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论让·伊波利特的《逻辑与实存》 [1]

伊波利特的《<精神现象学>的起源与结构》( Genèse et structure de la Phénoménologie de l'Esprit )保存了黑格尔哲学的整体性,是一部黑格尔哲学的评论性著作。而这部新著《逻辑与实存》( Logique et existence )的意图则与《<精神现象学>的起源与结构》截然不同,伊波利特从一种清晰的观念出发并在一个确切的要点上质问了黑格尔的 逻辑学 现象学 哲学全书 哲学必须是本体论 不能是其他东西 不过没有 本质的本体论 只有意义的本体论 。这看来是此部重要著作的主题,而其风格本身又如此气势恢宏。哲学是一种本体论,这首先意味着哲学不是人类学。

人类学希望是一种 关于 人的话语,它就照此假设了人 经验性话语,在这种话语中,言说者与言说内容是分离的。反思是一方面,而存在是另一方面。由此理解的知识(connaissance)是一种实非事物之运动的运动,它仍停留在对象的外围。因此,知识是一种抽象能力,而反思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的反思。经验主义就这样诉诸形式主义,犹如形式主义诉诸经验主义一样。“经验意识是一种走向先在的存在(être préexistant)的、并将反思贬谪到主体性之中的意识。”因此,主体性将被视之为一种事实,而人类学将被建构为关于这一事实的科学。经由康德,主体性变成了一种权利,这基本上没有改变任何东西。“批判意识是一种反思认识自我的意识,但这种意识将存在贬谪到自在之物(lachoseensoi)之中。”康德的确达到了主体与对象的综合的同一性,不过仅仅达到了对象相对于主体的综合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本身是想象力的综合,而不是在存在之中被假设的。康德超越了心理领域与经验领域,但仍停留在人类学范围之中。只要规定性仅仅是主观的,那么我们就不会走出人类学。我们必须走出人类学吗?我们又如何走出人类学呢?这两个疑问实际上只是一回事:走出的方式也是走出的必要性。思维自诩是预设的,康德令人赞赏地看到了这一点:思维之所以是被设定的,乃因为思维思考自身、反思自身,思维之所以自诩是预设的,乃因为诸对象的整体将思维假设为认识得以可能的条件。由此,在康德的哲学中,思维与事物是同一的,不过与思维同一的东西只是一种相对的事物,而不是作为存在的事物、物自身。因此,对黑格尔来说,重要的是达到设定(position)与预设的真正同一,也就是达到 绝对 。黑格尔在他的 现象学 中向我们阐明了存在与反思、自在(en-soi)与自为(pour-soi)、真理性与确定性之间的一般性差异在辩证法的具体时刻中展开,而辩证法的运动本身就是要消除这种差异,或者只将其保存为必要的现象(apparence)。在这种意义上, 现象学 从人类反思开始来阐明这种人类反思及其结果导致了它们所预设的绝对知识。正如伊波利特所言,问题关键在于“简化”人类学内容,为其来源是陌生的知识“清除障碍”。然而,这不仅仅处于绝对知识 所在 (est)的终端或始端。知识在任何时刻中都是绝对的:意识的形态在另一种意义上就是一种概念的时刻;反思与存在的外在差异在另一种意义上就是存在本身的内部差异,换言之,就是与差异、沉思(médiation)同一的 存在 。“既然意识之差异返回自身,那么这些时刻表现为被规定的概念,表现为它们立基于自身的有机运动。”

