黑色素是人体内产生的物质,头发、皮肤和眼睛的颜色都来源于它。分娩后,黑色素沉积的部位会渐渐褪色,皮肤恢复到正常的颜色,不过,有些妊娠斑并不会完全消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尽量减轻肤色加深的程度。

治疗妊娠斑的最好方法是用妊娠纹霜加以掩饰,女性妊娠是一个较容易发生皮肤炎症的时期,尽量使用天然的护肤品,不要化妆,避免阳光直射,做好防晒工作,也不能去进行漂白手术,容易破坏皮肤的分子结构,形成永久性的伤害。妊娠斑大多在产后三个月内自然消退,如果不消退,则需要慢慢调理。

5.老年斑

老年斑是随着人步入老年时期而产生的,对身体没有什么危害。但是如果身上短时间内大范围地出现了老年斑,应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对于老年斑,应该防治结合,为了延缓身体的细胞老化,减少或者推迟出现老年斑,首先要调整日常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量,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服用抑制脂肪过氧化的药物,比如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2和半脱氨酸等;适当地参加体育活动,尽量避免阳光长时间的暴晒和刺激,外出涂抹防晒霜;如果老年斑的数量不多,可采取激光和冷冻等手术去除,或者采取拍打摩擦的方式,每天拍打手背至发红发热后,再按摩100次,大约三个月后,老年斑会自行消失。

6.痤疮

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发于青少年时期,青春期后往往会自行痊愈或者症状减轻。痤疮产生的原因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的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人在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部的雄性激素水平迅速升高,会促进皮脂腺迅速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因为毒素在体内的堆积,导致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无法顺利排出体外,同时痤疮丙酸杆菌在体内大量繁殖,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诱导并且加重症状。痤疮主要以脸部的白头、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基本特点。预防和治疗痤疮需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着手。

在日常的护理中,每天用温水洗脸1~2次,清洁皮肤,不能用手挤压或者搔抓脸部,切记不可使用油脂类、粉类化妆品和含有糖皮质激素的软膏及霜剂。

在药物治疗方面,可用口服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局部外用药物,比如红霉素等方法进行治疗。

7.便秘

便秘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复杂症状,主要是指人的排便次数减少,排便量减少,或者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症状,要结合粪便的形状,平时的排便习惯以及排便有无困难而做出是否患有便秘的判断。

便秘从病因上分析,可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两类,但都是因为肠道内的废物积累过多,有毒物质被肠道反复吸收,形成便秘。

(1)器质性便秘指的是由于身体的一些疾病而影响了排便的情况,比如肠胃的器质性病变、肛门病变、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系统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以及服用一些药物的毒副作用导致肠腔狭窄或梗阻,从而引起排便次数减少,排便量减少,或者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症状。

(2)功能性便秘是指日常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导致了排便次数减少,排便量减少,或者粪便干结、排便费力,因为身体中积累了许多毒素,导致肠胃的功能变弱;进食量减少或者摄取的食物缺乏纤维素或者身体的水分不足,导致对结肠的刺激变小;因为工作紧张,生活的节奏过快,压力过大等因素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运动量小、活动过少等,无法促进肠胃的正常蠕动,也会导致排便困难;药物的依赖性也会对排便造成一定的影响。

便秘的患者除了有前面中提到的各种症状外,常有失眠、烦躁、多梦问题及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障碍。

便秘虽然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轻重不一,但是便秘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其治疗一般根据病因、类型以及程度而采取治疗,一般通过生活治疗和药物治疗等,使身体恢复正常的排便。

(1)生活治疗指的是采取合理的饮食习惯,增加摄取膳食纤维的量和每日的饮水量从而加强对结肠的刺激,并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比如早晨起床后排便,同时也应该增加平时的活动量,清除远端直肠内过多的积粪,此外,也要积极地调整心态,因为良好的情绪对治疗极为重要。

