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规范是什么”是每个从事学术研究和即将从事学术研究的学人都希望了解的问题,如同从事任何工作一样,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必须要掌握“应知应会”,何况是学术研究这项人类高级、复杂的脑力劳动和精神活动,更需要有扎实的学术训练和基本功。学术规范,通俗地讲,就是治学的“应知应会”,就是学术的基本功。了解和遵守学术规范,所进行的学术研究才有价值,才能与国内外同行进行有效的交流,才能体现出学者对学术的贡献,才能促进学术创新和知识增长。
“学术规范是什么,如何构建”是近20多年来中国学术界讨论时间较久、内容涉及较深、讨论者来源较广、影响面较大的一个论题。从讨论内容看,探讨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从规范的界定,规范与规则、规范与范式的关系,规范化与本土化、规范化与专业化的关系,“思想”与“学术”的关系、规范化与“文化霸权”,规范的张力与限度、学术规则中传统的自律到他律,建立规则与超越规则等,既有学术自由、学术道德、学术共同体自主性和自律性等所有学科均面临的共性的宏观规范问题,也有文献引注、学术注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编排方式规范等形式化、技术性、底线性的微观规范问题。既有学术管理体制、机制,“知识生产”、知识增长方式、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评价、程序正义与评审制度、学术批评等“外部”规范问题,也有研究选题的选择、研究综述的撰写、知识产权的尊重、理论和方法的应用、研究结果、结论的说明等“内部”规范问题。从讨论者所属学科看,既有法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也有文学、史学、哲学等人文学科。从发表的文章类型看,既有研究性文章,也有商榷性的批评文章,还有综述各家观点的综述性文章。从发表文章的期刊看,既有正式连续出版物号的期刊,也有正式书号但无正式CN的“学术集刊”。尽管在讨论前期,学界对“学术规范”的定义、包含的内容尚未达成共识,对采用何种引文注释规范等有争议,但对学术规范达到的目的、所起的作用或功能、所包含的最基本内容等的认识还是大同小异。许多观点虽然已有学人提出,尚不够系统,但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例如,有的论者明确指出,学术规范最基本的四条:“第一,为探索知识而为。第二,承上启下,将过去的知识同未来的知识联系起来。第三,人己有别……需将人之贡献与己之贡献分开,一一引注说明。第四,研究程序虽不必拘同,但报告出来至少需包括要解决的问题;所针对的理论;所使用的方法;资料来源;解析过程;已所发现;结论。” 可见,尽管所论未必全面,但文中已涉及规范的目的、引文规范、研究程序规范等一些内容,这些内容与笔者和笔者团队以后概括出的学术基本规范、研究综述规范、引文规范和研究程序规范等有许多相通之处。又如,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国情下,学术规范可先由学界进行理论性探讨,最后恐怕还得由权力机构予以颁布实施,方能有效。这些由权力机构颁布的规范,还要在实践中继续接受学界的批评,逐步改进与完善。这个过程愈快愈好,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目前学术界能否健康动作,而且关系到新一代学人的成长。” 尽管作者在这里没有阐述学术界与权力机构的区别及学术共同体具有自主性、自律性、专业性等特点,但强调“在中国国情下(高校等学术机构正在进行但尚未完成去行政化的改革),为了学术新人的成长,主张探讨学界与管理部门良性互动的可能性”,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2004年8月26日,《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正式发布,应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规范》从起草到颁布,历时3年,是由多个学者起草、多家高校反复讨论修改、教育部学术机构——社会科学委员会讨论通过、教育部颁布的。《规范》共有七部分二十五条款,这七部分为总则、基本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和附则。《规范》全文文字虽不长,仅2000余字,但蕴涵的内容丰富,象征意义显著,它不仅为学者及准学者们的自律提供了“准则”,而且为他律提供了依据,创造了拓展的条件。《规范》甫一发布,就引起了学界、教育界及舆论界的广泛注意,尽管有一些学者对管理部门的介入抱有疑虑,对权力部门是否能对造成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制度性原因进行实质性反思和有所作为持保留意见,但绝大多数学者对《规范》的发布及其象征性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在笔者看来,《规范》及时吸收了论者各种意见中的合理成分,总结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明确了一些重要的学术理念和广大学者公认的一些规范。比如《规范》明确提出了学术规范的目的是保障“学术自由”、“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学术规范与学术创新的关系。学术规范的目的之一是倡导做真学问,真学问的精髓是创新,创新又必须有规矩(或规则或规范),必须建立在前人和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当需要突破原有规范才能创新时,新的规范就应运而生了,因此科学、合理的学术规范不仅不会阻碍学术创新,而且某种意义上能更好地促进创新。