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马蝇效应:如何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立即抖擞起精神,飞快地奔跑,这就是所谓的“马蝇效应”。

“马蝇效应”源于美国总统林肯的一段有趣的经历。1860年,林肯赢得大选后开始组建内阁,一个叫作巴恩的大银行家看见参议员萨蒙·波特兰·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就对林肯说:“您千万不能让蔡思进入您的内阁。”

林肯问:“你为什么这样说?”巴恩答:“因为他本想入主白宫,却败在您的手下,他肯定会怀恨在心。”林肯说:“哦,明白了,谢谢。”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随即林肯就把蔡思任命为财政部长。

林肯就任后,有一次,他接受了《纽约时报》的亨利·雷蒙特的专访。在专访过程中,雷蒙特问林肯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劲敌安置到自己的内阁中。于是,林肯讲了一个故事作为回答:

林肯少年时和他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个农场里犁玉米地。林肯吆马,他兄弟扶犁,而那匹马很懒,慢腾腾地走走停停。可是,有一段时间,马却走得飞快。林肯感到奇怪,到了地头后,他发现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马身上,就随手把马蝇打落了。看到马蝇被打落了,他兄弟就抱怨说:“哎呀,你为什么要打掉它,正是那家伙使马跑起来的啊!”

讲完这个故事,林肯对雷蒙特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要让蔡思进入内阁了吧?”

林肯把一个时刻威胁着自己地位的政客引入内阁,就是希望自己能像被马蝇盯上的马一样,毫不懈怠地往前跑。

马蝇叮咬马,马才会跑得飞快,人其实也一样。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与站立相比,人们更喜欢坐着——人的本质是喜静不喜动,这是由人内心寻求安逸的天性决定的。有人曾经这样说:“安逸、舒适的生活足以毁灭一个天才。”的确,无数的例子证明,过于安逸的生活能消磨掉人的斗志,并在日常琐事中将个人的才华、潜力消耗殆尽。

日本本田株式会社创始人本田宗一郎提出一个观点,一个优秀企业的员工基本可以分为三类:20%的骨干型人才,60%的勤勉型人才,以及20%资质平平的普通员工。但是,公司不可能一刀切地将那20%的普通员工裁掉,因为那样做的管理成本太大。而且,这20%的员工也不都是“蠢材”,他们只是缺乏进取心、甘于平庸而已。

后来,本田宗一郎受“马蝇效应”的启发,决定从人事方面改革,激励这些普通员工。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努力,本田宗一郎找来了这样一只马蝇——松和公司的销售副经理、年仅三十五岁的武太郎。本田宗一郎选择武太郎,正是因为看中了他“雷厉风行的才干和刻薄无情的管理风格”。

武太郎接管本田销售业务后,因其极度严厉、近乎苛刻的管理风格几乎遭到了所有员工的痛恨,但是痛恨之余,却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投入工作中,原因在于武太郎的综合能力极强,他可以开除掉任何一个他觉得拖了部门后腿的人,而不让部门业务受到任何影响。在这只“大马蝇”的叮咬下,那20%的普通员工爆发出了惊人的潜力,公司销售额直线上升,公司在欧美市场的知名度也因此不断提高。

人都是“激”出来的,因为人皆有惰性,如果没有外力的刺激或震荡,许多人都会四平八稳、舒舒服服、得过且过地走完人生之路。那些优秀的人才固然能力出众、天赋过人,但是,许多算不上优秀的庸才却未必真的平庸,很可能只是缺乏激励,没能把自己真正的潜力发挥出来而已。

因此,想取得成功,我们就要学会主动接受外在的激励,让外在压力变成内在的动力,挖掘出潜藏于自身的真正的实力! PF/DZu7V1XJS108omn7CM/uAyO2yyiPSgDKabK6HEtJz4/DwhY70r/rCAYrylPy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