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公平正义的社会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但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社会,无法实现全面的、真正的公平正义。马克思主义科学阐明了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并把社会公正的实现同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指明了未来社会应该是一个真正实现了公正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反对抽象地谈论公平正义,主张应结合一定的历史条件揭示其中所包含的实质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平正义作为价值观念是人们的一种要求和向往,从来都不能超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所允许的限度,它是由一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在存在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里,真正的社会公正是无法实现的。只有在推翻了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里,社会公正的实现才具有现实可能性。所以,社会公正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社会公正不是从人们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社会是否公平正义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社会公正也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在今天看来很不公正的现象,也许在历史上曾被认为是公正的;在今天看来公平正义的现象,在后人看来未必就是公平正义的。所以,看待社会公正问题,须将其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来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正是相对的。人类的社会发展历史表明,社会公正总是相对的,绝对的社会公正虽然美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是难以真正实现的。理性认识社会公正问题,既应该防止落入平均主义的窠臼中,也应该防止因追求效率和发展而忽视公正的倾向。虽然平均主义在某些领域是适用的,但若将其推广到所有领域尤其是分配领域,否认人的差别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最终只会扼制人的积极性,扼杀社会发展的活力,最终不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我们所追求的社会公正,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但不是要否认差别、消灭差距,而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将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而充分挖掘每个社会成员的潜力,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公正是具体的。社会公正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权利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各种义务合理承担,但具体如何分配与承担才是合理的,在具体的领域又有具体的内涵和具体的标准。比如:在经济领域讲社会公正,主要是讲等价交换、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在社会领域讲社会公正,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保障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需求。我们不能将经济领域的原则简单套用到社会领域,无视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需求。因此,不注意具体领域、具体人群、具体问题的区别,简单套用抽象的社会公正概念,往往容易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和实践中的失误。 sTVGQBI+mhUGQkTS7WtmONGQmCmWkkgYZGGpjZVueQshq7E1pMH6946zkz5CtV+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