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缘起

孙中山于清季倡导革命,建立兴中会与同盟会,揭橥三民主义,创建民国。然新建民国,不但未能致国家于富强地步,反而陷家国于内战外侵之局面,至有“人民深遭痛苦,乃责革命家之造乱”,而倡导革命之孙中山亦备受责难。如何在革命破坏后重建国家,实为孙氏所念兹在兹者。 1923年年初,在陈炯明叛变被滇、桂军击退后,孙中山又与苏联代表越飞(AdolfAbramovich Joffe,1883—1927)发表联合宣言,拟采联苏政策。遂由上海南返广州,决定重组政权。与此同时,为向在华首强的英国示好,遂有同年二月中旬香港之行 ,受到香港总督司徒拔(Sir Reginald Edward Stubbs, 1876—1947)之款待。其间2月20日,至香港大学陆佑堂发表演说,讲述其革命思想之产生。他说:“我于何时及为何而得革命思想及新思想是也,我之此等思想发源地为香港。” 直指香港为其革命思想缘起之地。

孙氏进而剖析其革命思想缘起与香港之关系。他将香港与故乡香山两地的社会与政治作比较,发现香港“市街……秩序整齐,建筑闳美,工作进步不断……香港政府官员皆洁己奉公,贪贿之事绝无仅有”,而故乡及内地反是。遂下定决心改良中国“恶政府”,并抛弃其“医人生活”而从事“医国事业”,并谓“由此可知我之革命思想完全得之香港也”。 从而引起学者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缘起之研究,提出除与香港有关系外,或谓源于檀香山,或谓始于中法越南战争,或谓来自洪秀全之太平天国革命,或谓受到师友如郑士良(1862—1902)、杨衢云(1861—1901)、何启(1859—1914)、区凤墀(1847—1914)、王煜初(1843—1903)、郑观应(1842—1922)等之影响。其中孙中山革命思想缘起于香港的观点,虽未获学者如张玉法、陈锡祺、Ly-on Sharman、Harold Z.Schiffrin等完全同意 [1] ,然综观孙氏一生,其中青年求学时期,先后于香港生活达八年之久,于香港西医书院习医的大学时期,尤为关键。 一直以来,香港出身之学者如吴伦霓霞、霍启昌、黄宇和亦相继就此探析,关注香港对孙中山革命思想所起之影响 ,故香港因素,显然未容忽略。 现就地缘、人和及思想三方面之新角度说明之。

[1] 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台北,1975年,第143—150页。张氏指出孙氏对基督徒演讲,则谓受教会学校教育及外国传教士自由精神的感染。对国人则谓乃外国侵略,清廷无力抵抗所致。在香港大学演说则强调革命思想起自香港。并参见Lyon Sharman, Sun Yat-sen : His Life and Its Meaning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34,p.28,认为宜将上列各种因素合而观之,始能说明孙氏成为革命家之原因。陈钖祺:《孙中山革命思想产生和革命事业的开始》,《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论文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65—82页。并参见Harold Z.Schiffrin, SunYat-sen andthe Origins ofthe Chinese Revolu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0,pp.10-40. x78MzbjYKi0k5W1bORi2xxIjbHVyEYQ0ReJJ5k7BWW6y5T03uxdX1ShhtgsZa2w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