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发展经济学

本书所阐述的中国经济发展理论实际上是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中国的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刚刚取得独立的原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都面临着经济发展问题,这些国家被称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建立独立的产业体系,实现经济起飞是进入成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主题。应运而生的发展经济学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从落后状态发展到现代化状态的规律性。

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是因为已有的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本上是以发达国家成熟的规范的经济为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这种经济学不能包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问题。发展中国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发展有特殊的规律性,特别是这些国家所面对的最紧迫问题是发展问题,由此就产生了以发展中国家为对象、以发展为宗旨的发展经济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发展中国家有两类。一类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类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民族独立的国家。虽然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但所面对的不发展状况是相同的,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也有共同之处。在发展问题上,各个发展中国家有许多相同的问题,相同的经验教训,相同的发展目标,相同的规律性。因此有可能形成某些为许多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所适用的一般理论。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实中可以发现,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已经走出了低收入发展阶段,这样,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可以区分为低收入国家发展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相应的发展理论也应该有所不同。

发展经济学在建立之初是以处于低收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为对象的,是摆脱贫困推动发展实现起飞的经济学。新中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脱胎而来的。因此,发展经济学对处于低收入发展阶段的中国的经济发展起过积极的指导作用。例如以高积累高投资率支持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城市化,工业化等等。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国际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进入了新的历史起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GDP总量2010年达40.1万亿元(5.8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和外汇储备国,最大的制造业大国,表明中国的世界经济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人均GDP2011年达35083元(5 432美元),标志着我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也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能力居于新的历史起点。

第三,2011年农业比重降到10.1%,工业比重达46.8%,城市化率也过了50%。这意味着中国已经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被称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第四,中国的经济在过去的30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9%,近年来,中国为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主动降低经济发展速度,7.5%上下的中高速增长速度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都高度关注中国所创造的经济奇迹。研究总结经济发展的中国道路并上升为理论就成为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建设的重要使命。

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中等收入陷阱”。现实中的拉美国家早就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其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究其原因:一是发展方式问题,发展水平虽然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但发展方式仍然停留在低收入国家发展阶段。二是发展目标问题,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以后人民群众所要分享的发展成果得不到满足,尤其是公平分配、健康、教育和环保等方面的诉求得不到满足,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亟须发展经济学的创新,建立指导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的发展经济学。

在新的发展阶段,时代赋予发展经济学的使命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中等收入国家起点上指导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是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理论指导。第二,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指导。不能把低收入国家走向中等收入国家时所采取的那种发展方式延续到中等收入国家阶段。第三,为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进入高收入国家发展阶段提供理论指导,主要说明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发展的进程和规律。这样,指导经济发展的发展经济学就由摆脱贫困的发展经济学转向富裕人民的经济学,由指导经济起飞的经济学转向指导现代化的经济学。

基于以上分析,本书所要阐述的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涉及两个方面:第一是阐述中国由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中等收入国家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当然更多的是对经济发展的中国道路进行理论说明。第二,也是最为重要的,研究并阐述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后的经济发展道路,这需要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理论的创新需要科学发展观指导。

发展观决定发展理论。为了明确现阶段经济发展理论创新的重点,需要回顾世界范围内几代发展经济学家的发展观的演变。

第一代发展经济学家产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哈罗德-多马模型为代表。其发展观可以概括为:①发展的重点在GDP的快速增长。②所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明确经济增长是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函数。十分重视生产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特别是把资本积累作为发展的必要条件。③侧重工业化对发展的作用。这个发展理论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观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二代发展经济学家基本上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直至90年代。以库兹涅茨(Kuznets)、索罗(Solow)、舒尔茨(Schultz)、罗默(Romer)等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家和罗马俱乐部的世界末日报告为代表。其发展观可以概括为:①明确认为增长不等于发展,由关注经济增长的数量转向关注长期增长的能力,特别是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作用。②由过去的单纯追求物质要素的投入转到了技术进步和制度要素,人力资本受到重视。③由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转向关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④由侧重工业化转向关注农业和农村发展。

