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

在讨论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之前,有必要先明确历史学领域的一些概念误区。首先,历史学不等同于历史,历史是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的学科。其次,史官不等同于史学,史官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历史学科的诞生。在中国,历史学科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东晋以后。第三,历史观不等同于史学理论,历史观更多是历史学科的精神与价值观念,既是史学理论的最高级形式,也是历史学的核心内容。明确了这些问题,再来解读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就会有新的认识。

2.1.1 历史

什么是历史?“历史”的概念历来众说纷纭,东西方学术界都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在中国,“史”最早定义为“对往事的记录”,如《说文解字》的解释:“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史的最初形态是保存国家、民族、人群记忆的一种形式,而执行这种形式的人被称为史官。

周朝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周礼·春官》的记载,周王室设有“五史”,各诸侯国也都设有史官。史官的记录被称为《春秋》,如《史记·乐毅列传》有云:“臣闻贤圣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 ;又唐人刘知几在《史通·六家》中言及:“春秋家者,其先出于三代。……故《墨子》曰‘吾见百国春秋’,盖皆指此也。” 可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已经成为历史的统称,史的概念也开始由“记事”转变为“被记录的历史”。

随着西方近代学科体系的传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历史学界发起了“史界革命”。首先提出要建立“新史学”的梁启超,对“历史”进行了重新定义:

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

此后,胡适、金毓黻、傅斯年等学者都对什么是“历史”进行了定义。梁启超主要强调历史是一种主观性的概念,胡适强调历史是一种客观性的存在,傅斯年认为历史是延续下来的史书,等等。

在西方,历史的本意也是对国家记忆的留存。希罗多德对《历史》一书的命名,本身所使用的单词History就有“调查与探究”的含义,是对过去事件的记述以及这些事件相互关系的探索。

西方现代学术界对“历史”的概念有过很大的争论,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种,即爱德华·卡尔的“事实主体”说,威廉·狄尔顿的“再体验”说,卡尔·雅斯贝斯的“历史乃是回忆”说,卡尔·贝克尔的“印象与观念结合”说。

据上所述,古今中外各家对于“历史”的定义,颇多不同。然则从中国大陆的语境言之,张岂之等担任首席专家的《史学概论》给出的解释相对较为全面。该《史学概论》认为,“历史”的概念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历史是人类客观存在的历史;历史是史家撰写的历史。

以言第一层含义,任何客观事物都具有历史过程,因此人类史和自然史同属历史的范畴,二者不能区别对待,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所以谈论历史的概念,要将自然史和人类史统一起来。这是关于“历史”的最为宏观、最为全面的概念建构。

以言第二层含义,即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都概括为历史。历史进程是客观存在的,但将历史进程记录下来则是一种主观因素,自然史客观存在,但是如果没有人类社会,这种客观存在就永远不会被记录成历史本身,因此《史学概论》编写组概括的“人类客观存在的历史”,属于历史概念的第二层含义。

以言第三层含义,即将第二层含义具体化。人类客观存在的历史尽管客观存在,但也需要进行记录后才能成为历史,史家撰写历史,就是将客观存在变为可以阅读、可以记忆的各种历史著述。

以上这三层含义,是由宏观到微观再到具体的一种层级递进式的关系,其解读可谓相对完整,也是我国学界目前对于“历史”概念最为系统的解释。

2.1.2 历史学

对于历史学概念的理解,应从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历史学的研究目标、历史学的功能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什么是历史学?相对于“历史”概念的复杂和多变,“历史学”的概念也有多种解释。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导论》指出“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和人类创造出来文字以后,就有了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认识、记载与撰述的综合活动,这便是史学”; 张岂之等担任首席专家的《史学概论》一书中,定义历史学为“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吴泽主编的《史学概论》中对历史学定义为“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运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 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主编的《史学导论》则将历史学概括为“对客观历史的主观认知”,“历史记忆,历史诠释,历史反思,对于历史资源自觉与不自觉的利用,由此诞生,历史学亦由此源起”。 又马卫东在《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提出历史学是“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实证科学”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又是什么?综合上述学者对于历史学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应包括三个方面:

1.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历史进程

学者们在对“历史”概念的解读中,都曾提及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而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史,即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历史进程。

2.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规律性与系统性

历史虽然是对历史进程的记录,但是历史学本身也具有现实意义。张岂之指出:“我们不仅不能割裂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而且要把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实、未来看作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史家对历史进行认识时,不能脱离对复杂的现实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可见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既是历史本身,又是对历史进程中呈现出来的规律性、系统性的提炼与总结。

3.以历史著述为主体的历史资源

傅斯年曾在分析历史的概念时,认为历史就是史料,这种提法虽然片面,但却突出了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史料是历史著述,几千年来浩如烟海的历史著述,正是中国历史学所拥有的宝贵资源,而以历史著述为主体的史料,也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历史学的研究目标,可以概括为两点。

第一,真实、客观、准确地对历史事实进行描述。李大钊曾经指出:“凡学都所以求真,而历史为尤然。” 历史是客观的,不可改变的,可以说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对于历史学研究至关重要。如果历史事实被人为地改写,历史的原貌不能清晰地呈现,那么历史学的研究就是无意义甚至有害的。

第二,在对历史事实进行如实记录的基础上,对历史规律进行客观总结,既要回答“是什么”,又要明确“为什么”,深化与提升历史学概念中的“规律性、系统性”,将历史进程的内在规律呈现出来。