有人会说,人“傲慢地”把自己当作上帝,并授予自己以绝对知识。但是,我们应该理解存在相对于“与料”(donné)而言是什么。根据伊波利特的观点, 存在 不是 本质 ,而是 。说这个世界是充足的,这不仅仅意味着这个世界满足 的需要,而且还意味着这个世界自给自足,并意味着这个世界把存在不再视之为超越现象(apparence)的本质,不再视之为那可能是 可知世界 (l'Intelligible)的第二世界,而是将存在视之为这个世界的意义。毫无疑问我们已经在柏拉图的哲学中寻到了意义对本质的这一取代,柏拉图向我们指出第二世界本身是辩证法的主题,而这一辩证法使其成为这一世界的、而不再是其他世界的意义。然而,这一替代的伟大代理人仍是康德,因为他的批判哲学以先验的可能性替代了形式的可能性,以存在的可能性替代了可能的存在,以认知的综合同一性替代了逻辑的同一性,以存在的逻辑性替代了逻辑的存在,简言之,批判哲学以意义替代了本质。按照伊波利特的观点,黑格尔的 逻辑学 的伟大命题就是不存在第二世界,因为这一命题同时是把形而上学改造为逻辑学与意义之逻辑的原因。不存在彼岸,这意味着不存在世界的彼岸(因为 存在 只是意义),意味着世界上不存在思想的彼岸(因为在思维中,恰恰是存在思考自身),最终意味着思维本身不存在语言的彼岸。伊波利特的著作就是对绝对话语的条件的反思;在这一点上,论述不可言说之物(l'ineffable)与诗歌的那些章节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同一批人喋喋不休地谈论不可言说之物,并相信不可言说之物;因为 存在 就是意义,真正的知识不是他者(Autre)的知识,也不是其他事物的知识。在某种意义上,绝对知识是最邻近的、最简单的,它 就在那儿 。“帷幕之后,一无可见”,或如伊波利特所言,“秘密,就是没有秘密”。

那么我们会看到作者极力强调的困难是什么:如若本体论是一种意义的本体论而非本质的本体论,如若不存在第二世界,那么绝对知识如何还能区别于经验知识呢?难道我们没有重新陷入我们曾批判的、简单的人类学吗?绝对知识必须同时包含一切经验知识而不包含其他知识,因为没有其他知识可供它包含,不过包含着它与经验知识的根本差异。伊波利特的观点如下所述:不管现象如何,本质主义都不是一种使我们防止经验主义、容许我们超越经验主义的理论。从本质的角度看,反思与其在经验主义或纯粹批判中一样都是外在的。经验主义假设规定性是纯粹主观的;通过使诸规定性之间相互对立、诸规定性与 绝对 之间的对立,本质主义只会到达这一限制的最深处。本质主义像经验主义一样处于同一侧。相反,意义本体论就是总体的 思维 ,而这种思维只有在它实为形式之时刻的诸规定性中才能认识自身。在经验与绝对中,这就是相同的存在、相同的思维;但是思维与存在的、经验性的外部差异让位于那与 存在 同一的差异,让位于思维自身的存在的内部差异。由此,绝对知识实际上不同于经验知识,然而也只有当其否认无差别的本质的知识时才区别于经验知识。因此,在逻辑上,如同在经验中一样,一方面不再有我的所言,另一方面也不再有我的所言的意义——此种相互的承继实为 现象学 的辩证法。相反,当我说我的所言的意义时,由此当 存在 言说自身时,我的话语在逻辑上是哲学的,或者是哲学特有的。这种话语是哲学的特殊风格,它只能循环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将会注意到伊波利特在哲学上论述开始问题的篇章,这一问题不仅是逻辑的,而且是合乎教学法的。

