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虽然你表面上活得现实,但是内心里永远住着王子和公主。我们虽然有时候看起来屈从于现实,但内心总是不甘,常常幻想着只做自己喜欢做的、想做的事情。每天拿着3000块的工资,却梦想着花出3000万的气势。
可能有人会说想做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想好,话虽如此,但是想法要贴合实际。比起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更为重要。如果前者是突如其来、心血来潮,那么后者就是一种力所能及的现实状态。前者往往是对现实的逃避和对自我认识的不足,而后者则是拼尽全力的状态。
认清现实比什么都重要,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就像太阳东升西落,这是永远不变的事实,没有什么事物会因为你的想法而改变,虽然改变不了大环境,但是小环境可以由自己控制。如果改变不了太阳升起的时间,那就改变自己的起床时间好了。
很久前看过一个故事,印象非常深刻。故事讲的是在国外的一个农场,一位17岁的少年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除了能说话,眼睛能动外,他不能做任何事情。医生对男孩的妈妈说:“没有指望了,你的儿子活不到明天。”男孩听见后对自己说:“这太残忍了,我不能让他的断言实现。”
第二天医生来的时候男孩不仅活着,精神反而更好了。医生惊讶过后对男孩的妈妈说了更残忍的话:“你的儿子就算能活下来,也永远站不起来了,他将会终生瘫痪。”
男孩同样也打破了医生这个可怕的预言。多年之后,男孩不仅站起来了,还在一个夏天靠一艘独木舟独自一人畅游了密西西比河。
他叫米尔顿·艾瑞克森,是一位知名的催眠治疗大师。他是色盲,只能分辨出紫色;还是音盲,没有办法欣赏音乐;有严重的阅读障碍,16岁才发现字典的字母顺序。
你看,现在你还觉得不公平吗?上天几乎把艾瑞克森所有与人交流的通道都锁起来了。但他还是认真地生活,既然做不了的事情很多,那就干脆不做;既然只能分辨紫色,那就穿紫色的衣服,用紫色的杯子,把办公室和家也变成紫色;既然不能欣赏音乐,那就干脆不听;既然不知道字典的顺序,那就逐个去找。
小儿麻痹症伴随艾瑞克森一生,他的病经常复发,导致肌肉不断萎缩,视力、听力也随之下降。他虽然站起来了,但是右半边的身体没有一点力气。而且,他还患有痛风和肺气肿。
70多岁时由于身体上的疼痛,他要花数个小时进行疼痛管理,穿衣服和刮胡子这么简单的事他都要费很大的力气,尽管这样,他还是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1974年的一天,他对自己的学生说:“今天凌晨4点,我觉得自己可能会死掉。中午的时候,我很高兴我还活着,我从中午一直高兴到现在。”
艾瑞克森一辈子都没有抱怨过,他总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
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在著作《沉思录》中写道:“要想获得幸福与自由,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些事情我们能控制,另一些则不能。只有正视这个基本原则,并学会区分什么你能控制,什么你不能控制,才能拥有内在的宁静与外在的效率。”
哪怕只是一瞬间,别和自己过不去,也别和他人过不去。高兴就笑,难过就哭。别为难自己,把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不要整天空想,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你想做什么。
你想在公司升职,多涨点工资,那么你可以努力工作,多提一些有用的方案;你想让城市恢复清洁,想再次看见蓝天,那么你可以少制造点垃圾,减少污染;你想让中国发展得越来越好,被全世界认可,那么你可以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并做一个有素质的中国人。
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父母、兄弟、妻子全部死在纳粹集中营里,他因为医生的身份才没有被杀害,但是也受到了残酷的虐待。
在经历了无数次折磨之后他想明白了一件事,他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的就是他的意志,身处纳粹集中营,他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精神上的自由。正是凭借着这一点,他才能熬过那段艰苦的时光。只要意志还受自己控制,那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
我们也是一样,别羡慕别人的风光,别感叹世事无常,给自己一份坦然、一份平静,用一颗平常心,将自己的生活经营得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