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歌舞伎乐的兼容

舞蹈是通过有节奏的、经过艺术加工的人体语言(动作及造型),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在古代,它往往与音乐合为一体,同时表现。到南朝刘宋时,已是“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流行非常广泛。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其时,宫廷燕乐大都按例配有舞蹈,少者数人,多者百数十人。据《旧唐书·音乐志二》记载,唐朝立部伎八部,安乐舞者八十人,太平乐舞者一百四十人,破阵乐舞者一百二十人,庆善乐舞者六十四人,大定乐舞者一百四十人,上元乐舞者一百八十人,圣寿乐舞者一百四十人,光圣乐舞者八十人;坐部伎八部,燕乐舞者二十人,长寿乐舞者十二人,天授乐舞者四人,乌歌万岁乐舞者三人,龙池乐舞者十二人,破阵乐舞者四人。可见宫廷燕乐舞蹈的普遍。隋唐宫廷燕乐中有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歌舞音乐,称为“歌舞大曲”,又称“大曲”或“燕乐大曲”,在隋唐宫廷燕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进一步吸收了外来音调与形式,较之魏汉的相和、清商大曲有着更高的发展,代表着隋唐音乐文化的最高水平。歌舞大曲的结构较为复杂,杨荫柳先生将唐代歌舞大曲结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散序(或散板);中序、拍序或歌头(或慢板);破或舞遍(由中板转入急板)。

相比宫廷歌舞,民间舞蹈更为繁荣。《隋书·音乐志下》记载:“大业二年,突厥染干来朝,炀帝欲夸之,总追四方散乐,大集东都……染干大骇之。” 文中所谓“散乐”,《旧唐书·音乐志二》说是“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亦即民间歌舞、杂技、戏剧之类的统称。这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民间文艺大会演。“自是皆于太常教习。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至晦而罢。伎人皆衣锦绣缯彩。其歌舞者,多为妇人服,鸣环佩,饰以花毦者,殆三万人。” 民间舞蹈亦自此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隋唐时期,民间舞蹈主要有踏歌、胡旋舞、柘枝舞等。

踏歌是一种群众性歌舞,汉时已有。唐代民间习俗,于中秋节夜,妇女在月下联臂踏地为节,载歌载舞以自娱。

天宝末年,胡旋舞由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末国(撒马尔罕以东)传入,舞中有各种旋转动作,故名。舞者立于一小圆毯上,纵横腾挪,然两足不离毯。白居易《新乐府·胡旋女》云:

天宝季年时欲变,

臣妾人人学圆转。

中有太真外禄山,

二人最道能胡旋。

反映了胡旋舞的状貌及其在中国的流传。

柘枝舞源出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境内江布尔)。最初为女子独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大多以鼓伴奏。后有双人舞,名“双柘枝”。又有两个女童藏于“莲花”中,花开后相对舞蹈,名“屈柘枝”。舞间亦可穿插“谐优”,即做些滑稽表演。

这些舞蹈很受群众喜爱,许多地方都有演出。张祜有一首《观杭州柘枝》诗云:

舞停歌罢鼓连催,

软骨仙蛾暂起来。

红罨画衫缠腕出,

碧排方胯背腰来。

旁收拍拍金铃摆,

却踏声声锦拗摧。

看着遍头香袖褶,

粉屏香帕又重隈。

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杭州所看到的柘枝舞表演。 vc+zhMxJiZDWNk1IlI0luT6tcROs3xE9tE97YAB8NSZDcfxpxu0El8/qxBjmFv6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