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章 意气之争

当时的情况已经危及到了极点!两拨人,十好几口子;外加上爱凑热闹,喜欢强势围观的小区业主,场面混乱的难以收拾。只要有一个人忍不住挥动了拳头,利马就得演变成一场群体斗殴事件!

要不是高翔及时赶到,非常强势的将两拨人硬给分了开来,再加上110的巡逻车随后也增援到位,还真不好说这件事情,最终会以什么样的结果收场。

去执行任务的这些人的脸上都不太好看……辖区内发生这么大的群体事件,结果他们出警的时间竟然比110呼叫的巡逻车还慢。看来这回挨批又是少不了了,听胡晓音说,刘所和指导员一回来就乖乖的上局领导那“主动检讨”去了。

巡逻车上的4名警察老大的一肚子意见,毫不客气的就把他们告到了市局。这下子不光幸福路派出所,就连分局都跟着一起吃挂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啊?两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能从口角差点演变成群架,这是一朝一夕就能发生的么?你们派出所管片的民警呢?平时是不是光想着好高骛远、敷衍了事了?警民联系卡呢?给社区内的居民发放到位了么?群众基础,警民关系落到实处了么?”

局里的领导重重的一拍桌子,毫不理会被训得灰头土脸的刘所长和指导员,接着批评说:“我看没有!否则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我看你们就是把开展基层工作给当成了一句口号,没有人肯放在心里!回去以后,你们要做出深刻的检讨,要搞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要给群众们一个交代!刘维民你知不知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不光惊动了市局,就连区里的领导都亲自过问了此事。”

刘所和指导员垂头丧气的从分局出来,上了车指导员才说:“你是怎么想的?”

刘所不回答,只是一个劲的抽烟;指导员叹了口气说:“谁让东祠柳路是高翔的管片呢,领导说的也没错啊,群众基础,警民关系还是没有落实到位。该批评咱们还是得批评啊!”

……

作为负责东祠柳路的片警,高翔的确难辞其咎。

干警察12年了,派出所民警也当好几年了,高翔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方式了。

可是习惯归习惯,明明做了事却要挨训,平时不出事还好,一出事领导们光知道追究责任,又让高翔觉得心寒。

冬天黑的早,高翔揣着一肚子的憋屈骑车回家。一进小区,空气中仿佛就传来一股熟悉的味道,等看见楼上那熟悉的灯火,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家的味道啊。

高翔也不坐电梯,扛着山地车一口气蹬蹬蹬爬上10楼,总算把肚子里那口气给散的差不多了。家里还有贤惠的老婆和可爱的女儿在等着他回去呢,高翔可不想带着这些负面情绪回家。

只是一开门,就看见沙发上板着脸,正襟危坐的老婆,还有旁边跟个小大人似的一本正经坐在那的女儿,一副三堂会审的架势……不用说刘所长又告状了呗!

高翔麻利的换好拖鞋走到茶几前认命的立正站好,敬了个礼大声的主动“交代”说:“报告老婆大人,这个月应发工资5196元,实发4789元,请指示!”

“老婆大人”还没发话,女儿高甜甜就奶凶奶凶的喊道:“上交!”

方才还板着脸的田苗苗一个没憋住,被女儿逗得“噗呲”一声笑了出来。完了就气急败坏的捏住甜甜的脸往用力往两边扯:“上交给谁?是哪个阿姨?”高甜甜拼命的想要挣脱,急的大喊:“不给阿姨,给妈妈,妈妈给我买东西……”

被这小家伙一打岔,三堂会审也审不下去了,田苗苗没好气的瞪了一眼又盘腿直接坐在地板上看她们娘两打闹的高翔,嗔怪的说:“赶紧起来,有沙发不坐,坐地上怪凉的。”

田苗苗1米6出头的身高,身材苗条;高甜甜就完美遗传了她的大眼睛还有小酒窝,此刻没穿警服,穿着家居服的田苗苗一脸嗔怪的蹬着高翔,少了往日里的几分英气,却多了几丝女性的妩媚。

高翔看的眼热,连忙走到老婆身边坐好。刚想有点亲昵的动作,高甜甜就直接从她妈妈腿上滚了过来,一把搂住高翔,整个人跟树袋熊似的挂在了她爸爸身上,还一脸嫌弃的对她妈说:“你离我爸爸远点!”

田苗苗气的直拍茶几:“这是我老公!”高甜甜不依:“他是我爸爸!”把田苗苗气的……

看着这一大一小日常斗嘴,高翔乐的合不拢嘴,他老婆看见了不满的瞪了他一眼:“还有脸笑,我师父怎么又打电话告状了?”

田苗苗口中的师父正是幸福路的派出所所长刘维民。田苗苗进刑警一大队的时候正是刘维民带的她实习。

高翔这家伙也是点背,刚好就在老婆的师父手底下工作。但凡平时所里有点什么风吹草动,田苗苗都一清二楚。

一说这事高翔就心烦:“别提了,刚在所里挨了顿骂,回家还要挨骂,我死了得了。”

田苗苗善解人意的说:“听说是两帮送快递的差点打群架?”

高翔点点头,心累的解释说:“东祠柳路的城南小区和城北小区,又因为快递柜子的问题,老生常谈了哎……”

原来,东祠柳路那片原本是一家老牌国营机械厂的老生活区。

2008年的时候,国企搬迁,老生活区也重新做了市政规划。被一条马路给生生的分成了两个小区;马路左边成了城南小区,老房子多,配套设施差,人口还多;马路右边成了城北小区,新房子多,配套设施好,人口还少……久而久之,原本是同一个小区的两拨人也开始互相看不顺眼了。

路右边的开始瞧不起路左边的,嫌他们穷,住的房子破,连汽车都买不起,买得起也没有车位放;路左边的看路右边的也不顺眼,有什么啊?不就是走了狗屎运,占了国家的便宜了么?原来都是一个厂子的工人,都是在车间里干活的,装什么上等人啊?

就这样,原本的意气之争渐渐就演变成了马路两边,两个社区的全面斗争。原本一个厂的老同事、老邻居、老街坊,渐渐也变成了老死不相往来,路上碰见了都视而不见的这种状态。 J4TQEUZqEFQRqMPLfufH7wdvroy5VkLH6WmbJHOIf2kD3NgNxR4N5mLHEnLBeN9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