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精美的青铜乐器

在考古发现中,浙江地区有许多先秦时期的乐器。诸如:金、石、皮、木、丝、竹、瓷等,充分反映了浙江器乐艺术的繁盛。吴、越两国的乐器在礼乐器中占很大比例,为别国所罕见。据统计,吴国发现具铭礼乐器共四十九件,其中钟三十二件、钩 两件,钟和钩 都是乐器,两者合计约三十四件,约占礼乐器总数的69%。越国发现具铭礼乐器共二十一件,其中钟十八件、钩 三件,约占礼乐器总数的95%。除编钟与钩 之外,还有 于、铙、钲、鼓、琴、编磬等。

现将先秦时期越族的乐器简介如下:

(一)

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青铜乐器,源于春秋时期,指挥争战进退。“圆如碓头,上大下小,乐作鸣之,与鼓相应”。迄今发现属于先秦时期的 ,已有数十件之多。出土地点基本集中于东南与南方,而且有从北向南移动的趋势。从春秋中期至战国后期,依次出土。

由出土地点可看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的 ,分别为东夷文化与百越文化所有,并是其富有特征性的典型器物。

多用于奏军乐,一般为青铜制作。形如圆筒,上:圆下虚,顶有纽,槌击而鸣。1986年第8期《文物》载有浙江海盐长川坝出土之原始瓷质的 两件,一大一小,年代为战国前期。

(二)铙

图1-10 铙

一种青铜打击乐器,甬钟的前身。有柄,以木槌敲击发声。南方青铜铙是越族特有的乐器。这种乐器到春秋时也衰亡,与其衔接的是钩 ,所以说钩 源于南方大铙。

1963年7月,余杭县石濑发现了一件商周时期的铜铙,铜铙的钲部以细线勾成的兽面纹为主纹,以联珠纹作为底纹,甬部无旋,并与内腔不通,通高29厘米。1976年在金华地区征集到的一件铜铙,也是用细线勾成兽面纹,联珠纹衬底,由中线分成两半,甬部无旋,但与内腔相通,通高28.5厘米。从造型和纹饰来看,这两件铜铙都可以定在商代。1969年在长兴城关中学征集到的一件铜铙,其实应当与1959年10月在长兴上草楼发现的铜铙同出一处,前者残高28.5厘米,后者通高51.4厘米。这两件铜铙除了大小有别外,造型、纹饰如出一范:通体饰勾连云雷纹,钲部共有圆枚三十六个,枚饰圆涡纹,旋部饰C形纹,甬中孔与内腔通,实为一组。1986年2月在磐安县深泽出土的一件铜铙,残高27厘米,造型和纹饰与长兴出土的两件铜铙相似。这三件铜铙的特征明显晚于前述两件商代铜铙,特别是三十六个圆枚的出现,已具币钟的雏形。至于纹饰风格,与长兴铜铙相同,但从形制看,其时代不会早于商代。因此,这三件铜铙应当是西周前期浙江本地生产的青铜乐器。

图1-11

2003年,浙江瓯海杨府山西周土墩墓挖掘,发现随葬品中有青铜乐器铙一件,体形大而厚重。铙体呈合瓦形,平舞、弧于。镜体两面以征分隔为左右两区,每区内饰有乳丁三排,每排三个。征部、鼓部、乳丁间、篆间满饰大型云雷纹。通高47厘米、铣间长35厘米、于间宽21厘米,重23.5公斤。体型硕大的青铜铙是南方地区常见的青铜乐器,南方青铜铙按照纹饰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云纹铙、兽面纹铙和乳丁纹铙三种类型,其中乳丁纹铙是铜铙中的最晚形态,西周中期以后开始出现的甬钟,即是源于乳丁纹铙。该墓出土的青铜大铙,在云雷纹上设有乳丁,属于铜铙的最晚形态,其形制与1959年长兴上草楼出土者完全相同,由此推测,该墓主人可能是当地的一位军事首领。温州地区在商周时期是越族的分布范围,土墩墓更是典型的越族墓葬,出土的青铜器也具有强烈的越文化色彩,因此,这座土墩墓应该是一座越族的贵族墓。本次瓯海土墩墓出土的铜铙,表明南方的铜铙也有作为随葬品随葬的,这为研究南方铜铙的用途提供了新思路。

(三)鼓

有铜鼓和木扁鼓。越族民间用以娱乐和战事,所谓“击鼓鸣金”。绍兴地区至今还称“铜鼓”而不称大鼓、皮鼓。

江苏丹徒北山顶春秋墓出土有一件悬鼓,已朽烂,仅存青铜悬鼓环和一片红色漆皮,由于挤压变形,鼓已无法复原。1979年,江西贵溪古越族崖墓出土一件木扁鼓的残部,扁鼓直径26.8厘米、高6.5厘米,鼓框呈圆弧状。髹黑漆,上下边各有两排竹钉,用于绷紧鼓皮。绍兴坡塘306号墓出土的铜屋模型,屋内置一鼓架,上悬一鼓。

