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祝融取火

人类一开始利用的火是天然火,比如雷击产生的火,而第一个发明了人工取火的,就是燧人氏。燧人氏偶然发现,啄木鸟用又尖又长的嘴在树木上的小窟窿里找虫子吃,有时候,由于虫钻得很深,啄木鸟的嘴巴够不上,只好用尖硬的喙去钻,不料却钻出了小小的火花。受这一现象的启发,燧人氏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木头都能钻出火种,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只有少数品种的木头能钻出火来,而且随着季节的变换,也必须使用相应的木头才行。如果随便捡一根木柴去钻,那是钻不出火种的。

对远古的先人们而言,取火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黄帝时期,各地都设有专门管理钻火的官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常年选用能钻出火的木头并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如春季钻木取火必须选用干榆木或干柳木;夏天必须选用干枣木、干杏木或干桑木;秋季选用柞木;冬天选用槐木或檀木。

用钻木的方法取火,既麻烦也很累人,人们迫切需要发明一种更简便、更容易的取火方法。于是,顺应这种潮流,祝融发明了火镰,直到今天,不少偏僻山区仍然在使用这一古老的发明。

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后,到了黄帝时期,人类已开始用火烧熟食物,用火取暖,用火驱赶毒虫猛兽,用火打仗。可是人们只知道用火,却不会保存火种,这对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和游猎生活的人来说很不方便。他们必须经常带着火种行路,每到一个地方,头一件大事就是用火种燃火烧饭,烧过饭后又得把火种小心地保存起来。

有一年,黄帝带着他的部落的人民,由南向北迁移。那是夏天的时候,途中突然遇到一场暴雨,山洪暴发,遍地是水,大人小孩被雨水浇得像一只只落汤鸡,又冷又饿。

黄帝手下负责管理火种的官员叫祝融,黄帝令他生火,可是他随身所带的火种也被暴雨扑灭了。大家不得不在一个大石洞里暂住下来,等待天晴之后再走。谁知,老天爷好像故意与人们作对,一连几天,雨一直不停地下着。石洞里的人们饥寒难忍,但因失去了火种,无法生火做饭取暖。

祝融着急万分,想用钻木取火的方法取火,可是带来的木柴全是湿的,钻了很长时间,也未钻出火星。眼看天黑了,祝融累得满头大汗却毫无效果,一气之下,他把手里的钻头狠狠地扔出去。不料,钻头碰击在石洞的岩石上,却溅出了许多火星。祝融心里顿时由忧变喜,他忘记了疲劳,找来好多石块互相碰击,只见火星不断飞溅。

可是,怎样才能使火星燃烧呢?这又成了一个难题。

黄帝走过来对祝融说:“你不要太急,从石头上能击出火星,这就是很大的成功。下一步怎么办,需要多找些人来共同商量。”

黄帝的这番鼓励使祝融信心倍增。他找来常先、大鸿、力牧和嫘祖等人一同想办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唯有常先一句话也不说。大家以为他饿病了,劝他去休息。

不料,常先猛然站起来说了声:“有办法了!”说着,把自己缠腰的围腰解下来,用劲撕开,从里面掏出一团芦花絮对祝融说:“你把这些芦花絮放在石头下面,再击石取火。”

祝融按他的建议把芦花絮摆好,再击石块,火星溅落得越来越多,点燃芦花絮的火就越来越大,祝融用口轻轻一吹,随着一股浓烟蹿出了火苗。取火成功了!有了火,人们就有了生存的希望。石洞里的大人小孩无不欢呼跳跃。黄帝专门为祝融举行了庆功会,给他记了大功,并封他为“火正”。

祝融发明的“击石取火”,使人不再为保存火种发愁,这就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因为火是红色的,所以后人都把祝融称为“赤帝”。 1QoWkENJYN/FpcalT8Sol8Awt5Naeg6YKYFhjXcwX90daqwLudHnvOHFgkIJrh+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