显然,《规范》中的这种归纳不仅是对西方学术界推崇的R·K·默顿提出的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有条件的怀疑等学术基本规范的吸取,而且是对中国学术研究中“求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传承和整合。又如,《规范》概括的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学术评价规范、学术批评规范是大家公认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些规范,但有关这些规范的内容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尚未集中系统阐述。《规范》不仅是自律的准则,为学者在研究中自觉遵守提供了帮助,而且提供了他律的依据,为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惩处规定创造了条件。一旦一个学人知道了哪些做法是规范的,哪些是不规范的,他就能有章可循,也可据此规范,为识别他人的失范或不端的学术行为提供助益,从而形成舆论压力,达到他律的一些效果。《规范》还特别强调“各高校可根据本规范,结合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学术规范及其实施办法,并对侵犯知识产权或违反学术道德的学术不端行为加以监督和惩处”。这就为他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果说自律对于大多数所知不多或根本不知学术规范为何物的学人有作用的话,那么值得注意的是,“广大专家学者广泛讨论、共同参与制订”的“游戏规则”,就为学者自己遵守规则、规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规范》起草、修改和正式出台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为了促进学术健康发展的共同目的,学术界与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在解决学术问题时,应以学术共同体为主体,管理部门遵从学术发展规律进行引导管理,学术就能够繁荣发展起来。
《规范》是面向人文社会科学所属各个学科而制定的,特别注明是“试行”,并强调“将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这就表明《规范》的出台只是一个起点,今后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吸取更多学者的合理建议。人文社会科学所属各个学科、不同领域的有关规范都应由学者逐步研究和制定。
在《规范》出台的前后,一批建设性成果问世,诸如《学术规范读本》、《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学术规范导论》、《学术规范通论》等。同时一批翻译国外的有关科学伦理、学术责任的图书出版,诸如《科研伦理入门》、《学会引用》、《诚实做学问》、《科研道德:倡导负责行为》、《规则与潜规则:学术界的生存智慧》等。2009年6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写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一书,在《规范》的基础上详加解说。《指南》正文共八节,第一节说明与学术研究相关的基本概念;第二节阐述学术伦理;第三节至第七节以学术研究的环节为纲,介绍和解释相关的学术规范,即选题与资料规范,引用与注释规范,成果呈现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评价规范;第八节着重介绍了学术资源获得与权益自我保护的知识。正文之后附有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指南》既是高校教学和研究人员关于学术规范的共同约定,也是进行学术规范教育的指导性用书,适合于教师和学生。同年11月,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科研活动诚信指南》和《科研诚信知识读本》两本书。2010年6月,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写了《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一书。
纵观以上这些著述,可以看出有关学术规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学术规范有了明确的、较为公认的定义;学术规范的作用或功能、目的的观点渐趋一致,一些核心术语、概念渐渐清晰,有关规范或规则或要求日益被认同,其内容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然而,也应清醒看到,当下对于学术规范的研究仍处在引进、吸收、消化阶段,且对国外学术规范建设的机制、状况的研究还不大深入、系统;现有成果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和增强公信力,对抄袭、剽窃、引用及其格式等核心概念及其应用仍须进一步扩大共识;尚未对中国本土有关学术规范建设的实际情况加以系统概括和总结,反抄袭查重系统仅从技术角度监测学术不端绝非杜绝学术不端之根本途径,尤其缺乏特定学科指向的、更具有操作性、系列性的学术规范研究指南或培训教材。因为《学术规范通论》所论述的内容涵盖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是所有学科共性规范的“通论”。《学术规范导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的学科范围是人文社科。而《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科研活动诚信指南》和《科研诚信知识读本》则面对自然科学。对于人文社科而言,在人文社会科学共性规范下,概括出文史哲、政经法等各个学科个性规范,并用通俗、简明的语言撰写出系列性研究和教育丛书,应是当务之急。