图1-12

(四)琴

《越绝书》卷十三《越绝外传枕中》载有“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的说法,但没有确指弹于何处。孔子拜访勾践,“从弟子奉先生雅琴礼乐奏于越”,提到“雅琴”这种乐器。《吴越春秋》卷五《夫差内传》有“宫女悦乐,琴瑟和也”的记载。同书卷十《勾践伐吴外传》记载,越伐吴成功后,“置酒文台”,命乐师作《伐吴曲》,乐师发了一通议论,然后说“臣请引琴而鼓之”。同书卷四《阖闾内传》又有“乐师扈子非荆王信谗佞……乃援琴为楚作《穷劫》之曲”的记载。可见,琴在当时的吴、越、楚三地都已广泛使用。

图1-13

从考古发现的实物考察,1979年,江西贵溪崖墓出土木琴两件,年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琴身长166厘米、宽17.5厘米,琴弦多达十三根。专家认为此琴不是瑟、筑,而是“十三弦筝”,具有较多的古越族乐器特征。年代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之间。这些考古资料是研究古代弦乐器的珍贵实物资料。琴四弦(绍兴坡塘306号墓铜质房屋模型中的一人即手操四弦琴)、五弦、七弦,乃至十几弦,正说明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同样可以从乐器的演变中得到证明。

(五)钩

一种青铜乐器,用于军乐和宴饮,源于商代。形似钲,有柄可执,口向上,以槌击出声,流行于吴、越地区。通常有铭文,属吴国称“鉤鑃”,属越国称“句 ”。清乾隆戊申(1788),出土于常熟翼京门外的一枚姑冯钩 ,其铭文云:“隹王正月初吉丁亥,姑冯句锂同之子择其吉金,自作商钩 ,以乐宾客及我父兄,子子孙孙永保用之。”姑冯同即《越绝书》所载勾践时代的越国大夫冯同,《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逢同,《左传》与《国语》的舌庸。因此,这一枚钩 为越国大夫冯同的儿子所作,目的是“乐宾客及我父兄”。

据道光七年(1827)《武康县志》记载,道光初年,浙江武康山中出土了钩 十三件。其中两件有铭文,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1958年,江苏武进淹城发掘到成组钩 七件。

图1-14 配儿钩鑃

1977年,绍兴城关狗头山出土具铭钩 两件,即配儿钩 。“配儿”就是吴太子波。出土时已破碎,幸得复原。扁方条柄,根部有宽带。柄根饰蟠虺纹,钲部靠舞面边缘饰三叠勾连云纹和焦叶纹。前后两栾有铭文,方向是以口上舞下为顺。体修长,器表经错磨光亮,呈暗灰绿色,为双范合铸而成。执柄已残,“干”横断面呈扁方形。平舞,侈铣弧于。近舞部饰蝉纹和云雷纹。钲间两侧分别刻有两行铭文。存文二十二个字,可与同出的另一件配读(共两件,另一件由浙江省博物馆收藏),据考证,器主为“配儿”,是吴国乐器。现属国家一级文物。

据董楚平研究,有明确出土地点的四十四件钩 (江、浙等南方各地博物馆征集得来的钩 未计在内),其所属年代从春秋初期到战国时期,正是吴、越两国兴盛时期。四十四件钩 中,有铭文的共五件。其中吴国两件(句作“鉤”),越国三件(句字不从金)。在四十四件有明确出土地点的钩 中,江苏出土二十五件,浙江出土十五件,湖北出土三件,湖南出土一件。江浙的出土地点皆为苏南、浙北。这些情况说明,钩 是东周时期吴、越两国特有的乐器。浙北地区还常出土原始瓷钩 。绍兴也于1929年和1935年有过两次出土,其中一次是在同一墓葬中出土十一件成组的原始瓷钩 。1983年4月,浙江海盐长川坝黄家山出土十二件成组的原始瓷钩

口朝上、手执柄,以木槌敲击发声。有人对钩 作过深入、专门的研究,并作过实物测音。认为根据钩 多为大小顺序成组发现(数量不多,多至七八件,少则二三件)这一特点,再参考对江苏高淳顾陇成组钩 (共七件,现藏镇江博物馆)测音结果来看,它是一种由正鼓音、侧鼓音组成音阶旋律的打击乐器(这可能是钩 同铎、钲的最大不同之处)。据此推断,钩 当时主要用于乐舞(赵人乐舞极为发达),表演者手持钩 ,排列有序,顺序敲击,且奏且行,且歌且舞。

(六)甬钟

一种青铜乐器。浙江萧山杜家村出土的甬钟……干作钮索形,枚端较尖,舞饰“S”形云纹。它的形制当是仿自中原地区。它的年代约为西周中期。

图1-15 甬钟 s5HvdlULOYto0bdG6R9vHxzFSuC0flEssMS0+/qMKMZnJd+3JdNGUTTkIedawjW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