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种人

庄子又提出了另一种人格,这一种人格就很难了,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难找到。这种人真是厉害,“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全世界人都恭维他了不起,喊万岁,全世界人跪下来捧他,他理都不理。因为他也不想了不起,他听了恭维的话,就像在听冷气机的声音一样,与他自己毫不相干。“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的人反对他,骂了他,他也绝不改变方向。这个太难了。

你们听过我讲的《易经》的啊!孔子就在“潜龙勿用”那一卦爻里提到,潜龙有独立超然的人格,不受任何时代环境所影响,这就是潜龙勿用。可见儒家和道家思想是同一道理,同一的人格修养标准,特别是庄子,用他美妙的笔法,把文章写得更美了。老庄文章飘逸潇洒,汪洋浩荡,而孔子只说了“鸟兽不可与同群”一句话,这就是齐鲁的文章,方正朴实。

像“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的这一类人啊!他的智慧,他的学问,已经确定了他的人生观。“定乎内外之分”,不是分开的分,而是分量的分。什么是我,什么是他,什么是物,什么是心,什么是外在世界的一切,什么是我自己应该做的事。智慧、道理,以及做人的道理,他都看得很清楚。

“辨乎荣辱之境”,他对于人世间的两种现象,也看得很清楚,一种是光荣,一种是倒霉。倒霉就是侮辱,他对于什么叫作真正的光荣,什么叫作真正的耻辱,看得很清楚,绝不会受现实社会的影响。当然,钱多了,很光荣,倒霉了,人家看不起,他不管,一概不管。因为这是现象,这个现象同他本身独立的人格毫不相干,所以他能够辨别,辨别得很清楚。庄子讲到这里说,“斯已矣”,他说这些人了不起啊!做人做到这个样子多么了不起!我们儒家所标榜的圣人、贤人、君子,庄子也非常佩服,人做到了这样,算是做到极点了。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这一句话妙了,庄子这一句话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方面的解释是,这一类人,几百年出一个,很不容易看到,“未数数然也”,不是随时可以看到的。历史上的高人、隐士不是随时有的,很少见,可以这么解释。这一句话是什么用意呢?我们只好问庄子了。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解释,“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如此,他们对于这个世界,还有些地方是不同意的。数数,是没有常常认为,换句话说,他们对于世界的一切,对于现实世界的许多情况并不同意。

所以,隐士思想就像是西方政治文化里的保留票,不同意权。这个并不是反对票,他们并不反对,可是也并没有同意。这是这句话的第二个解释。也可以说,他们有许多地方不同于现实世界。 h+wYrfCSph8OTvIecRBsOYlNvAiLvoHJG8jB2WAWidDGLQkb+PKYJ/3P+1AXC3+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