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灵动的音符
——中山陵音乐台

赛项:2017年南京市第六届导游大赛

选手:吴静(三等奖)

选送:中山陵园管理局

游客朋友,欢迎来到中山陵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台。音乐台占地4200平方米,由中国著名建筑家关颂声、杨廷宝共同设计,1933年8月建成。整座音乐台设计精巧、构思独到,中西合璧、相得益彰,犹如一片美丽的扇贝镶嵌于山坳林间,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音乐台为半圆形平面结构,从外到内,由回廊、座席和中心舞台三部分组成。

此刻我们正位于回廊之中。回廊是中国园林中的建筑小品,多为木质,通常以回旋曲折之势,展现幽远宁静之美。眼前这座回廊却是采用钢筋水泥建造,环绕成半圆形,长150米,宽达6米,两侧各有36根立柱挺立在须弥座花坛之中。立柱间的长条石凳首尾呼应,形成35间露天音乐包厢,典雅大气、气势不凡。然而,直挺的线条,冰冷的水泥未免显得生硬,于是,设计者匠心独运地让错落有致的紫藤攀爬上廊架,清风徐来,仪态万千。坐在长廊中,既能体味中国古典园林的气韵生动,诗情画意,又能感受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完美交融。

穿过回廊,我们面前的扇形草坪,开阔大气,您看:三条环形走道与五条放射性台阶,将草坪分割成均匀递减的十二块,它们借助地势的坡面起伏,形成天然的由高到低的座席,不设贵宾席,没有边座,也没有正厅前排。更为绝妙的是,无论您在座席的哪个位置,中心舞台几乎都与您的视线平行,这种开敞明朗的布局方式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民主、平等的氛围。席地而坐,头上是明媚的蓝天,脚下是翠绿的草坪,加上一群惹人喜爱的广场鸽,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和谐之美浑然天成。

音乐台

走过座席,我们来到了中心舞台。它长22米,宽13.33米。舞台前方的半月形水池中有喷泉随音乐起伏,朵朵水花盛开,形成一面动感的水幕。舞台后方的弧形照壁,仿照中国传统五扇屏风样式建造,假石镶面,顶部和两侧刻有古典云纹,线条刚劲,轮廓起伏。上方的三个龙头,气宇轩昂,栩栩如生,呈现出密云生龙的意境。舞台不但装饰精巧,而且体现出了高明的声学设计。声波通过舞台前水面的扩散,以及舞台后照壁汇集和反射,产生共鸣,使得乐声浑厚、生动、丰满,犹如天籁。在这里,曾多次举办纪念国父孙先生的音乐会和演讲会,中山精神如同灵动、飞旋的音符传到观众耳中,渗透在每个人的心间,可谓“台上音乐声、演讲声声声入耳;台下天下事、兴废事事事关心。”登上舞台,由近及远,草坪、回廊、森林、蓝天层层推进,视野开阔,让人心旷神怡。

蓝天澄澈、白鸽飞翔、音乐流淌,赞美中山精神、赞美民主共和、讴歌时代发展的乐声也与白鸽一起振翅高飞。朋友们,身处音乐台,我想你心中此刻也一定有音符在回旋,在流淌……

关键词点击

音乐台

音乐台位于中山陵广场东南,占地面积约为4200平方米,1932年秋动工兴建,1933年8月建成。音乐台是中山陵的配套工程,主要用作纪念孙中山先生仪式时的音乐表演及集会演讲。

音乐台的全部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平面图形就像一把张开的扇子,扇面的圆心处是舞台,后面是大照壁,起汇集音浪的作用。下面有三个石塑的龙头,内有水管,水从龙头中喷泻而下直达舞台前的荷花池中,形成十分美丽的人工瀑布。紧靠乐坛正前方有一泓水池,呈半月形,池半径为12.67米,用以汇集露天场地的天然积水,池水终年不涸,可以增强乐坛的音响效果。为了防止荷花池中水满外溢,荷花池内还装有生铁水管,直通音乐台后面,池水过多时便可由此外泄。舞台下方是与舞台面积相近的空间,可供演员休息化妆用,也起到优化音质的效果。扇面的坡状草坪,半径为56.9米,草坪间隔有2米宽的水泥步道,把整个草坪分成12块,举行大型歌舞演出时,约3000名观众可以在这草坪上席地而坐。沿草坪周围绕以水泥回廊,是游人休息纳凉的佳境。

按照园林设计委员会原定计划,中山陵广场前应建一座喷水池和一座音乐亭。后来,因为戴季陶和中山大学师生捐建了孝经鼎,喷水池就作罢了,但音乐亭却实现了,而且规模很大,称为音乐台。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前后,许多海外华侨纷纷捐款,要求在中山陵周围建造纪念建筑。音乐台的建筑费用中,有以美国旧金山国民党总支部名义捐的华侨捐款,其余不足款项,由国民党辽宁省党部捐款,总造价9.5万元。

知识拓展

杨廷宝

杨廷宝(1901.10—1982.12),字仁辉,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著名建筑学家,多次参加、主持国际交往活动,在推动建筑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

杨廷宝出生于河南南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绘画艺术的熏陶。1912年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现河南大学)英文科。1915年,入清华学校,1921年,赴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他的建筑设计和水彩画得到保尔·克芮和瓦尔特·道森的指导,学习成绩优异,1924年曾先后获得全美建筑系学生设计竞赛艾默生奖一等奖。1926年,离美赴欧洲考察建筑。1927年,回国加入基泰工程司。30年代后,转向上海、南京一带,足迹遍及全国许多城市。1940年起,他兼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副院长、建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第五届理事长等职。

杨廷宝曾设计了沈阳火车站、北京交通银行大楼、南京中央研究院、中央医院即军区总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参加了天安门广场规划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王府井百货大楼、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毛主席纪念堂、北京图书馆、南京长江大桥、五台山体育馆等的设计。 GGbMJ4e+QX6MFsmFWn9sP+PpJuMCEPdZTxxtW8TOTF//b5FhWY8O8SCrPtUWgVL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