(2)药物治疗指的是采取药物来达到通便的目的,药物主要是容积性泻剂,如不可溶性纤维、润滑性泻剂、刺激性泻剂和促动力剂等。

药物治疗始终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便秘侧重于预防。避免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缺乏残渣,从而减少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因精神因素、生活规律的突然改变、长途旅行过度疲劳等,以免干扰排便习惯;合理地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劳逸结合,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改善胃肠的功能,从而促进排便;对于已经出现便秘症状的患者,建议每天至少喝6杯250毫升的白开水,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并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8.肥胖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通常以身体内的脂肪细胞的体积和数目的增加,导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且身体的某些部位过多沉积脂肪为主要特征。

肥胖症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遗传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父母的体质往往会遗传给子女,根据医学研究,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则子女有40%的机会患肥胖症。如果父母皆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升高至80%。

现代人有“能吃是福”的观念,各种各样的美食成为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同时交通工具日益发达,生产的机械化发展,日常的活动变得缓慢、慵懒,使得人体消耗热量的机会减少,助长肥胖症的发生。细胞的超载、脂肪的堆积是肥胖的真正原因,而毒素过多影响正常的排泄功能也是肥胖的诱因之一。

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的主要措施有适当地减低膳食热量,当摄入体内的热量低于消耗的热量,体脂会逐步分解,体重会逐步下降;补充各类维生素;进行有氧锻炼,比如步行、慢跑、有氧操、舞蹈、骑自行车、游泳、跳绳、爬楼梯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边看电视边吃东西,不饮酒,保证充足的睡眠,积极调解心理的压力,保持情绪的稳定。

9.皮肤瘙痒

瘙痒是一种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症状,根据皮肤瘙痒的范围以及部位,一般可分为全身性瘙痒和局限性瘙痒两大类。

皮肤瘙痒的主要症状一般有皮肤干燥或者油腻,容易起红疹、色斑、小疙瘩,也容易过敏。这是因为皮肤是排除体内毒素和垃圾的重要途径,是反映身体状况的大镜子,一旦毒素和垃圾在体内过度堆积,皮肤就会出现反应。

(1)全身性瘙痒症多见于成人,常为阵发性,严重的还会有加剧持续性的阵痛,这些症状与外界的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比如湿度、季节、工作环境中的生物或化学物质的刺激,或者外用药物、用碱性强的肥皂以及患者皮肤的皮脂腺与汗腺分泌功能不调。

(2)局限性瘙痒症的病因有时与全身性瘙痒相同,也与局部的皮肤温度高、多汗、摩擦、真菌感染等有关。

寻找皮肤瘙痒的病因,加以避免是防治的关键。避免搔抓、摩擦以及热水烫洗等方法进行止痒;生活习惯应该规律,衣着不应过于紧身,沐浴不能过勤;避免饮酒、喝浓茶以及食用辣椒、胡椒及芥末等辛辣刺激食品;注意休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10.容易产生疲倦感

人体的毒素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自然会加重体内各个器官和系统的负担,从而出现身体疲劳等现象,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当体内的毒素消耗了肾脏的能量,肾脏为人体排毒的能力降低,于是会出现身体疲倦,瞌睡,感冒或者身体发热,容易出汗等症状。

11.尿频、尿少、尿刺痛、四肢肿胀

某些致病的因素或者毒素在体内堆积过多,就会妨碍身体器官的正常功能,使得大量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出现下肢水肿的问题。尿液是人体的排泄物,是人体毒素多少的重要反应。

12.头脑混沌、记忆力下降、容易发怒

一旦身体内的毒素积累过多,容易导致器官的压力过大或者身体内部的循环不畅,从而出现大脑供血供氧不足的问题,影响大脑的正常工作,引起情绪和精神上的问题。

13.长痘痘

脸部两侧是肝经的直接反应区,毒素在肝脏内累积过多,排毒不畅快,则脸部两侧就会长出痘痘,这个症状提醒人们肝脏中已经积累了毒素。 swg0rNwXISh4l+WxnUsjBHm7fVKZQ9/dLTzYW1Pamv3nVPWYe4m4V2y7lcYnXVj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