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 论

中国地区最早有文献留存的文明是殷商,而殷商也是目前所知最早有完整国家结构的王朝。从殷商时期的古城和冢坟结构、出土文物、甲骨卜辞和祭祀记录可知,中国传统中的许多观念、制度等文化现象均源自殷商。由考古发现观之,殷商文明已是相当成熟的发展阶段,因此殷商文明中的各种元素应该还有更古老的渊源。这些多元丰富的文化源头,共同汇流成殷商文明的整体;而其中的每个环节,都牵涉殷商文明的整体样貌。

殷商应该是中国历史中最早的集权大国,因为殷商跨越了族群文化的范围,是涵盖了不同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语言的地域,可以称为“上古帝国”。殷商政权囊括了许多原有的国家与文化,从而形成规模庞大的多元文明。殷商在许多方面是中国大文明历史的发轫,同时也是许多独特文化混合而汇入统一大国的时代,又是早期多元青铜文明发展结合的结果。因此我们从殷商渊源的问题入手,来讨论早期中国的面貌。

中国之有文献,肇始于殷商,所以我们看不到早于殷商的记录,也没有殷商时期从商人之外的角度描述其国的记录,即便是殷商以前的口传故事,至今也都很难考证其来源。《竹书纪年·殷纪》和《史记·殷本纪》中对盘庚之前商的描述,同样有来源不明的问题,难与出土文献相互对照。

《殷本纪》记载商朝从成汤克夏到帝辛的时间超过七百年。但一个大国在七百余年间都由同一个王室统治,这在世界史中是相当罕见的情况,恐不能全然以史实视之。此外据《竹书纪年·殷纪》和《史记·殷本纪》记述殷商王族十几次迁都,但至盘庚迁都于殷后,其都城则两百余年不再移动。盘庚之前这一族在各地只停留几十年而已,所以考古所发现的几层城址,多不宜看作这一群所居,即不宜命名为“早中商”。

当然,《殷纪》和《殷本纪》中的传世故事也不全然是凭空捏造,只是必须仔细审视其来源,或许这是出自殷商王族自己留下的传说,所以只能代表殷商王族的立场。而殷商周遭又没有其他文明留下文献,供后人以非殷商王族立场角度进行对照。唯一可资征信的,只有考古出土的文物和考古现场所提供的非文献资料。透过考古以推知当时的景况,进而调整对殷商以来之文献的理解。

从商代考古的丰富成果来看,殷商建国时的景况要比现有文献的传述复杂得多,并包含多元因素的痕迹。从文献中,我们无法听到当时殷商王族之外的其他声音,因此必须着意于史料辨析,试图从失传的文明中,钩沉出古代的多元面貌。本文尝试脱离传统一元观点的历史和传说记载,依循考古线索,探求一些殷商建国时的景况,从多元的考古现象中观察历史发展的可能性,并通过研究青铜早期的遗址,重新思考殷商之前的中国、殷商大国的成分以及殷商王族的属性。

本文也试图将中国青铜时期的历史纳入亚洲古代史的脉络,从而观察殷商之前的文明变迁,以及殷商建国史。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其历史发展与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尤其在没有现代国家边界前,商朝的产生实属整体亚洲文明的巨变阶段。若仅聚焦于单一地区,实难以观察当时的族群迁徙与社会变化过程。这些问题涉及各方面的知识,包括农业史、地理与气候学、矿物研究、器物学、古文字学,以及社会精神文化等等。因此,本文论及的范围颇广,但围绕着殷商上古帝国之前的历史、殷商集权政体的形成,以及殷商王族来源等几个主要问题,这就是笔者在撰述本文时最关键的目标。 gfqfA11gotNE8NbTpbTAuJhQYnfPfMYe6N0wP0CDejSgFoH6EDpuS4bV/qY59HU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