教育部有关科研管理部门及时顺应学界这一要求,于2011年3月首次设立人文社科研究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专项任务重大课题“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研究”,明确要求精选和翻译研究主要国家相关资料,系统介绍国外学术规范建设的机制、状况。结合中国科研及其管理实际,总结符合国情的文科学术规范和方法论体系,编写面向青年研究人员及未有基础学术训练学者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文学等16个学科在内的《学术规范与学科方法论研究和教育丛书》(以下简称《丛书》)。
编写文科各学科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和教育方面的系列丛书,在我国还是首次。尽管近期笔者已见到几本有关中国古代史、文艺学研究的规范和方法的单独著作,其内容主要讲述学者自己治学、研究的经验及其总结,也包括“学界已经约定俗成的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或学术研究的“通理常则”、“公例”,对学术新人自然有很大的助益,但这些书毕竟涵盖仅一两个学科或领域,且未形成较有共识的、大体统一的内容框架和叙述方式,因此,如何系统集成国内外有关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的研究成果,整体呈现阶段性知识积累,全面转化成果为系列教育培训资料;如何与各高校学者密切合作,力邀学术造诣深且对学术规范和方法论有兴趣、有成果的学者,根据统一大纲分工合作编写各分册,以便发挥规模效应和整体效应,就显得十分必要。
由于现代学术产生于国外,其研究历史较长,因此总体看来,国外有关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的研究水平也高于国内,尤其是各种技术性规范文本的编写,很具特色。例如,美国既有适用于文理各科、已有110年历史的《芝加哥文体手册:作者、编者和出版者必备指南(第16版)》(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 The Essential Guide for Writers , Editors , and Publishers .16th ed.),也有专门用于单一学科的《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LA)文体手册和学术出版指南(第3版)》( MLA Style Manual and Guide to Scholarly Publishing .3rd ed.)、《美国心理学会出版物手册(第6版)》( Publication Manual of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6th ed.)、哈佛法律学会编著的《蓝皮书:引文统一标注体系(第18版)》( The Bluebook : AUniform System ofCitation .18th ed.)、《音乐写作:文体样式表(第2版)》( Writing about Music : AStyle Sheet .2nd ed.)、《政治学文体手册(修订版)》( Style Manualfor Political Science .Rev.ed.)等,当然也有物理学、化学、微生物等自然学科写作文体规范。不过,国外这些各学科规范主要是写作、用词、引文等技术性规范,其规定详细而具体。同时,为了大学生、研究生等初学者或特定者的需求,还专门出版简写本。这是值得借鉴的,但切不可盲目全盘照搬国外的成果。西方有悠久的文化历史、道德精神,中华文化亦如此,其中有很多优良的道德精神,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和“实录”精神等,这些与默顿提出的学术四大规范等一样,能直接导引出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和写作规范。有鉴于此,一方面我们应该继续学习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应当更加注意回归本土化的探索,许多有价值的传统、惯例值得我们挖掘、整理和发扬。当然,我国现代学术研究历史不长,人文社会科学在发展中更是屡经曲折,相当多的学人的学术规范意识不强,这方面的系统教育缺失,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现象较之于国外为多,这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和研究者个体心理原因。从他律和自律两大方面看,他律方面的原因包括学术评价体系、学术批评制度的不完善、科研管理的简单化、片面化以及失范处理的软化等,这些外部环境确实在有意无意“逼”人不严谨。但为什么同处一个环境,有人失范,有人却有抵抗力呢?显然还有自律的原因。有人确实是明知故犯,即学术不端,但的确有更多的人,尤其是中青年学人确实不大清楚有关规范,或规范本身不明确而造成学术失范。因此,在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中国本土学术规范化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研究,从自律与他律两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正如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要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可见,研究学术规范,普及学术规范知识,遵守学术规范,树立良好学术道德,对于治学创新、为国利民、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大意义。
