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农村流动人口与农村土地利用关系研究进展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是近期中国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任务。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达49.68%;但在城镇人口中,仍有近2亿的农村流动人口虽然在城镇工作、生活,却未能在城镇落户和享受相应的市民待遇。这一现象得到国内外一些学者的关注,他们主要从流动人口个人和家庭的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收入、婚姻状况、职业情况等,及户籍制度引起的问题,如就业机会不平等、缺乏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解释。

近年来中国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推进城镇化,也为农村流动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推行的速度不快,一个主要的症结在于政策的核心大多要求农民放弃农村土地(承包地和宅基地)。在中国,土地是一种紧缺资源。中央政府要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地方政府要使用土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而农民则把土地当成生存保障和家庭财产。虽然中国的法律规定农地属于村民集体所有,但农民拥有长期使用权。因此,了解农村流动人口进城定居意愿与土地关系,是顺利推行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关键问题。

但据笔者所知,从农村土地和农村流动人口定居城市意愿关系入手的研究较为有限。如蔡禾和王进对珠三角的农民工迁移意愿进行分析,发现拥有承包地对于制度性永久迁移(转换户口,放弃农村土地)具有负相关性。 黄祖辉和毛迎春调查发现,浙江已进城农民不想农转非的主要原因为:舍不得失去土地(占53.1%)。朱宇则认为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中不稳定的工作及生活环境促使其不愿意用农村土地换取城市户口。 其他的研究则基本针对农地与农村人口流动的关系,并不涉及户口转换和放弃农地。

本研究利用2010年江苏省针对本省城镇暂住人口情况的抽样调查数据,把农村土地和农村流动人口定居城市意愿的关系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得出江苏省不同地区农村流动人口放弃土地、定居城市的不同意愿。本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为处于不同发展程度地区的农村流动人口对放弃土地、居留城市的意愿有何不同、为何不同,进而探究可采取的对策。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但其内部如同中国处于不同发展程度的东、中、西部一样,可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研究江苏省不同发展程度地区的农村流动人口定居城市意愿与农地的关系,既可为江苏省制定城镇化的相关政策提供一些思路,也对全国推进城镇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s43xx3TsO1bLSmdnBPYd/T0SZg+T1zr1i5leTv2SITsEXbvLD4kSvhryd1QFN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