历史学的功能,或者说历史学科的意义与作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历史学具有推动学术发展的功能。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科学,历史学有很多关联学科,例如哲学、文学、经济学、环境学、地理学、天文学、统计学等,都与历史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学在开展自身研究的同时,保持着与这些关联学科的学术交流,这不仅对历史学本身的发展起到了创新作用,还有力推动了相关学科学术的发展。

其次,历史学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历史学不仅是对历史事实的记录,还是对于历史经验的提炼、概括与思考,如此,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可谓人类文明的结晶,并进而广泛、深刻地影响着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以历史学改造社会的功能不容忽视。所谓“读史可以明智,读史可以明德”,正是强调了历史学的这种社会功能。如在中国古代,历史记录中即富含“资治”、“鉴戒”的内容,而历史事实与历史智慧也启迪着统治者们如何更加稳妥地治国安邦。

对于历史、历史学的概念,笔者在《读史入戏:说不尽的中国史》中有着如下的“通俗”说明:

按照笔者的理解,最浅显的说法,“历史”就是在一定的时间里与一定的空间中,由人的活动所构成的连续的过程。这样,“历史”的三大支柱,就是时间、空间与人。围绕“历史”的思维,如果以人为出发点,就是追寻六个“W”,即Who、When、Where、What、How、Why;换言之,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于什么地方,做了什么,怎样做的,为什么。前五个W是“历史”,是对事实的描述;最后一个W是“历史学”,是对事实的解释。而顺着这样的思路问下去,就是一种直接、简单却有效的“历史学”思维。

当然,历史学并不等于历史。历史是过去,历史学是对过去的无限求真,但求真永远不能等于真实。……所以历史学是一门充满遗憾的学问。历史学对历史的描述与解释,又总是受到描述者思维观念与解释者时代背景的影响,所以有人也认为,一切的历史学,都是思想史,或者都是现代史。这样,没有定论、总在创新的历史学,又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问。

2.1.3 历史观

历史观又被称作“社会历史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既是社会文化观念的一种形式,也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对历史理论的系统认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的,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历史观对于历史学非常重要,可谓历史学的灵魂、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目前中外历史学界代表性的历史观如下:

1.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主要指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体来说,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起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都有巨大的反作用。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历史观,也是中国历史学界必须坚持的历史观。

2.阶级史观

阶级史观是在唯物史观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原理为指导的历史观,又称革命史观、社会形态史观。阶级史观建立在唯物史观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六个阶段的基础之上,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史观认为,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正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转变为一个社会阶段向下一个社会阶段转变的动力,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力。

3.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是欧美历史学界的主要历史观。这一历史观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历史学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其代表著作为《全球通史》。全球史观把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看成一个体系,屏弃了西方传统的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上古—中世—近世(现代)”的阐释方法。如《全球通史》即以1500年地理大发现为分界点,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公元1500年前和公元1500年后两大阶段。

全球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非国家或地区的角度,考察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历史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4.正统史观

正统史观是中国传统帝制时代的主要历史观。正统史观的核心是“正统”,即通过对正统地位的寻找、确立与表彰,建构皇朝统治体系,贯彻并强调皇朝统治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正统史观有两大理论支撑,一是“君权神授”,西汉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感应”说为君权神授的理论基础;二是“五德终始说”,无论是土、金、水、木、火的相生次序,还是土、水、火、金、木的相克次序,都事关新建皇朝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事关“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政治理念。正统史观同时又强调,在“德”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必须维护皇权的绝对权威。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以“二十四史”为中心的史学著作,基本都是在正统史观的指导下编撰而成的。

5.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发源于西方,但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文明史观的一些观念、方法开始在中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得到应用,而由于文明史观的理论体系也在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内,目前文明史观也为中国历史学界普遍接纳。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文明阶段构成的。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既不是国家,也不是民族,而是文明。英国历史学家A.J.汤因比在其名著《历史研究》一书中,将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按照文明进行划分,通过思考每种文明的起源、成长、衰落、解体,探讨人类文明的共性规律,指出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是挑战和应战,文明的解体并不是人类历史的退步,相反在旧文明基础上形成的新文明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6.现代化史观

对现代化史观的理解,重点在“现代化”的内涵。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书中认为,现代化主要是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经济上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而现代化史观正是用现代化的理论体系阐释中外历史,这种历史观下的历史范围,并不是整个人类历史,而主要是指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历史和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

现代化史观的基本观点认为生产力是人类历史的根本推动力,这与唯物史观相似。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历史,以及三次科技革命下的世界历史,包括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历史,都是在生产力变革的大背景下,以“现代化”为主要发展趋势的历史进程。现代化史观对于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7.英雄史观

英雄史观是一种唯心主义史观。英雄史观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历史进程起到了决定作用,而拥有这种主观能动性的人,就是“英雄”。英雄史观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中国古代神话中,都保存着早期人类社会的“英雄”记忆,而中国古代史学对于帝王将相的推崇,史传以记录帝王将相为主要内容,也是英雄史观的表现、影响或遗存。

8.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以“社会”为历史研究的基本范畴。它以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等级、阶级、社区、人口的社会构成、社会各阶层人群的日常生活及其社会意识等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揭示社会结构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探讨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规律。

社会史观脱胎于社会史研究。社会史研究着重关注整体社会、长时段历史、下层民众等领域。目前中国史学界在妇女、民俗、民间信仰、行会、移民等社会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而进一步拓宽与深化社会史研究,特别是丰富与建构社会史观理论,将是未来社会史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 +nOqkSi68iRK47TyMjzq4TtIpPXMoDisi+IgvkZlzy6BveAdBuMNb4FHwAdCUH7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