近日教育部正式颁布《高等学校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工作机制、工作原则、预防措施、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学术不端案件的受理、调查、认定、处理、救济与监督等内容做了全面规定,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制度举措。诸如明确了预防与处理的主体是各高校,高校应当建立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突出了预防为主、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办法》单列“教育与预防”一章,突出预防为主的要求;明确了学术不端的类型。学术不端是不遵守学术规范的行为,或曰“失范”,且是“失范”中故意为之的一些行为,包括:剽窃、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篡改他人研究成果,伪造数据或捏造事实,不当署名,提供虚假学术信息,买卖或代写论文等。《办法》侧重于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这与学术规范及其教育相辅相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育”与“处理”就是一软一硬,也就是习近平同志所讲的“软约束和硬措施”,只有两手都要硬,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丛书》题名中的“学术规范”是一个核心概念。笔者在《学术规范通论》中曾对学术规范下过定义:“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同遵守的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2009年出版的《科研诚信知识读本》直接引用了该定义。《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所给出的定义也与该定义接近。现在看来,为了突出学术共同体的主体地位,精简文字,该定义可以被适当修改为:“学术规范是指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一个学科的发展,依赖于该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努力,只有通过共同体的讨论和认可,才能形成规范。规范不是哪个人、哪个机构单独“制定”的,而是源于和发展于学术共同体。且这种规范是有利于学科发展的,是“经验总结和概括”,这种总结和概括又是动态的,是随着研究经验的不断积累而变化的。当已有的规范“不利于学术积累与创新”时,新的规范就将取而代之。这里的研究“规范”,与库恩的研究“范式”,含义有些许相似、交叉,但亦有不同。范式是指某学科共同体认可的一套解释系统,诸如术语、理论等,而规范不仅指术语、理论等的认同,而且涉及研究活动的全过程,包含丰富的内容。规范既不同于法律,也不同于道德,但又与它们有些许交叉。没有规范是万万不行的,但一切依赖于规范也是不明智的,规范再细,也不能杜绝失范、不端等现象,必须要有“法”和“道德”的补充。从目前研究看,学术规范中的研究规范,其内容大体包括基本规范、研究程序规范、研究方法规范、学术成果呈现规范、引文规范、署名及著作方式标注规范、学术评价和批评规范等。这里既包含研究形式的技术规范,又包括内容的技术规范,包括科研的基本价值观或科学精神,包括研究工作中的应知应会的要求,应贯穿学术活动的全过程。
《丛书》题名中的“学科方法论”,既指某一学科一般方法及方法论(各学科共有的方法论),也指某一学科具体的方法及方法论。方法不是方法论,方法论是有关方法的理论,这与学术规范中“研究方法的规范”,即有关方法的使用原则、原理、规则、要求等有密切联系,从这个角度看,学术规范可以涵盖学科方法论。它们都要对如何开展学术研究的底线要求(构成性规范)、对如何进行好的研究的准则(范导性规范)提供帮助。由于方法论对提高研究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将它从规范中抽出并与规范并列,加以强调,也是完全可以理解和可行的。如果说这里的“学术规范”主要是讲如何进行“真的”、“好的”科研的话,那么“学科方法论”则是如何提高科研质量的高要求。总之在内容布局上,研究方法论应在总体上服务于学术规范,学术规范是大前提和大目标。
中国文科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具有“特殊性与本土性”。政经法、文史哲等学科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术语系统和言说方式使不同的学科各具特点,从而使不同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规范和方法论。
《丛书》题名中之所以有“教育”二字,是因为《丛书》主要是为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大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师及未接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各级研究人员、编辑、出版者、信息管理学者、科研管理工作者等而撰写的,力求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系统介绍文史哲、政经法等各学科研究的基本规范知识和最新进展,试图达到“普及读物”、“教辅书”的发行量和影响力。
