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哨、陶埙和可能为原始打击乐器的木筒,是已知浙江较早的乐器品种。其中骨哨的数量最多,能模仿鸟鸣和吹奏不同的音高。可见,浙江人早在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享受”音乐的认识和需要。紧接着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遗址的重大发现,共同谱写浙江音乐史上的辉煌。河姆渡骨哨、木筒和陶埙,不但是古越音乐文明的源头,更是中华音乐始祖的曙光。
图1-3 河姆渡骨哨
河姆渡遗址曾出土为数众多的骨哨,仅第一次考古发掘时第四文化层中就出土四十五件之多。它系截取鸟禽类的肢骨中段制成,哨身中空而略弧曲,其上错磨出圆孔或椭圆孔,长度在6-10厘米不等。多数骨哨只有两个音孔,分别开置在哨身上、下部,少数也有三四个音孔,个别骨哨上端一侧稍凹,似属吹孔所在。尤为珍贵的是,有一件河姆渡骨哨出土时,内腔中还保存着一根充作拉杆,以变换音阶的鸟禽肢骨,可以吹奏出不同的音高。
河姆渡的骨哨是狩猎活动中诱捕猎物的一种拟声工具,但骨腔中带有拉杆的骨哨之发现,则证明它还应是一种吹奏的乐器。吹奏骨哨时(如带两个音孔者),以手指按住音孔,随着气流的强弱变化,结合手指头的一按一放,便可发出不同的音响。而带有拉杆的骨哨,则需配合气流变化与拉杆的推移来变换音阶,吹奏出不同的音乐。有趣的是,直至今日,每逢春夏时令,杭州城内还能常见农村来的艺人兜售着一种供小孩玩的竹哨,系由小竹管做成,也带有吹孔和音孔,哨腔中插入上端绑棉球的铁丝拉杆,吹奏时来回抽动着拉杆,可以发出各种鸟鸣声和音调,善吹者还可吹奏出较为复杂的优美曲调。这种竹哨的形制与河姆渡出土的带拉杆的骨哨相近,显然有着河姆渡骨哨遗存的印迹,足见其影响是何等的深远。
1986年,浙江歌舞团的一位笛子演奏家曾模仿河姆渡出土的骨哨,用鸡的肢骨做成骨笛,创作演奏“远古狩猎舞”曲调,并辅以原始狩猎舞蹈,以优美的笛声、古朴的舞姿,通过艺术加工,再现了河姆渡人狩猎活动及凯旋时的欢乐情景,受到艺术界的高度赞赏。
图1-4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埙
在河姆渡第四文化层还出土有两件陶埙,埙身呈鸭蛋形,中空,一端有一小吹孔。《世本》称“暴辛公作埙”;《路史》则说“庖牺灼土为埙”。其实陶埙早在河姆渡文化之时即已出现,并非传说中的庖牺氏或暴辛公所创。陶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最原始的埙,只有吹孔而无音孔”,“有音孔陶埙应被视为按照一定的音阶或调式而制成的旋律乐器,并从而断定在这些乐器出现的时代里已有若干音阶或调式了”。 河姆渡出土的陶埙只有吹孔而无音孔,其形制之原始可想而知,这也是我国最早的陶埙,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图1-5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筒
如果说骨哨和陶埙都是在辅助狩猎的同时又兼有娱乐功能的话,那么河姆渡村落的木筒则更像是以打击乐器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筒共二十七件,形制都呈平齐的直筒状,用硬木制成,外壁光滑,内壁平直,中间挖空,断面为圆形,有的内壁近一端有凸脊一周,用来固定(托住)塞入其中的一块圆木饼。木筒均为整段圆木刳空而成,长度一般在30-40厘米、截面外圆径6-13厘米之间,最长为48厘米、最短为27厘米,壁厚1厘米左右,出土时多已压扁或变形。有的木筒内还有一圈突脊,少数木筒内塞有一个木饼,有的器表似涂黑漆。有件木筒外壁两端各缠藤类圈箍十多周,出土时两端金黄发亮,光彩夺目,十分精致。对于木筒的用途,学术界研究得不多,说法也不一致。有人曾推测木筒的用途可能是容器、滴漏等,有人认为这就是一种木质的打击乐器,类似后世的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