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近年来台湾学术界的研究

辛亥革命和民国初期历史的研究在海峡两岸都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的显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陆和台湾、香港学者,对相关成果有过多次全面的综述。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岸学者的研究出现了新的现象,在一些重大课题的观点上有了更多的沟通和理解,具体的研究越来越具有共同的特点,研究方法和学术评价的标准趋于一致。

2000年以前台湾学者对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概况,李金强和张玉法已有比较全面的综述。这一时期台湾学术界先后受1949年前民国学术传统和现代西方学术影响,1980年代后也产生与大陆学界对话的需求,取得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 2001年以后,从总体上看,台湾学界辛亥革命史领域的研究成果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主要表现为:(1)关于辛亥革命的论述数量大幅减少。在台湾史、新文化史等新兴领域的论述数量急速增加的情况下,传统热门的辛亥革命史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起,已有下降趋势。而近年来在台湾地区出版的学术期刊上,有关辛亥革命的论文已非常少,有的年份甚至难以检索到几篇。(2)在主流学术期刊上,辛亥革命史研究的相关论文已经到了相当少的地步,如《新史学》及各大学《历史学报》上,专门的学术论文凤毛麟角,在《近代中国》和《国父纪念馆馆刊》中还保留一些领地,反映出当下的学术精英对这一领域已明显疏离。(3)在台湾地区的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的作者,大半已不是台湾本岛学者,而是大陆和海外学者。与此同时,台湾不少学者的研究成果在大陆和香港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4)许多论述无论题材还是研究方法、行文风格,仍很传统,有的论文较少新意。以下从可以寻见的研究成果中,大体展现台湾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某些动向和趋势。

一些前辈学者对孙中山的思想以及辛亥革命的宏观和微观问题续有阐发。这些论文大多是作者在长期研究的背景下,对原来学术观点的进一步引申、深化或总结,也是在主题上较为紧扣辛亥革命的一批成果。如张玉法分别论述了辛亥革命的意义、清末改革各派在革命中的表现和贡献、革命派与改革派的关系及民初的共治和理想的最终落空。 胡春惠讨论了清末地方主义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及其对民初政治的影响。 刘凤翰对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和袁世凯时期的两次全国军事蜕变进行了分析。 吕实强在对四川保路运动的研究中,对大陆学者有关“资产阶级”的认识提出了讨论。 陈三井继续探讨了法国对孙中山的影响和在辛亥革命中的角色。 王尔敏论述了孙中山在20世纪的历史地位。 李国祁探讨了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对德国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及国家社会主义的认识。 蒋永敬指出辛亥革命是一场变英雄革命为国民革命的革命,但仍难突破中国历史上的革命的传统,只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革命。 这一批学者多数是上个世纪中从学术上将辛亥革命史研究推上一个新层次的中坚力量,他们集一生精思的总结性论述,仍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中青年一代从新的视角来评价辛亥革命,是近年论文中值得注意的成果。日本学者沟口雄三的《重新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引起了台湾学者的讨论,对于进一步的思考很有意义。 朱浤源从制度层面,特别是从国体与政体结构的内涵和运作功能出发,来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 进而从多角度分析了孙中山在革命中,试图引进海国式民主体制,在实践中不能实现等种种因素。 在一些专门的领域,也有新的研究,王纲领探讨了辛亥革命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唐启华探讨了中国外交官参与“保和会”的努力、意义及对国内立宪、法制改革和革命的呼应关系。 黄自进研究了孙中山反清革命与日本政府的关系。 女权思想的研究也有新的成果。 有的研究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深入,如对湖南和四川保路运动的比较研究。 洪喜美探讨了辛亥革命前语文大众化的发展。 与台湾史研究的兴起相应,有学者研究了辛亥革命对日本治下反抗运动的冲击和影响。 陈三井利用台北故宫博物院未刊电文档案,从独特的角度解读辛亥革命。

尽管在主要的学术期刊上,辛亥革命史的论文减少,但一些传统上特别注重革命历史和地方历史的期刊,发表了不少关于各地辛亥革命情况和地方性革命人物的研究论文。如《孙学研究》、各地的文献杂志,有对孙中山、居正、张謇、谭延闿等人物及许多名气远远小于他们的地方性人物进行研究的论文。 还有对各地的辛亥革命研究,有的已经具体化到如台山等县一级区域。 这对展现革命的全貌和各个地方革命的不同特点、相互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新政及立宪方面的研究,有论者研究了新政时期满汉政争 、江苏省的毁学风潮 、外蒙古的新政 、那桐对日本的考察与新政的关系 。关于民初的政治和思想,有对民初中央组织、新政治观念的探讨。

学位论文方面,与辛亥革命时期有关的,为数不多。关于革命派,有对《民报》历史观及会党与革命关系的研究 。对于新政方面,有对晚清教育新政的研究 ,以及对作为遗民的郑孝胥的研究 。关于妇女运动,有对妇女参政和秋瑾的研究 。学位论文的选题和风格显然表现出传统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视野的区别。 JZGyBWjdTvvMk3fXEKeZS5cHr44ovckn/M0mxkpc8SY31DJJYyWqybdqp34HHN7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