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是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关于学术研究应该遵循的价值观、规章制度和技术方法。《丛书》的着重点是为刚入行的各学科的新人及未接受学术规范系统训练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简洁、科学和实用的研究规则指南。具体说来,各分册内容大体包括:
1.概述本学科的术语规范、主要理论、学科基本建制等。包括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命题与定律、核心内容、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学科边界、主要学派、代表性学者、经典著作、相关院系、专业期刊、学会协会、学科基本价值与研究操守等。
2.阐述学术研究规范。按照学术研究和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过程和特点,从研究计划的设计、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重点阐述本学科独特的研究规范。包括学术研究基本规范、研究程序规范、研究方法规范、学术成果呈现规范、引文规范、署名及著作方式标注规范、学术评价和批评规范。着重厘清规范与创新的关系。
3.探讨学科方法论。从本学科一般方法再到本学科具体方法,从研究方法到方法论的顺序展开。
4.结合学科自身研究领域的经典案例,介绍本学科的规范和研究方法、伦理、规则与政策要求。
在《丛书》编写期间,课题组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和文章,撰写咨询报告5篇,翻译了英文、德文、日文等有关学术规范研究资料一百余万字,建立了专门的学术规范网站。课题组主要成员应邀参加有关的学术会议,并作专题报告。课题组还组织了三次专题研讨会,邀请国内著名专家针对所遇到的难题进行研讨,诸如如何充分吸收国外学界的先进的有关成果,如何发掘继承中国固有的学术规范传统,如何平衡文科通用规范和各学科独特规范,如何平衡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及方法论的关系,如何将深奥的学术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等,专家们的合理建议给了课题组许多实质性的支持与帮助。课题组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实际,规范有关术语,抽象相关命题和原理,拟定了“丛书”各分册统一的编写大纲,与来自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武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大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签署了科研合同,南京大学出版社和东南大学出版社同时将《丛书》申报到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经过各位作者和编者的努力,现在《丛书》开始出版了,我作为主编,看到多年的策划、与作者反复的交谈、研讨、多次的审稿终于有了成果,心情非常愉悦,希望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对我国人文社科研究的发展,对培养学术新人起到一些作用,为学术规范和学科建设做出一点贡献。
《丛书》在编写之初,曾希望在内容上既能有理论深度及丰富的内涵,同时在形式上也能活泼多样;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加快撰写及出版;力争做到丛书各分册“三个统一”(统一编写提纲、统一文字语言风格、统一出版)。但现在看来,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各位作者的行文特点不一,只能部分达到这些要求了。书中差错难免,热诚希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匡不逮。
感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重大课题《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研究》”的资助(项目号“11JDXF001”),感谢南京大学校领导张异宾、朱庆葆、杨忠、社科处王月清和文科各院系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学术规范与学科方法论研究》开题专家组专家张岂之、秦惠民、魏贻恒、孙平等提出的宝贵意见,感谢课题组专家许钧、刘志彪、风笑天、朱剑、孙建军、徐雁、袁培国、郑德俊、袁曦临、李刚、成颖等提出的建议,感谢我的研究生陈铭、王雅戈、徐美凤、郭春侠、谢欢、杨柳、睢颖、臧莉娟及刘利等在书后索引、编务、会务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感谢本书引用文献的作者,感谢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金鑫荣、施敏以及东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张新建、史建农等编辑的辛勤劳动。
2016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