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每个人都要知道的排毒小常识

正确认识传染病以及消毒方法

一、正确认识传染病

传染病是一类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季节性以及感染后免疫性等特点。

传染病在人群之中会个别发生,也会在短期内出现许多同类疾病的病人,后者就体现了传染病的流行性;不少的传染病的发病人数在每年特定的季节突然升高,比如冬春季多流行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容易感染肠道传染病。

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有的病原体,比如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是肝炎病毒。一般而言,人在患了某些传染病之后会得到终生免疫,很少会再得第二次病,比如麻疹、伤寒等;而有些传染病治愈之后只能获得短暂的免疫力,一段时间后会再次发病,比如流感、菌痢等。

人一生中最容易得的传染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称为感冒,是所有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的,大约占人类疾病的1/4,儿童每年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10次,而成年人平均有2~4次;另一类是感染性腹泻,发病率也很高。

人患有传染病,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接触传染源,二是要经过传播途径,三是接触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

首先,人在患传染病之前,一定直接或者间接接触过传染源,传染源就是传染病的患者、隐性的感染者、病原的携带者或者携带病原的动物。其次,传染源要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才能达到易感者的体内。再者,同样的传染病对于不同的人群而有不同的效果,因为每个人对于特定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抵抗力,也就是人群对于病原体具有不同的易感性。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5种方式:

(1)消化道传播

病原体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水资源、食物以及手,易感者在进食或者饮水的过程中受到感染。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有伤寒、霍乱等。

(2)空气口沫传播

病原体通过传染源咳嗽、打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口沫,使易感者吸入分泌物和口沫而受到感染。通过空气口沫传播的疾病有百日咳、流感等。

(3)接触传播

通过皮肤接触、性交等方式接触病原体污染物而导致的感染。

(4)血液传播

通过输血、拔牙、共用同一支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等方式传播感染,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等。

(5)虫媒传播

蚊、蚤、蜱、恙虫、蝇等通过叮咬的方式把病原体传给易感者。通过虫媒传播的疾病有疟疾、丝虫病、登革热、回归热、斑疹伤寒和鼠疫等。

根据传染病的三个原因,因而能够推断出远离传染病的三大法宝:

(1)隔离传染源

隔离带有传染源的动物或者人群,比如在非典发生的时候,把确诊和疑似患有非典的病人进行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

经常洗手、开窗通风、注重饮食卫生、远离毒品、做好自我保护,必要时戴口罩、眼罩,穿隔离服、消毒等,杜绝消化道传播、空气口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口沫传播。

(3)保护易感人群

给容易患感染病的人群接种疫苗,增加易感人群的体质。

二、正确认识消毒方法

消毒方法一般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生物因子除去病原体的污染物,发挥作用较为缓慢,而且杀菌效果并不彻底,一般不用于传染病消毒。因此,预防传染病的消毒方法主要是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一)物理消毒方法

1.机械消毒

一般运用肥皂刷洗、流水冲净,能够消灭手上绝大部分的细菌,甚至是全部的细菌;使用口罩能够防止病原体从呼吸道侵入身体;使用通风装置能够排出室内的有毒有害空气,保持无菌状态。

2.湿热消毒

湿热消毒包括火烧、煮沸、流动蒸气、高热蒸气、干热灭菌等,主要是通过使病原体的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加速微生物的灭亡,失去正常的代谢功能,消毒效果较好。

(1)火烧消毒

一般经济价值较小的污染物,比如金属器械和动物的尸体等都可以用火烧的方法,方法简便又经济而效果良好。

(2)煮沸消毒

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消毒方法之一。优点有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设施,价格便宜而且效果可靠;缺点在于消毒的物品被水浸湿,增加处理后再受到污染的可能性。

煮沸消毒一般适用于消毒餐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制品等,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1~2分钟后细菌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之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但是有些细菌芽孢的抗热能力较强,需要煮数个小时才能杀灭。

使用煮沸消毒的方法应该注意,在煮沸的过程中,消毒物品不应该放置过多,不能超过容器的四分之三,应该全部浸入水中,而且煮沸过程中不宜加入新的消毒物品;煮沸消毒的时间要从煮沸后算起,导热不良的物品要延长煮沸的时间。

(3)蒸气消毒

蒸气消毒是热力消毒灭菌中使用最为普遍、效果最为可靠的一种消毒方法,优点在于穿透力强,能杀灭所有微生物。

(二)化学消毒方法

化学消毒和灭菌的方法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无论是大小医院,还是日常家庭中,都应该做好医疗、护理工作。因此,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非常有必要。接下来介绍一些常用的化学药物消毒剂。

1.漂白粉

漂白粉是一种白色颗粒的粉末,有氯臭味,能溶于水,溶液呈现混浊状,对于细菌的繁殖、病毒、真菌孢及细菌芽孢都有杀灭作用。一般用于饮水的消毒、污水处理,食品工业工具的消毒,传染病人群的排泄物和污染环境消毒等。不过,漂白粉的温度性较差,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导致分解。

