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社会建设”的正式提出与发展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千百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但是,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断坚持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发展新的实践相结合,特别是积极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如战胜“非典”),提出了包括和谐社会理论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社会建设概念就是随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而逐步形成的。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建设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在内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说明,我们党在发展目标的顶层设计上,已经从富强、民主、文明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社会建设概念呼之欲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五个统筹”的原则协调好改革进程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着眼于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和工作有序进行” 。这表明我党从理论上对社会建设领域更加关注。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在这次全会上,社会建设概念首次被明确提出,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重大进步。

在2004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又进一步提出包括以人为本、调整收入分配、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等若干任务,表明中央已从社会建设的意义上思考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5年2月21日,胡锦涛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着重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问题。他指出:“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理论指导,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一样,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因而尤其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并用来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要加强对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要求,努力做到古为今用。要注意研究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借鉴其积极成果。”至此,社会建设正式被中央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提上议事日程,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论断,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系统化、理论化。同时,第一次把一系列关于社会建设的概念写入中央文件,如“社会结构”“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社会心态”“社会认同”等,并明确提出要“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因此,《决定》更是一个关于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表明党对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我们可以发现,从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 ,到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又基础落后的国家,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无疑是一项宏伟壮丽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 ,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在我们这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里,人民过上小康生活,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进”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再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社会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建设领域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明确地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确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开始引起全党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目标要求,明确地把“建设生态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从此,生态文明建设开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进一步把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由“四位一体”向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转变。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与以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概括相比,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是对这一发展道路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 SjIZtRUKpopOeIxzK1NplZajsm3lEiIw9xiJWozm5y998MyrkiFwprwXfhkGtWV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