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道由心悟:茶道

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其内容包括:备茶品饮之道和思想内涵(即通过品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将精神升华到具有哲理的境界),陆羽的《茶经》第一次提出茶道的概念,并将茶道的两个基本点充分体现出来。

●什么是茶道

茶道是通过品茶活动(沏茶、赏茶、饮茶)表现一定礼节、人品、美学观点、精神、意境的一种品茶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主要讲究五境(即茶叶、茶汤、茶具、火候、环境)的和谐,并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中国茶道起源

中国茶道起源于8世纪的中唐时期,陆羽是中国茶道的创始人。唐代煎茶道代表人物有陆羽、皎然、卢仝、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等。唐代茶人完善了煎茶茶艺,确立了品茶修道的思想。

点茶道形成于北宋中后期,代表人物是赵佶、蔡襄、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陆游、审安老人、朱权等。宋代茶人创立了点茶茶艺,发展了饮茶修道的思想。

泡茶道形成于明代后期,代表人物有许次纾、冯可宾、陈继儒、田艺衡、徐献忠、张大复、张岱、袁枚等人。明清茶人创立了泡茶茶艺,且有壶泡、撮泡、工夫泡三种形式,并为茶道设计了专用的茶室。

●坚实的思想核心——“和”

“和”是儒家、佛家、道家共通的哲学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是指世间万物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气以利万物。

茶道中的“和”表现在:泡茶时,体现儒家“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待客时,表现明礼之伦;饮茶时,表现谦和之礼;品茶时心境表现俭德之礼。

●无所不利的修习之路——“静”

儒、释、道三教都以“静”作为修行方法。中国茶道为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延伸出“茶须静品”的理论。通过茶事活动创造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中国历史上的文人雅士、高僧、儒生,都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要途径。

●愉悦的心灵享受——“怡”

“怡”字含义深广,据《说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悦也。乐也。”

茶的品饮修身之道

工夫茶道程式(1)

中国茶道体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不讲形式,不拘一格。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的人对茶道有着不同的追求。

●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真”

中国人追求“真”。“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终极追求。茶事中所讲究的“真”,包括真茶、真香、真味;环境要真山、真水;字画要真迹;器具要真竹、真木、真陶、真瓷。还有对人要真心,敬客要真诚。茶事活动每个环节都要认真。饮茶可以使人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勤俭行事,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工夫茶道程式(2)

特别提示

所谓工夫茶,指的是泡茶程序极为讲究,需要一定工夫。这里以中国潮汕工夫茶道为例。 JZGZkjEahs5l+zFkJTIpQ7LUMBP5S5N4eqLtspJMcY3ahS1NnvC688qnXlTU39Cc

日本茶道的环境要求

日本茶道的品饮要求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