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河姆渡原始音乐

新石器时代是浙江历史上非常繁盛的一个时期,土地肥沃、水网密布的浙北平原是种稻的好地方,因此,这里成为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生活着众多的氏族、部落。以钱塘江为界,浙江的史前文化分为南北两个体系。钱塘江以北地区形成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这样三支连续发展的考古学文化体系,钱塘江以南则以河姆渡文化为主干系统。这两个系统的起点均在距今七八千年左右,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良渚文化时期,两地区的文化面貌已趋于一致。

河姆渡文化因1973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以南的宁绍平原及舟山群岛,其最早的第四文化层距今约七千年。河姆渡人在沼泽低湿地用骨耜开垦农田,种植水稻;饲养猪、狗等家畜,捕鱼捞虾;用石斧、石锛建造榫卯结构的干栏式木屋,遮风挡雨,避寒驱湿;发明了独木舟和船桨,还挖掘水井,改善饮用水的质量;用掺了谷壳和植物茎叶的黏土烧制陶器,用纺轮、踞织机纺纱织布,用漆涂饰器物,造出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木质漆碗;用玉石、象牙雕琢神器和装饰品,崇拜太阳和鸟……在河姆渡遗址第四层,出土了大片人工栽培稻的遗存,稻谷、稻壳、稻秆和稻叶的堆积层,最厚处达1米以上。经考古专家估算,当时遗址中稻谷的总量多达120吨以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丰富的史前稻作农业的遗存。河姆渡人的精神世界也同样令人瞩目,遗址里出土了几件以双鸟与日月同体为母题的骨雕艺术品,其中一件象牙雕刻图案,上刻两只左右对称、向上飞舞的神鸟,拱着一轮红日。另外,木胎朱漆碗、鱼藻纹陶盆、猪纹陶钵、“蚕纹”象牙杖首饰等堪称河姆渡文化的顶级精品,是河姆渡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最高表现。这些都证实了河姆渡文化以其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达到的发展高度,在浙江祖先实现从采食经济向产食经济转型的生存竞争中脱颖而出,后来居上。更值得一提的是,出土物中首次出现了音乐遗产——骨笛、骨哨等乐器,这些音乐的“物质形态”向我们昭示了河姆渡原始音乐的风采。 /tScJxzsuguZM6XV5C47vQQKRhCzUOBMWrOhbuGTLhBJUHGILpuASNznj5MZce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