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巴纳姆效应:似是而非的“真理”一无是处

心理学家弗拉于1948年做了一个实验,他给所有学生做了一项人格测验,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该学生的人格特征。其实,弗拉的人格测试只是装模作样的,而他最后给学生的分析结果,也都是一模一样的一段话: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人格有些缺陷,但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但尚未发挥出自己的长处。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而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

这段话其实是弗拉从关于星座、性格等的小册子里摘录出来的,和真正的人格测试结果毫无关系。但是,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这段描述非常符合自己的特性。

弗拉的这项研究表明: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的、含糊不清的、空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些描述,而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巴纳姆效应”,又称“弗拉效应”。

“巴纳姆效应”的典型例子,就是那些关于星座和性格之间联系的论断。

在一本流行的占星小册子里,射手座的性格特点是这样的:

射手男天生幽默,乐观开朗,懂得生活。……射手男都酷爱自由,如果失去自由,他宁愿去死。他就像横空出世的天马,胸纳天地,放眼宇宙,并且不受任何限制。……他并不会执着于最终的结果,而是喜欢享受生命过程中的快乐。

其实,仔细分析这段话,你会发现,这段话几乎能用来描述绝大多数青年男性的性格特点——谁不热爱自由?谁又会承认自己不懂生活?但是,11月23日至12月21日之间出生的青年男性却会觉得这段话就是在说自己,因为他们会接受所有模糊而普遍性的描述,同时自动忽略掉那些和自己不相符的描述。

如果所谓的“射手男”去阅读其他星座的性格特点,那么,他们会发现,无论哪个星座的性格描述,都有至少75%以上是可以套用到自己身上的。这就是“巴纳姆效应”的厉害之处——“主观验证”的作用。

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某件事的欲望。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这件事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种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弗拉之后,还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更极端的实验,他通过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对学生进行人格测试。测试完成后,他先根据测试结果写下正确评估。同时,又使用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谈的描述,伪造了另一份评估。最后,当学生们被问到他们觉得哪一份评估报告更切合自身实际时,居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59%)选择了那份假的评估报告。

可见,人们喜欢“看上去跟自己相关的观点”胜过了“正确的观点”,而什么样的观点能让绝大多数人觉得跟自己相关呢?当然是那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模糊描述。

这也是“巴纳姆效应”给我们的重要启示:面对“看上去跟自己相关”的观点和模糊不清的表述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对自己的判断慎之又慎。

可以说,“巴纳姆效应”是我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严重阻碍,尤其是现在各种星座、血型等伪性格学大行其道,会使很多人误以为那段言之无物的“性格描述”与自己的真正性格相符。

但是,反过来,能够真正认识自己,也是我们避开“巴纳姆效应”陷阱的重要方法。只有真正面对自己的方方面面,才能学会不轻易给自己贴上笼统的标签,有效地分辨出那些“性格描述”中哪些是与自己相关的,哪些是与自己无关的,哪些是模棱两可的,哪些是彰明较著的,从而认识真正的自己。 5hZTL/LLmVeB33LFLNXCR1J9rCbTRCXRqOuYcsA5t8RpXIuvq/QKtYybm/FNisW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