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结交邹容

邹容(1885—1905),原名绍陶,字威丹,一作蔚丹,四川巴县(今重庆)人。1902年留学日本,投身民主革命,次年回国加入爱国学社。

在爱国学社,章太炎与邹容、张继、章士钊意气相投、过从甚密,四人约为兄弟,常常聚会,纵论天下。邹容倜傥不群,但对章太炎一见倾心。章太炎这一年35岁,邹容年方19岁,两人相见恨晚,成为忘年之交。邹容封章太炎为东帝,自称西帝,平日称章太炎大哥,自称小弟。

邹容在日本时,编写过一本宣传革命的小册子《革命军》,凡两万余言。邹容在《革命军》一书前写了一篇自序,序末署名为“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记”。在爱国学社期间,邹容对《革命军》进行了修改,并请大哥章太炎为之润色。章太炎对邹容说:“革命的文字应当使人人易解,这本书还好,不要改的。”章太炎一字未改。

章太炎一遍又一遍地朗读邹容的《革命军》,读到动情处,忍不住拍案叫好。他对邹容说:“吾持排满主义数岁,世少和者,以文不谐俗故。欲谐俗者,正当如君书。”

邹容

邹容请章太炎为《革命军》写一篇序,章太炎慨然应允。章太炎于是撰写《序〈革命军〉》一篇。在这篇序里,章太炎提出“革命”与“光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章太炎说:“同族相代,谓之革命;异族攘窃,谓之灭亡;改制同族,谓之革命;驱除异族,谓之光复。”

邹容当时缺乏印刷资金,章太炎与黄宗仰四方奔走,设法筹措了资金,交由上海大同书局印行出版。1903年6月9日,《苏报》发表章士钊的文章《读〈革命军〉》和《介绍〈革命军〉》。接着,《苏报》又发表了章太炎的《序〈革命军〉》。

《苏报》于1896年在上海创刊,报馆设在汉口路20号,主编胡璋,是上海当时颇有影响的一份报纸。经过《苏报》的宣传,《革命军》一书不胫而走,风靡一时,数年中重印20多次,印数达到100多万册。

庚子之变后,康有为接连撰写了《与同学诸子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省自立书》和《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说明立宪是救中国的唯一良方,中国万万不可行革命。章太炎阅读了这些小册子后,义愤填膺,在为《革命军》作序的同时,挥笔撰写了一篇非常有影响的政论文《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章太炎说,满清王朝严重阻碍中国发展成为近代民族国家,因此必须要推翻。章太炎斥责光绪是一介孱夫,说“载湉小丑,未辨菽麦”,指望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人保国保民保天下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写成后,章太炎托广东人沙耳公带至香港转寄新加坡交康有为。康有为是否收到,不得而知。在寄信的同时,黄宗仰出资将此文以《章炳麟驳康有为书》刊印发行。1903年6月29日,《苏报》刊登了此文的摘要,题目改为《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章炳麟驳康有为书》与《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通过不同的方式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章太炎为《革命军》作序,为邹容的“中华共和国”摇旗呐喊;撰写《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痛斥光绪皇帝;又与柳亚子、蔡治民、邹容合写《驳〈革命驳议〉》,呼吁革命。章太炎的这些文章先后刊载于锋芒毕露的《苏报》。

《苏报》文章的作者们以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为榜样,拔刀提剑,欲与大清王朝一决雌雄。这些文章称“学生为革命之原动力”,对学生说,“望诸君自重,诸君壮胆,那拉氏不足畏,满洲人不足畏,政府不足畏。莫被政府威吓而敛其动,莫惜诸君自由血而失全国人之希望,则学生之全体幸甚,中国幸甚。燕市之月,易水之风,敢为诸君祝曰:中国万岁!中央革命万岁!”

文章鼓励学生“撞自由钟、树独立旗、杀皇帝、倒政府”。文章说:“无量头颅无量血,即造成我新中国前途之资料。畏闻革命者,请先饮汝以一卮血酒,以壮君之胆。”文章鼓吹以暴制暴,“今者断头台上,黄旗已招n矣。借君颈血,购我文明,不斩楼兰誓不休,壮哉杀人!”革命者视死如归的英勇形象跃然纸上。《苏报》的许多文章即使今天重读,亦令年轻人读后热血沸腾。

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社会上造成巨大反响。鲁迅先生说:“我的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军》序,竟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 SnmFzmsS7T5zlTHy231oB6SQbuBZhu/QtKMHZwV9G7lCTMCchZs4dAqEzF+Fzt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