因此,伊波利特进而反对黑格尔的人类学的或人道主义的任何解释。绝对知识不是一种关于人的反思,而是 绝对 在人之中进行的反思。 绝对 不是第二世界,可是绝对知识的确有别于经验知识,正如哲学有别于一切人类学一样。不过在这一点上,如若我们必须将伊波利特所做的 逻辑学 现象学 之间的区分视之为决定性的,那么历史哲学与 逻辑学 不就具有一种更加模糊的关系吗?伊波利特曾说过这一点:作为意义, 绝对 就是一种生成;这当然不是一种历史生成,但是,如若历史在这种情况下指的绝不仅仅是一个事实的简单特征,那么 逻辑 的生成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本体论与经验人的关系已经完全被规定,但本体论与历史人的关系还没有完全被规定。而且,如若伊波利特提出有限性本身应该引入 绝对 之中,那么这难道不是以一种新形式冒险返回人本主义(anthropologisme)吗?伊波利特的结论仍然是开放性的,它为本体论开辟了道路。但是,我们想指出的是困难的根源可能已在 逻辑学 本身之中。如若哲学具有一种意指的话,那么哲学只能是一种本体论,而且只能是一种意义的本体论,我们通过伊波利特的论述来认识这一点。在经验与绝对之中,这是相同的存在,并且这是相同的思维;但是,凭着与差异同一的、并像这样在人之中思考自身和反思自身的 的设定,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差异在绝对之中被超越了。存在与差异之间的这种绝对同一性被称之为意义。但在这一切中存在着一个要点,在这一要点上伊波利特表现出了他的黑格尔主义偏向:只在差异达到绝对,也就是达到矛盾的范围内, 存在 与差异才能是同一的。思辨的差异是自相矛盾的 存在 。事物之所以自相矛盾,乃因为事物在与其所不是的 区分开来时从这种差异本身之中找到它的存在;事物只有当它在他者之中反思自身时才反思自身,因为他者是 它的 他者。这就是伊波利特在分析 逻辑学 的三个时刻(存在、本质与概念)的过程中所阐述的主题。黑格尔指责柏拉图与莱布尼茨没有 直达 矛盾,柏拉图仍停滞在简单的相异性(altérité)之中,莱布尼茨仍停滞在纯粹的差异之中。这至少假设了 象学 的时刻与 逻辑学 的时刻不仅不是同一意义的时刻,而且假设了存在着两种自相矛盾的方式——现象学的与逻辑学的。在伊波利特这本意义丰富的著作之后,人们会思忖:因为矛盾少于且不多于差异,那么人们难道不能创造了一种不必直达矛盾的差异的本体论?矛盾难道不仅仅是差异的现象方面与人类学方面吗?伊波利特说纯粹差异的本体论让我们重建一种纯粹外在的、形式的反思,最终显现为一种本质的本体论。然而,同一个问题会以另外的方式提出来:可以说 存在 自我表达与存在自相矛盾是同一回事吗?如若伊波利特著作的第二、第三部分的确在 存在 之中建立了一种矛盾论,其中矛盾本身就是差异之绝对,那么反而在伊波利特著作的第一部分(语言论)与整部著作(提及了遗忘、回忆、丧失的意义)中,伊波利特难道不是建立一种表达理论——差异就是表达本身、矛盾只是它的现象方面?

(董树宝 译)

[1] Revue philosophique de la Franceetde l'étranger vol.CXLIV n o 7— 9, juillet septembre 1954 pp.457 — 460。《逻辑与实存》( Logique et existence )于 1953年由 PUF 出版社出版。让·伊波利特( 1907— 1968),哲学家、黑格尔研究专家,是德勒兹在大路易中学( lycée Louis-le-Grand )读文科预备班时的老师。在成为索邦大学教授后,他与乔治·康吉莱姆( Georges Canguilhem )一起指导德勒兹论休谟的高等专业学习文凭( Diplôme d'Etudes Supérieures ),这篇论文于 1953年以《经验主义与主体性》( Empirisme et subjectivité )为题由 PUF 出版社出版,收入伊波利特主编的 Epiméthée 丛书。德勒兹曾在谈话中多次提及他对老师伊波利特的崇敬之情,此外,《经验主义与主体性》就是献给伊波利特的。除了这一崇敬之情外,重要的是该书是德勒兹明确提出“纯粹差异的本体论”( ontologie de la pure différence )之假设的第一个文本,众所周知,“纯粹差异的本体论”是《差异与重复》( Différence el répétition )重要主题之一。 1Z/q43bB+osM7eCqucZvmnLQ+PYbIU2XKtakZU4Vf0+i0G+tpJKscsmUyifZn05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