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美龄宫的凤凰传奇

赛项:2012年江苏省第二届导游大赛

选手:王熠芳(优秀奖)

选送:江宁区旅游局

美龄宫全景

美龄宫是蒋介石以谒陵过境休憇为由,建造的一处别墅。因此,它最早叫“国家主席公邸”,后来又被称作“主席小红山官邸”、“国民主席官邸”,从来没有“美龄宫”的正式称谓。蒋介石当年十分看重这块风水宝地,其中就有个小秘密:南京的钟山,也就是紫金山,曾经叫蒋山。在蒋山建蒋氏别墅,可谓是天巧地合。

各位游客,请您仔细观赏:这座蒋氏别墅的外型是典型的皇家宫殿样式,琉璃瓦顶,雕梁画栋,挑角飞檐,十分精致华贵。难怪当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先生来此作客,忍不住赞它为“远东第一别墅”。

那么,这样一座蒋氏别墅,民间为什么叫它“美龄宫”呢?

首先,它有宫殿的外型,称它为“宫”,是很自然的。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这个“宫殿”,与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有着特殊的关系。

事实上,建设小红山官邸,本身就是宋美龄的主意。你们看,在屋顶的瓦檐上排列的瓦当,每片瓦当都刻有凤凰,足足有1000只。这就是专门为她设计的。现在我们拾阶而上,来到这个叫观凤台的阳台。为什么叫观凤台呢?你们再看:阳台的汉白玉栏杆有34根立柱。每根立柱上都雕有1只凤凰。这座建筑是在1931年破土动工的。而这一年宋美龄正好34岁。

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说明问题的话,那么,更有说服力的,应该是抗战期间她在国内国际掀起的“宋美龄旋风”,得到了社会普遍的尊敬和拥戴。这样,才有了“美龄宫”的爱称。

要知道,就在这座官邸里,宋美龄曾召集过一次维系国家命运的绝密会议。那是在1936年12月,突发西安事变。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表一方主张出兵讨伐、荡平所谓的叛乱。宋美龄得知后,连夜在官邸召开十七人紧急会议,参加的有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戴笠等要人。会议达成了和平解决事变危机的共识。会后,宋女士亲赴西安调解,最终促成了国共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协议。仅凭这一点,这座官邸就可以理所当然地称作“美龄宫”。

游客朋友们,每当我站在观凤台上,思绪就会跟随凤凰展趐,穿越到1943年2月18日这一天,穿越到大洋彼岸的美国国会演讲台。这一天,在美国最神圣的讲坛走上来一位中国女性。这也是第一次有中国人来到这个讲坛。她就是宋美龄。

她用流利悦耳的英语即兴演讲:“美国”,中国话的意思是“美丽的国家”。有位美国军人参战跳伞到了中国。中国人民听到“美国”二字,热情地拥抱了他。他也感觉自己像回到了家一样安心和温暖。中美两国虽然语言不同,但都在为共同的信念而战。这个信念就是自由。自由女神正拥抱着美国,而侵略者听到的将是死亡的丧钟。

美龄宫主楼

宋美龄讲了短短二十分钟,先后8次被雷鸣般的掌声打断。“宋美龄旋风”迅速席卷全美,从而使中国抗战得到更多的国际援助。

游客们,那个响彻美国国会的中国女性的声音,已经消逝了70个春秋。然而今天在美龄宫,我们仿佛依旧在聆听。

这就是来自美龄宫的凤凰传奇。

关键词点击

宋美龄

宋美龄,蒋介石的第四任妻子,中国近现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卓越领导人,在1943年6月至1949年1月期间担任中华民国第一夫人。

宋美龄1897年生于上海。幼年在家学英文。1910年去美国,后在威斯理女子大学就读。1927年12月在上海同蒋介石结婚,后广泛参加各类社交、政治活动。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亲赴西安,支持和平解决。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1948年代表蒋介石去美国求援。1975年蒋介石病逝后不久即去美国就医、定居。1986年10月,回中国台湾参加蒋介石百年冥寿纪念活动。宋美龄晚年长期定居美国,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4日在美国纽约逝世,享年106岁。

宋美龄与宋蔼龄、宋庆龄并称为宋氏三姐妹,父亲为富商宋嘉澍。凭借孔、宋家族的强力支援与美国留学背景,活跃于政治、外交等领域,对近代中国历史与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美龄逝世后,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贾庆林给其亲属发唁电,对宋美龄女士逝世表示深切哀悼。贾庆林发表谈话说,宋美龄女士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她曾致力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反对国家分裂,期盼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兴盛。

知识拓展

司徒雷登

司徒雷登( John Leighton Stuart ,1876—1962),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

1876年6月,司徒雷登出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08年任南京金陵神学院希腊文教授,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

1962年9月19日,司徒雷登逝于美国华盛顿,终年86岁。

越过历史的沧桑,越过战争、离乱,客观而言,司徒雷登无论是在中美关系史上还是在更广泛的中国对外关系史上都具有影响力。他的“大使”岁月只有短短两年时间,而在此之前的48年,他一直在中国从事传教以及教育工作,并因此获得尊敬。司徒雷登终其一生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作为燕京大学的首任校长,主持燕大校务达27年之久,他骑着毛驴为燕大筹款的逸事至今仍在学林流传。应该说,司徒雷登在华50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为中国社会做一些建设性的工作,直至被杜鲁门任命为驻华大使,他生活的重心以及命运才悄然改变。 G1nh6lLTnkK2NnXRlzFwtS11CUIXIfswcbVQr43fmObMKkJK5uBSjn19s7QJOHR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