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宫廷中的乐舞

与民间音乐相比,吴越国的宫廷音乐略逊一筹。吴越国基本延续了唐朝的宫廷乐舞。安史之乱爆发以后,两京陷落,乐人四散,长安宫廷乐舞的“余声遗曲”开始在各地流传。《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七十二载:“梁主遣兵部侍郎崔协等册命吴越王镠为吴越国王。丁卯,镠始建国,仪卫名称多如天子之制”,唐宫廷的乐舞也从长安传于杭州。《宋史·吴越钱氏世家》还记载钱氏向宋朝贡献“乐人”。钱氏吴越国这些仪礼亦包含燕乐,“乐人”当亦表演燕乐。虽然采用了“天子之乐”,但钱氏并不沉湎于声色,《吴越备史》说钱镠“尝岁除,夜会子孙鼓琴,未数曲,止之,曰:‘闻者以我为长夜之饮,’遂罢。”我国古代,乐与礼并重,尤其在统治阶级眼里,乐与政通,闻乐而知政事,吴越钱氏王朝对音乐的观点亦然。

吴越国历三代五王:武肃王钱镠、文穆王钱元瓘(钱镠第七子)、忠献王钱弘佐(钱元瓘第六子)、忠逊王钱弘倧(钱元瓘第七子)、忠懿王钱弘俶(钱元瓘第九子)。钱弘倧即位后,被内衙统军使胡进思发动政变所废,在位仅半年。废后贬迁会稽卧龙山麓,生活起居仍与王同级,《十国春秋》卷八十《忠逊王世家》云:“(忠懿王)为(忠逊)王置园亭于(卧龙山)上,栽植花木,周遍高下,遇良辰美景,王被道士服,拥伎乐,旦暮登赏。每元夜,张灯遍于山谷,用油数千斤,七夕,结彩楼于山巅。诸节时费用称是。王常于山亭击鼓,声达于外,守卫者遽闻忠懿王,忠懿王曰:‘吾兄以闲适为怀,非鼓乐不欢。’乃命装金鱼水鼓四面奉之。”可见,忠逊王钱弘倧退位后,过着鼓乐消闲的后宫生活。

忠懿王钱弘俶(929-988),钱元瓘第九子。他母亲恭懿夫人吴氏,会弹琴,性格慈惠而节俭,特别崇拜黄老之学,常被道士服。忠懿王也能琴,他曾派人到处找好的琴材。《十国春秋》卷一一五云:“使者至天台,宿山寺,闻瀑布声正在檐外。晨起视之,瀑布下泻石处正对一屋柱,而且向日,私念曰:‘若是桐木,即良琴在是矣。’削之,果桐也。即赂寺僧易之,取阳面二琴材以闻,乞俟一年斫之。既成,献忠懿王,一曰洗凡,一曰清绝,遂为旷代之宝。”

忠懿王的弟弟钱弘仪(932-979),文穆王第十一子,通晓音律,会创作新曲,擅长琵琶,颇有音乐才能。《十国春秋》卷八三《钱弘仪列传》载:“仪工草书,善弈棋,皆及上品。晓音律,能造新声,尤工琵琶,妙绝当世。忠懿王常宴集兄弟,欲使仪弹,而难于面命,乃别设一榻,置七宝琵琶于上,覆以黄锦,酒酣,仪果白王曰:‘此非忽雷乎?愿奏一曲为王寿。’时王叔元珰亦知音,王命之拍,曲终,王大悦,赐仪北绫五千段……当时以为美谈。”从中,不仅可以看出钱弘仪琵琶技术精湛,还体现了钱氏王宫庭内的家庭宴会中亦酒亦乐的欢乐场景。 PbvURXFNZAX+/K7iJycBUd7dYNhbbeKg2JN0EUK8n/dyDzMGbdNFQnnVzQ+0E3k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