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以人际关系为现实基础,反映并反作用于人际关系的变动。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人际关系的变动既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在传统小农经济社会,人们的交往对象多是“固定”的某些人或自己的熟人,社会整体的变动幅度比较微小,仅凭直觉很难感受到这种变动带来的显著影响。鉴于其社会结构的高度稳定性,有人将它称为“熟人社会”
。然而,在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后,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速度明显加快,人际关系的变动也随之加剧,就个人生活体验层面来说,呈现出迅速“流变”(利奥塔语)的突出特征,介入大众生活的陌生人的数量越来越多,社会学家称之为“陌生人社会”
。人际关系的变动直接导致了伦理关系的变革,从而带来了传统道德学说和伦理实践的革命性变革。那么,当下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究竟有哪些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对道德理论和伦理实践提出了哪些革命性的挑战?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有效推进社会伦理道德建设?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之后才能给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