新一代发展经济学家从本世纪开始,以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和世界银行为代表。其发展观可以概括为:①不仅仅是增长速度,而且增长的质量也同样重要。增长的来源和模式影响着发展的效果。②发展意味着增长加变革,变革不仅仅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还有其他目标。③高质量的增长需要有更宽泛的发展标准。例如,减少贫困、分配公平、环境保护,以及增强人的能力和作为自由的发展。因此成功的发展政策不仅必须确定实际收入怎样能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还必须确定实际收入怎样能够用来实现体现在“发展”中的其他价值。④自由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促进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杰拉尔德·迈耶(GeraldM.Meier)用图形概括了发展思想的演进,见图1。

图1 发展思想的演进

借鉴上述发展思想的演进,在中国摆脱贫困进入全面小康阶段并且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以后,所要吸取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在低收入国家时期的发展理论不可能都成为今天的经济发展的指导。

我国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形成的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③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④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体现了经济发展理论的时代化和中国化。

根据科学发展观,我国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后必须明确: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然是硬道理,经济建设仍然是中心,但需要转变经济发展的理念。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由单纯追求GDP增长转向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反映由“强国”向“富民”的提升。二是人民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三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四是以世界经济大国的创新思维,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重新定位,把握好自身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显然,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根据上述发展观和发展理念的演化,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本书所要阐述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基本框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关于经济发展目标研究。依据科学发展观确立的经济发展目标所涉及的内容,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及其实现路径。过去作为发展中大国实施赶超战略,以GDP总量增长为导向,以投资为主要拉动力。现在经济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发展目标需要由单纯追求GDP增长转向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并且把GDP总量翻番和人均收入倍增的目标并列,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由“强国”到“富民”的转型。其次是人均收入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后如何避开“中等收入陷阱”研究。其基本路径是由效率性增长转向公平性增长,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选择需要由效率优先转向公平正义。其基本要求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第三是由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让大多数人富起来的转变。谋求人民富裕可说是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经济发展到现代阶段,富裕人民不仅涉及加快经济增长问题,还涉及经济增长成果如何分配,才能使人民群众得到最大收益、最大的社会福利问题。就先富和后富的关系来说,过去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体制上解决推动GDP增长的动力。现在需要也可能提出大多数人富起来的要求,目标是广大人民公平合理地分享增长的成果。

(2)关于经济发展方式研究。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理论需要对经济发展方式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路径作出科学的说明。已有的发展理论说明了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的内涵。现阶段所研究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范围更广,要求更高。主要涉及四大转变:首先是经济发展的引擎由外转内,扩大内需成为战略基点。相应的需要研究使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条件和途径。其次是经济增长由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和出口协同拉动转变。既要突出消费的拉动作用,又要重视消费、投资和出口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相互协同。第三是经济结构调整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需要根据当前所处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研究三次产业的转型升级问题。特别需要研究将建立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对各个产业的要求。第四是经济发展主要由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3)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科技经济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相应的技术创新观是实施跟随策略,通过学习和引进,在发达国家之后,发展高科技和新产业。现在,我国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是平的,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互动。相应的技术创新观就要由过去的跟随转向引领,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在某些重点领域实现跨越,在部分领域占领世界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为此所需要的研究课题主要涉及四个方面:首先是研究创新驱动的内涵和现实形式。创新驱动不只是解决效率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依靠无形要素实现要素的新组合,是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和商业上的第一次应用和扩散,是创造新的增长要素。其次是研究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的技术创新路线图。过去技术创新的源头在企业,现在技术创新的源头转向了来自大学和科学院的科学技术的新突破。第三是研究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特别关注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研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衔接和集成的机制和激励创新的制度,重视协同创新研究。第四是研究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创新驱动和现代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

(4)关于二元结构研究。现阶段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面对的突出的不平衡问题,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中国的二元结构现代化问题是发展的基本问题。与此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涉及:首先是三农现代化研究。我国已有的三农发展是在三农以外解决三农问题。现在需要直面三农来解决三农问题,即推进农业现代化,富裕务农农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附加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次是城镇化研究。中国农民曾经创造了不同于其他国家农民进城的就地转移的城镇化模式。现在的城镇化有了新的内容,一方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另一方面是要推进人的城镇化,使广大农民享有平等的市民权利。第三是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同步发展问题研究。第四是区域不平衡发展和区域协调研究。通过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重塑经济地理,实现区域互动协调发展。