2.乙醇

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辛辣味,易挥发、易燃烧,具有杀菌作用,多用于皮肤消毒,作用的时间不少于5分钟。需要注意的是,乙醇消毒需要一定的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消毒的效果。当乙醇遇到蛋白质,会使蛋白凝固,形成一层保护膜,因此物品在用乙醇消毒之前应该先把表面的有机物消除干净,乙醇应该在有盖的容器内保存,并且及时更换,以免其中的有效成分挥发而影响消毒的效果。

排毒必知的小窍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把身体中的毒素排出体外,更需要防止毒素侵入身体,从来源上杜绝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人体毒素堆积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体本身摄入过多的毒素,二是由于人年龄的增长导致器官的功能退化,或者某些器官患病,不能及时把体内的毒素排出。人的一生,在身体最容易中毒的五个阶段中,身体承受着不一样的毒素。

第一个阶段:胎儿时期。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就会接受一系列的毒素侵扰,空气污染,包括繁忙交通造成的汽车尾气和住宅中使用的杀虫剂;母亲在怀孕期间使用的各种含有毒素的日用品,包括漂白剂、空气净化剂、窗户清洁剂、地毯清洁剂、干洗液等,由于胎儿的抵抗力较弱,这些化学物质对胎儿的危害是成人的3~10倍。

第二个阶段:孩童时期。离开了母亲的子宫后,孩童要面临着各种毒素,在孩童食用的食品中,各种食品添加剂以色素、调味剂和防腐剂的形式出现,甚至在食品的包装上,也包含了有毒有害的物质,孩童的身体对于这些化学物质没有吸收消化的能力,从而导致中毒。

第三个阶段:少年时期。少年正是大量摄取营养的时期,而众多食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包括致癌物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护理品,包括洗发水、沐浴露、化妆品等中含有将近200种化学物质,严重影响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出现各种不良的情绪变化甚至影响大脑发育。

第四个阶段:成年时期。成年的人群一般有稳定的职业,而有些职业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导致产生头晕、恶心或喉咙刺痛等症状。

第五个阶段:老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抵抗能力变弱,从而需要服用各种药物,而药物中也含有较多的毒素,自身的排毒功能不足以抵抗药物的毒素,同时长期饮用自来水,水中的微生物在体内不断累积,导致骨头变得脆弱。

面对这么多种的毒素,究竟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防止它们进入体内呢?日常生活中运用一些简单方法,轻松把毒素拒之“体”外。

①用最自然的方法清新空气,在室内养一些绿色植物,或者摆放一些柚子皮。

②对于餐具以及衣物上一些难以洗干净的污点,试着用柠檬反复擦拭。

③室内不使用机械地毯,选择天然纤维,比如羊毛和棉花制成的地毯;使用百分之百纯棉的床单。

④使用不含磷酸盐的洗洁精和洗衣粉,可使用天然的清洁液,用两勺子的醋兑上热水,也具有清洁的效果。

⑤卧室中尽量少使用电器,避免在睡觉中吸入电器中的溴耐燃剂;冬天睡觉时,用热水袋代替电热毯。

⑥儿童的玩具尽量选用木质玩具。

⑦洗发去皮屑,尝试用橄榄油按摩头发。

⑧运动是最原始,最有效的排毒方法,保持身体排尿排便排汗畅通。

排毒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防止毒素侵入身体,从来源上杜绝毒素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更要做到把身体中的毒素排出体外,但是排毒也有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才能更好地达到效果。

(1)排毒需要适度

排毒是拒绝外界环境的毒素进入身体的方法,但是并不能为了排出身体内的毒素,而不与外界一切的事物发生联系,不摄取任何有可能存在毒素的食物,人不可避免地要和外界的环境发生接触,也不可能不摄取食物,外界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有人体所必需的氧气,而食物是维持生命健康的基本物质,人不可能脱离氧气和食物而生存,因此虽然说排毒是一件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但是千万不可过度地防毒,过度排毒会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同样也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2)不同体质需要采取不同的排毒方法

世间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特殊的个体,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排毒的过程中,必须完全地考虑到自身的体质适合什么样的防毒方式,注意排毒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3)各种排毒的方式都有利与弊

一般而言,人体毒素在体内的堆积会导致人体健康出现危机,因此排毒成了最为必要的事情。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身体的健康,因而开始注意排毒。市场上依据人们的需要也有不断的言论和消息,提供各种排毒的方式,即使每一种方式都是根据实验、调查等研究出来的,它依旧是具有特例的,因为世界是千变万化的,每一项因素都会影响实验和调查的精确性,因此每一种排毒的方式都是有利有弊的,没有哪一种排毒方式是完全有利或者完全有害的。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各种排毒方式的同时,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每一种排毒方式的利与弊,认识排毒方式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利用防毒的方式来达到身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 +NBo0o7ucgkwavuv9kLuvdyTAXy4QJYuvBm+fEhEVSD4GC0YkZjB1/v1EF7bZvl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