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
序二

爱是教育的源泉

陈爱娣 浙江省级机关武林门幼儿园园长

帮助孩子身心自然发展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是在大院子里长大的,从小就特别喜欢孩子。因为这样一份爱孩子的情结,我选择了幼儿教育专业。1980年上学期间,我在图书馆翻阅到一本颇有些年份的书——蒙台梭利博士所著的《童年的秘密》。当时的我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住了,蒙台梭利博士那份对孩子的理解与尊重,从那薄薄的纸页中透出的温暖与爱意,多年来一直萦绕于怀。

成为一名幼儿教师之后,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我通过细致观察和思考更确定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科学性。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纪律特别好”,意味着小朋友要乖乖地坐在那里,不能随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随意行动。那种迫于外界压力的服从怎么可能促进孩子形成真正的自律意识?孩子的天性是开放的、好动的、追求快乐的,他们需要在完备和自由的环境里才能自然地成长。

1998年,我被任命为浙江省机关武林门幼儿园园长,我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进蒙台梭利教育,并持续地送老师到全国各地培训学习。我坚信,蒙台梭利理念是能真正帮助儿童,成就儿童的。这一理念早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传播并且与当地文化融合,也不断衍生出新的解释。武林门幼儿园作为在儿童发展研究领域的追梦者,尽管在摸索的道路上不时面对前方的风潮,但寻求深入了解蒙台梭利教育的决心反而更加坚定。

2006年,我有幸接触到国际蒙台梭利协会(AMI)的主席安德烈·罗伯弗洛伊德。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对蒙台梭利教育的理解和坚持以及高水准的教师培训,让我顿有遇见知己之感。于是在2008年,我和28名武林门幼儿园的教师一起参加了国际蒙台梭利协会标准严苛的教师培训课程。那几年的学习是疯狂的,但是大家都能放弃寒暑假期,坚持学完所有课程。

当安德烈主席邀请我为普桑女士的新书写序的时候,我感到非常荣幸,也觉得这是同为教育者的一份责任。2007年,蒙台梭利百年大会在杭州举行时,我与普桑女士有过数面之缘。她是极具经验的蒙台梭利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这份对教育的热忱和期待,跨越国界和语言的藩篱,使我深受感动。

蒙台梭利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模式”,更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它从儿童的角度思考世界的未来。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工作者会如此坚持自己的信念,执着于“为了生命的教育”的原因。如果教育不是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就不能算作成功!这样的想法,应该播洒在更多成人的心中。

15年来,我们一直走在培训的路上,走在追求真正能帮助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道路上。如今的武林门幼儿园,户外和室内环境都是根据孩子发展的需求而设置的,教室中的五大区域(生活区、感官区、语言区、数学区、科学文化区)里有适合孩子使用的各种教具和工具,孩子能在这里专注而独立地工作。幼儿园的教师全部拥有国际蒙台梭利协会认证的教师证书,平均受训时间超过665个小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将帮助儿童身心自然发展作为终身的事业和信仰,学会谦虚地为孩子的心灵服务。这里的孩子们不再被视为成人的附属品,逐渐展现出个性和天赋,成为“独立且受尊重”的个体。家长也转变为蒙台梭利理念的实践者和传播者。这一切改变,都来自我们对蒙台梭利教育不断深入的探索和将之与中国文化融合的努力。

身为一名蒙台梭利教育者,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幼儿园和家长能真正理解蒙台梭利理念的精髓,更多小朋友能因此而受益。有时候,只要父母和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道尽对孩子无限的爱和理解。每当我看见成人蹲下身来,轻轻拉住孩子的手,温和而坚定地注视着孩子的时候,我就能感觉到我们离蒙台梭利博士描绘的明天更近了。

我希望,读者在阅读这本凝聚了不少教育者心血的书籍时,能和当年的我一样,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孩子绵绵不尽的爱意。这份爱,自蒙台梭利教育诞生以来,一直薪火相传。这份爱,才是蒙台梭利教育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源泉! tBRrMJsXDU4vUWUBg46tX9wHi+X8dUsTVs+cMfO/6e85OFTRpjGsWoynT0l4VuS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