(5)可持续发展研究。全球性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问题,成为世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领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涉及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领域。目标是解决当代人的发展不影响后代人的福利问题。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后提出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我国是在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特别是某些地区刚开始推进工业化时提出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因此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不仅迫切,而且复杂。首先是研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这种社会的建设不只是生产问题,还涉及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发展模式。其次是研究经济增长的自然极限。人口、就业、资源、生态和环境同经济增长是一个相互制约的系统,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环境资源的严重稀缺给经济增长设置了自然界限。对这个界限需要敬畏,需要解决好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的问题,同时也要通过各种投入和技术进步去增强资源环境对增长的承载力。第三是生态文明的研究,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第四是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研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6)关于现代化研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包含了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几个阶段。按照现代化的时序,我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此,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任务是贡献现代化理论。现代化与全面小康相比,不是简单的数量评价指标上的改变,而是质的提升。这就涉及现代化的目标、参照系的设定和基本现代化评价指标的确定。现代化道路和推动现代化的动力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首先是现代化目标和内涵研究。现代化以追赶发达国家为目标,同时也是进程,还是水准。现代化进程指的是进入现代增长阶段。大致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经济结构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其次是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及相互衔接研究。研究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社会的实现水平的衡量指标。这对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导向作用。第三是人口素质现代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明确现代化的质量要求,对经济增长的质量有导向作用。因此,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研究发达国家达到的发展水平,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7)关于开放型经济研究。开放与改革一样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其国际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开放水平已经大大提高。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新背景下,中国不可能再为开放而开放,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要同提高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能力结合起来。为此,开放理论和政策需要调整。首先,以出口导向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对“两个并重”的研究是开放战略研究的新课题。其次,参与全球化经济由突出自己的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转向谋求竞争优势。依靠并培育国际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开放效益就成为新的开放战略。第三,引进国外要素的重点由物质要素转向创新要素。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点是广泛利用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和知识存量。前一时期我国主要通过引进外资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创新起跑线。这时引进的重点转向国际创新要素,特别是高端创新人才,国际合作也重点转向科技合作。第四,对外开放与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结合。其中包括中国扩大的内需市场对外开放。外资准入的范围由制造业扩大到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第五,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对外开放需要金融、外贸、外汇等体制全面开放,涉及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自由兑换、资本自由流动等。

(8)关于经济改革研究。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制度。经济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制度背景中进行的。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对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有效的发展管理尤为重要。现实中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不是借助市场的有效的配置资源功能和政府的强有力的管理取得成功的。我国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并且明确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就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奠定了制度基础。但是在发展中大国推动经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与此相关的发展问题主要涉及:首先是推动发展的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有效结合问题。例如经济结构调整,既要依靠市场选择和优胜劣汰,又要国家的产业政策来引导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再如创新驱动,既要市场导向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又要政府实施重大科学创新计划,建立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其次是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在确定经济增长的下限(失业率)和上限(通货膨胀率)后,实行适度的货币政策,不随时出台刺激或紧缩货币的政策,给市场作用留出更大空间。第三是完善发展管理,尤其是发展项目的管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项目面广量大。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重大民生工程以及参加国际竞争等等重大的发展项目,尽管都由企业来实施,但需要政府的规划和管理。国家需要寻求科学而合理的项目评估方法,以保证有限的发展资金取得最大的效益。

发展中国家处于发展中,发展经济学也在发展中。建立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是个宏大的工程,就目前来说,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研究才刚刚起步,许多带有社会主义特点的发展问题还有待于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的体系也有待于讨论。本书的作者有志于为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添砖加瓦。尽管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起步较晚,但它起点高。它不仅有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材料可资利用,更重要的是它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作为指导,加之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经验教训作为背景材料,因此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可以较快地形成和完善起来。 vzPOeLOHJMbDBDZ6uShnu/dzP+DibcNTgM18i6042FOYFwi7acIPzrjm9su2RfK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